任杰
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2
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企业间的竞争愈加迅猛,企业在发展业务板块的同时需要十分注意行政管理人的绩效管理工作,良好的绩效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更加能够带动企业整体的经营效果。
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与其他生产经营工作不同,该部门不会对企业的整体经营水平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企业在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往往会忽视对于行政部门的管理,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部门上。行政管理工作往往是细小和繁杂的,主要负责日常企业细小事物,这就使得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在绩效管理考核中很难有一个界定的标准,导致对于该部门管理人员绩效管理重视程度不足。但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恰当的考核标准有助于良好的判断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使员工感受到被重视,提高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加强绩效管理可以有效解决部门工作滞后的问题,提升工作效率[1]。
企业在发展过程因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往往会重视生产运营部门的管理工作,忽视企业当中的一些行政管理工作。同时,不仅是行政管理人员,企业管理者对各部门员工的绩效管理重视程度不足的话,都会影响到各自人员工作效率。企业对其绩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主要体现在考核目标不清晰、考核流程不完善、考核机制不健全、考核结果不系统等。同时,绩效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工作内容属于人力资源部门,这也会导致行政部门的不重视。以上提到的问题都是就目前来看企业普遍存在的管理盲区,如果不加以重视该问题的出现,会导致问题愈发严峻,最终影响到企业整体工作效率。
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部门不同,工作内容有其特殊性,因其工作内容繁琐细小,在制定考核标准时有一定的难度。但企业在考核行政管理人员时,需要明白行政人员的考核应该具有针对性,标准符合日常的工作特点和内容,在标准制定过程中不能够单纯的模仿其他部门,标准应当能够体现出行政部门的个性。但在进行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时,企业往往会忽视这个问题,模糊的考核标准不但没有达到良好考核员工的目的,而且也会使企业浪费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种考核标准会大幅度影响行政部门的工作效率,无法在考核后反馈,在反馈中进步。
企业对部门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考核得到良好的结果反馈,并将结果有效应用到日后工作改进过程。但企业目前存在着绩效考核工作和考核结果断层的现象,结果如果无法为日后改进工作提供良好的指导意义,那么考核工作就是无效的。同时,企业对于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考核结果只进行简单的奖惩,而没有进行细致的分析,也是对于考核结果应用效果不佳的表现之一。行政管理部门需要通过考核结果进一步分析该部门如何提升工作效率,以及后续部门晋升和淘汰机制该如何制定。只有将绩效考核的结果真正和实际工作相结合才能够体现出绩效考核的意义,才会进一步解决行政管理部门绩效考核工作不足以及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2]。
行政管理部门如果想要有效改善绩效管理工作就必须要梳理正确的绩效管理观,明确其部门对于绩效管理考核工作的要求,对绩效管理工作提高重视程度。在进行相关管理工作时,部门管理者应当界定清楚绩效管理工作范畴,不能只局限于一些领域过分放大,而忽视了其他的领域。行政管理部门需要确保部门内每一个员工不掉队,不能够对绩效考核落后的员工抱有歧视的态度。整个部门在进行绩效管理工作改进之前,都需要摆正自己的态度,树立正确的观念。
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不断丰富和扩展绩效考核的渠道,开展双向考核。既要使员工定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打分,定期上交自我汇报和反思,从自身出发审视自己在阶段工作中取得的成果以及出现的纰漏。又要加强上层领导对员工的考核,通过领导打分以及谈话等方式直观地了解部门员工在阶段性工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借助上层领导的外力以及自我审视的内力可以更好的对行政管理人员有一个系统的考核。同时,部门内可以定期举办员工会谈,使员工之间指出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细枝末节的问题,将整个绩效考核过程做到最细化。
行政管理部门对于绩效考核的信息结果应该进行系统的统计归类,这样才会确保考核有意义,结果可以指导部门日后工作。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每一次的考核结果不断修订部门的考核制度,使其最贴近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以及个人特性。对于考核结果进行严明的奖惩制度以及晋升制度,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要进行激励政策,对于表现靠后的员工严格的惩罚,将部门整个绩效考核结果落到实处,使员工在日后工作中富有积极性,真正为整个部门工作效率的提升贡献力量[3]。
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能够提升行政工作的效率,可以帮助企业不断进步,在高效有序的运营中变的更加强大。因此,企业要不断提高对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实现高质有效的绩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