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
——基于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

2021-11-23 21:38:46欧琪雯田秀菊朱玮玮
现代交际 2021年19期
关键词:灵活性意向激情

欧琪雯 田秀菊 朱玮玮

(1.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福建 漳州 363000;2.湖州师范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达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近年来,根据党和国家提出的“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各大高校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纷纷鼓励学生投入创新创业的浪潮。创新创业,不仅可以让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也促进了国家就业岗位的增加和经济增长,减少社会就业压力。[1-2]创业意向是指创业者创业之前的一种认知状态,即个体创业行为的信念。[3]创业意向是学生进行创业活动的第一步,能够影响大学生实际创业行为;因此,探究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内外因素,有助于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理论支持。

一、研究背景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变得更加不确定,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更多的风险因素。创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是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因素。创业五维度模型指出,创业环境能够影响创业者的创业意图、创业机会和创业技能。在创业条件较差的环境里,创业者创业意向会降低;而良好的创业环境可以增加创业者的创业意向。[4]国内研究表明,创业环境是重要的外部要素,具体包括政治经济等“硬件”,也包括帮助、支持等“软件”。对于大学生来说,良好的政策、家庭鼓励和教育环境对创业意向有正向影响。[5]

创业环境能够影响个体的创业意向,但这一影响是如何产生的?创业活动模型显示,反映个体对创业活动情感倾向的希求性知觉和反映个体对自身创业能力认知评价的可行性知觉是影响创业意向重要因素。[6]因此我们认为,创业效能感(对自身能力的认知评价)和创业激情(对创业活动的情感倾向)是值得考虑的中介变量。

创业自我效能感是一种成功完成创业活动和角色任务的信念,是创业者通过自身创业能力在所处环境中获得成功的自信。三元交互决定论指出,环境对个体的认知有重要作用。个体感知环境良好,创业效能感也会增强。特别是,当创业者能够获得微观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支持时,创业自我效能感会显著提高。[7]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创业意向的前提和内驱力,创业自我效能感高的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保持专注力,对个体创业意向有正向促进作用。[8]

创业激情是个体希望参与创业活动的有意识、强烈的积极情感,这种情感能使创业者在创业活动中投入时间和精力,是创业活动的动力。创业激情作为一种情绪,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激情五维度模型显示,创业环境是影响创业激情的重要因素之一。[9]良好的创业环境能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消除不确定性,增强创业者的信心,促进创业激情的产生。有研究表明,创业激情高的个体对创业活动有积极的态度,使个体克服遇到的困难,将注意力放在创新创业中,有利于个体创业意向的形成。[10]据此,本研究提出:

假设1:创业效能感在创业环境与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起中介作用。

假设2:创业激情在创业环境与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起中介作用。

创业环境能够影响个体的创业意向,但对于不同个体来说这种影响是不同的。[11]本研究将从个体特质的角度,考察其他因素对两个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认知灵活性是指在不可预测的环境中,从一种认知活动转化到另一种认知活动中个体所采取的认知加工策略。认知更加灵活的个体反应更快更富观察力,能够寻找到更多的资源并快速适应环境,保持对未来的信心。根据生态系统理论,环境因素(如创业环境)和个体特质(如认知灵活性)将共同影响个体的身心发展。研究发现,认知灵活性较高的个体在遭遇不良环境时,能够对潜藏其中的创业机会更为敏感,采用更为主动策略、新的模式和思路进行创业活动。[12]认知灵活性高的个体对环境中的线索更为敏感,能够发现更多的机会;在面对挑战性目标时,能够相信自己,保持更持久的专注力。在本研究中,我们认为认知更为灵活的个体能够感知更多来自外部环境的物质支持和情感支持,能够更加自信、保持较高水平的热情。据此,本研究提出:

假设3:认知灵活性正向调节了创业环境—创业效能感—创业意向这一中介过程的前半路径;

假设4:认知灵活性正向调节了创业环境—创业激情—创业意向这一中介过程的前半路径。

综上,本研究在创业活动模型(SEE)和生态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目的包括两个:(1)探究创业效能感和创业激情在创业环境和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的中介作用;(2)检验认知灵活性在两个中介中是否存在调节效应。

二、方法

(一)被试

2021年3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在高校内抽取被试,共发放300份问卷,剔除不合格问卷,最终收回有效问卷270份,有效率为90%。其中男生75人,女生195人,其中来自城镇的99人,来自农村的171人。被试年龄均在17—24岁之间,平均年龄20.74岁,标准差为1.89岁。

(二)工具

1.创业环境量表[13]

采用朱蕾蕾编制的创业环境量表,选取其中9个题目,采用李克特七点计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7”(完全符合),代表性题目为:“政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Cronbach's α系数为 0.97,该量表反映的是外部创新环境,分数越高表明外部环境更适合大学生创新创业。

2.创业效能感量表[14]

采用占怡的创业自我效能量表,选取其中3个题目,采用李克特七点计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7”(完全符合),代表性题目为:“我相信我可以为创业找到产品、服务所需要的市场信息”。Cronbach's α系数为 0.96,该量表反映的是创业的信念,分数越高表明越相信自己能在创业活动中获得成功。

3.创业激情量表[15]

采用Cardon等开发的创业激情量表。共4个题目,采用李克特七点计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7”(完全符合),代表性题目为:“拥有一家公司将对我充满激励”。Cronbach's α系数为0.97,该量表反映的是在创业过程中参与创业活动的热情,分数越高表明创业热情越高。

4.认知灵活性量表[16]

采用 Martin 编制的量表,选取其中8个题目,采用李克特七点计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7”(完全符合),代表性题目为:“我能够从不同的对一个问题进行思考”。Cronbach系数为 0.99,该量表反映的是从一种认知活动转化到另一种认知活动灵活程度,分数越高表明认知灵活性越高。

5.创业意向量表[17]

采用Linan编制的量表,选取其中6个,采用李克特七点计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7”(完全符合),代表性题目为:“我为成为一个创业者做好了准备”。Cronbach's a 系数为 0.95,该量表反映的是未来完成创业行为的信念,其分数越高表明创业信念越强。

(三)研究程序

研究程序:与地方高校取得联系,在实施测试时,各个辅导员为主试,通过QQ语音、腾讯会议等在线工具宣读指导语后,以辅导员所带班级为单位统一发放网络或者纸质问卷,施测时间为10分钟。

数据处理过程:本次问卷处理主要分两步:首先,使用Mplus7.0进行信度、收敛效度与区别效度分析;其次,利用Mplus7.0进行建模和中介效应的检测,做有调节的中介检验,并进行简单坡度分析。

三、结果

(一)信度、收敛效度

通过Mplus7.0数据分析发现,每个维度组成信度均大于0.7(创业环境=0.81、创业激情=0.92、创业效能感=0.90、创业意向=0.85、认知灵活性=0.98),收敛效度都大于0.5(创业环境=0.97、创业激情=0.98、创业效能感=0.96、创业意向=0.96、认知灵活性=0.89),问卷信效度良好。

(二)有调节的中介检验

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Mplus7.0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模型构建,结果显示,X2/df=2.52,CFI=0.98,TLI=0.91,RMSEA=0.05,SRMR=0.03,即模型拟合度良好。[18]采用Bootstrap方法对中介模型的显著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创业激情为中介的模型中,创业环境影响创业意向的直接效应为0.31。创业激情在创业环境与创业意向间起中介作用,中介路径效应值为0.57,效果量为 65.5%;且创业环境—创业激情—大学生创业意向这一路径95%的置信区间不包括0,表示中介效果显著;在创业效能感为中介的模型中,创业环境影响创业意向的直接效应为0.26,创业效能感在创业环境与创业意向间起中介作用,中介路径效应值为0.62,效果量为 71.2%;且创业环境—创业激情—大学生创业意向这一路径95%的置信区间不包括0,表示中介效果显著,假设1、2成立。

其次,利用Mplus对认知灵活性的调节作用进行检验,创业环境与认知灵活性的交互项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创业效能感(γ=0.027,P<0.05)。因此,认知灵活性调节了创业环境与创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假设3得到支持。创业环境与认知灵活性的交互项不能显著预测大学生创业激情(γ=-0.007,P=0.552)假设4不成立。

四、讨论

2020年中国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并快速蔓延,对社会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使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更为恶劣。不少进行创新创业的大学生出现了现金短缺、产品积压、客户流失、工作坊停开等诸多问题。由于许多学生是初次进行创新创业,资金约束、知识欠缺、经验匮乏和家人的不理解等外部环境因素都是制约创新创业的因素。本文讨论了创业环境对于创业意向的影响,发现大学生在良好的创业环境中能够有更高的创业意向;在创业活动模型和生态系统理论的基础上,讨论了创业效能感和创业激情的中介作用和认知灵活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能够更好地解释什么样的人在复杂的环境中能形成创业意向,这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引导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有参考意义。

研究发现,在创业环境对创业意向的正向影响中,创业效能感和创业激情有中介作用,说明有一部分创业环境会影响学生内在认知感受,促进创业意识的发生,这进一步证实了Shapero提出的创业活动模型。这启示我们,在疫情影响之下,要能够利用外部环境(外因),来增强对自身能力的认知评价(创业效能感)和对创业活动的情感倾向(创业激情),进而增强个体的创业意向。那么,相关部门为大学生提供疫情期间的优惠税收政策和专业的服务(例如:市场、技术等)势在必行。而高校方面应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引导,宣传相关政策,构建激励扶持体系;构建更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联通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通过“产学研”合作、高校创新创业园地和创新创业竞赛等,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建立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厚植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创业的热情。

根据个体—环境交互作用模型[19],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了认知灵活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认知灵活性增强了创业环境对创业效能感的影响。由此可知,在同样的创业环境中,认知灵活性高的个体更有优势。在当今社会,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认知灵活性作为一种复杂环境中的认知加工策略,在不同的选择中对机会有更高的敏感度,更好地适应环境。大学四年,是学生步入社会的一个过渡时期,是培养提高学生认知灵活性的重要阶段。因此,高校方面应该加强创业教育,注重对学生认知灵活性的培养。在教学中引入情景教学,模拟真实的创业环境,让学生提前了解创业活动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学会在风险中选择和判断,提升对于机会敏感度和对复杂环境的应变能力。同时,要让创业教育方式多元化。可以采用各种类型的上课形式,例如小组讨论、辩论和提问等,对于各个环节进行客观的考评,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发现自己的问题,不断改正和提高,使他们面对挑战性目标时能够更加自信和果敢,提升其认知灵活性。

本研究采用短期数据追踪,属于横断研究,无法进一步探究被试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未来研究或可采用纵向研究,进行长期追踪或试验研究,进一步探讨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影响机制。

五、结语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探究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内外因素,结果表明:创业环境通过创业效能感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通过创业激情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认知灵活性调节了创业环境与创业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创业环境对创业效能感的影响。

猜你喜欢
灵活性意向激情
新型储换热系统在热电联产电厂灵活性改造中的应用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猪业科学(2021年3期)2021-05-21 02:05:38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50
基于SVD可操作度指标的机械臂灵活性分析
更纯粹的功能却带来更强的灵活性ESOTERIC第一极品N-03T
我们的激情瞬间
新民周刊(2018年29期)2018-08-09 01:57:34
户外激情
激情从未止步
车迷(2018年5期)2018-06-07 09:15:22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中国修辞(2017年0期)2017-01-31 05:41:04
集体意向:交互认识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