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霞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济南 250001)
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社会各方面也出现了明显的发展变化,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其内部控制逐渐暴露了很多问题,使得各单位的运转受到影响。为让此类问题得以解决,很多单位积极尝试改革自身体制。为让各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各单位应该结合自身状况,对内部控制建设全面分析,找出其中的各项问题,并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让单位内各项资源的配置得以充分优化。
在内部控制中,一些单位的管理制度欠缺完善性,制度和单位状况不符,没有解决单位内的现实问题,忽视了制度建设的目标及原则。在内部控制中,财务内控属于重要工作,但各单位资金往往为财政拨款,因此,其财务管理一般为基础管理,管理较为表面化,未曾对经营性的行为充分考虑,影响财务管理的效果。一些单位也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中财务管理的意义,使得财务内控的各项制度欠缺完善性,影响内控建设的最终效果。通过调查可知,在一些单位内,财务管理部门只履行财务会计这一职能,没有让部门的功效作用充分体现出来,管理的模式较为落后,内控制度的针对性、高效性不足。
在各单位内,财务及管理人员没有对内部控制加强了解,不懂其操作流程或者内涵等。一些单位有着较重的工作任务,职工培训欠缺全面及系统性,只利用文件对内控精神进行传达,借助行政手段向下级单位分配工作任务,使得职工不能对内控建设充分了解,不熟悉工作内容,更不能将实际操作掌握起来。在内控建设中,一些人员的综合素质、职业技能需要提高,单位整体人才质量参差不齐,无法充分胜任单位工作,非常影响内部建设的最终效果。
在各单位中,内部控制的有效建设属于系统性偏强的工程,各单位需要将监督措施有效落实,避免各内控制度在具体执行中出现偏差,使内控缺陷得以改进。由此可见,完善内控监督的具体机制非常重要。但各单位却没有独立的监督部门,一般让财务部门负责对内部监督的任务。在受缺乏人力资源和评价部门的影响下,财务人员需要对内控的自我评价任务负责,使得评价工作缺乏一定的有效性、权威性。此外,在一些单位中,审计部门不对内控建设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有效意见,也不参与单位的内控建设,一般只负责单位内审计财务报表的任务,再加上缺乏外部监督的问题,使单位内的资金管理达不到理想效果。
在信息化环境中,国内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在各单位的内部控制中,也应该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构建信息管理的健全系统,明确业务流程的实际风险点,将监控工作做好,让经济业务对应的执行、决策等方面被有效管理起来,让内部控制的实际建设质量及成效得以提升。但是,国内有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人数较为有限,也没有充足的预算,使得内控系统的建设开发存在困难,单位需要负担较高的开发信息系统成本,这会给单位带来较大压力,使其系统维护和运行效率无法保证,不能让信息化系统充分发挥效用。此外,一些单位内虽然构建了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系统,但其建设层次往往较低,不能满足其内部管理的需求。
各单位要将内部控制的实际建设工作做好,需要重视内部控制相关制度的完善,在完善制度的支持下,内部控制的不同工作才能得到实施的保障。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其工作往往更为专业及复杂,因此,各项工作应该遵循正确的方式及程序,在工作实践中让员工明确工作上会出现的隐患及风险。通过完善内部控制的相关制度,各单位的内部控制才能够被协调起来。而在内控制度的完善过程中,各单位应该遵循以下三点重要原则:首先,应该重视适应性这一原则。在各项工作的处理过程中,应该对此原则坚定执行,面对一些特殊问题应该尽快处理,保证处理的适度性与时代发展的实际趋势相适应,让制度建设和执行内容变得更具高效性及针对性。其次,应该重视对主要矛盾充分关注的原则。在制度完善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内部控制有效制度的建设,通过合理科学的措施,有效处理重要工作的要素和核心矛盾,在发生严重错误后,需要尽量将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影响降低。最后,应该重视综合性这一原则。在行政机构,其管理活动往往非常复杂烦琐,内部管理建设内容较为广泛,各单位需要综合考虑问题,全面进行分析,通过综合性这一原则,使相关矛盾都被包含起来,让单位获得综合效益。
各单位要做好内部控制的建设,内控及财务等人员会面临在综合素养、专业技能上的更高要求,需要针对各类人员重点做好培训,使其综合素养、职业技能得以全面提升,促使内控制度得以完善,并使其发挥更理想的效果。在内部控制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各单位应该引导各职员加强技能学习和知识补充,使其不断更新相关知识及信息,提高其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各单位应该针对内控部门做好完善及优化,配备高技能、专业化的内控人才,并建立审查及培训等制度,做好内部审计师的专业培训,使其充分提升综合技能水平和职能效率,促使内部控制的实际运营水平得以增长,使内控工作逐步优化及规范,让各人员增长识别违法乱纪行为、犯罪行为的能力,充分避免其工作出现失误。
首先,各单位应该将监督检查的工作强度提高,应该对内部监察的制度及时完善,定期开展内控方面的自我评价,应该利用专项监督和日常监督,及时发现内控管理的问题并且做好调整,让内控体系得以完善。各单位还要对自我评价、内部监督、绩效考核等进行整合,重视落实考评问责的各项工作,做好内部控制的有效建设。各单位还要针对内部控制,将报告制度完善起来,定期在单位内外将内控信息公开,在对信息公开状况监督的同时,让内控监督可以充分发挥出防控这一作用,让内控信息化的实际程度得以提高。而财政部门需要和其他部门如审计或监察等部门加强联系,实现彼此的无障碍式交流和资源共享。
其次,各单位还应该对风险预警的机制进行完善。此机制可以对风险进行识别和防范,而风险一般包括单位内部和市场外部的各类风险。各单位应该做到:让内部职工不断提高思想水平、职业素养,确保他们能规范个人工作行为,严于律己;将内控管理加强,使职工增强风险意识,保障工作效率和资源的利用率。各单位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同时,秉承“走出去、引进来”这一原则,对其他单位在内控建设中的经验方法合理进行借鉴,再根据自身实际发展状况,对管理的先进模式和理念合理运用。各单位还要明确自身发展实际,构建风险预警方面的可行性机制,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最后,各单位应该对监督机制进行完善。在内部控制的实际建设中,监督机制非常重要,各单位在内部监督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外部监督。在内部监督方面,需要根据单位内部发展的情况,单独设立内控部门,使其负责内控实施和执行状况监督等工作。而在外部监督方面,应该结合各单位在外部的具体状况,将纪检、审计等第三方监督单位引进来,使其对内控建设的状况做好监督,对内控制度具体执行状况定期做好审查,让内控建设的实际目标尽快达成。
在加强信息化建设方面,各单位需要将以下工作做好。在单位实际运营过程中,需要对所收集的信息做好筛选及整合,将它们录入数据库。各单位要对数据库内的信息做好定期更新及清理,确保它们能为风险评估带来价值依据。各单位要对日常的经济管理活动及其业务流程和核心的控制系统进行整合,让内部管理成效不断增加,让信息化建设可以拓展其实际覆盖面。各单位要结合内部控制的实际特征,将分析评价信息数据的工作力度加强,在此基础上合理控制财务风险。各单位内部不同事项,均需要按照轻重缓急、统筹兼顾等原则做好处理工作。各单位要重视信息化系统的教育培训,确保各负责人对信息化建设有充分了解,保障权责利的充分一体,让内部控制的实际成效得到保障。各单位要设立牵头部门,财务等部门需要积极承担内部信息系统设立的责任义务,让组织架构的基础得以夯实。在各单位中,对其信息系统实际建设有所影响的因素较为丰富,对财务方面信息系统的完善属于重要的前提。开展各项经济活动,均应由财务部门首先在财政预算的具体执行方案中做好信息系统的管控风险点设立工作,提前将风险管控的有效统筹安排做好,保障各项资金能够被高效利用。各单位应该确保系统建设拥有市场化特征,对单位业务和客户端进行整合,让资源共享及整合优化目标得以实现,让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够在内控系统的设立中充分发挥作用。在单位人数偏少、规模偏小时,各单位可以让上级部门做好统一的开发订购和组织工作,对于部门内的办公自动化、资产采购等问题,应该对符合实际的内控信息系统做好开发,使日常工作需要的内控功能得以充分实现,让内控的信息化建设得以成功。
长期以来,各行政事业单位都存在监管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使得其内部管理往往较为松散,单位的内部控制最终效果受到影响,影响单位本身的稳定发展。在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做好内部控制工作,提高内部运营效率,就要重视人才培养、制度完善、信息化建设、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工作,让内部控制的实际建设成效得以保障,让行政事业单位能为民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更好地应对新时期的发展机遇及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