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浩玮
(中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51)
山西作为中华文化、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素来就有“表里山河”的美誉,山西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许多优秀文化成果,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精神,红色文化就是这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时代历史背景下,山西迈上了转型发展的新征程,这对山西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为建设文化强省、树立山西新形象,应多措并举,通过以下途径促进山西红色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新时代背景下,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潜力成为提升山西红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础。红色文化资源潜力包括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基础设施、专业人才和智力资源。
山西作为中国的“红色文物露天博物馆”之一,地上红色文物丰富,应充分利用山西红色文化资源,用红色文化不断鼓舞人。首先,要不断以新的视角和思维继续研究山西红色文化,挖掘内在价值。其次,要保护好革命遗址遗迹,思想上重视起来,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再次,合理整合山西现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山西省红色文化资源位置都比较分散,未能形成完整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红色文化局面,应理清历史发展脉络,整合分散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并有选择性地进行重点开发和利用。
首先,坚持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导,围绕山西各地区不同的红色文化公共服务情况和相关政策文件,配套出台相应红色文化专项惠民政策。其次,拓宽资金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各主体捐助,成立专项基金,吸引其他行业资本流入红色文化领域,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建设的良好氛围。再次,推进山西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要,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红色文化基础设施条件的质量差距,实施红色文化基础设施全覆盖。
山西省虽文化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人才方面的欠缺。作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重要依托,建设一支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是至关重要。首先,教育部门应积极引导各个高校建立起以学生为主的优秀红色文化宣讲团队。推荐并选出政治觉悟高、知识储备足的教师加入红色文化宣讲队伍来进行讲解。其次,以党史研究室为主体,山西各地档案馆为支撑,不断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并建立专业的研究队伍,使之与文化旅游产业相融合,传承山西红色基因,讲好山西红色故事。再次,山西省内各红色文化旅游单位应结合自身情况,做好文化讲解员的培训工作,建立起一支具有自身特点的讲解队伍,使讲解人员能以情景故事、歌曲演绎等形式,使红色文化以更有趣的形式深入人心。
通过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大众传媒等主动推进红色文化的宣传与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精神,使之不断深入人心,提升红色文化凝聚力。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1]“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巨大政治优势,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资源。”[2]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育德的社会功能,并充分发挥多渠道合力作用,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优质的红色文化资源并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政府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做好红色文化的规划者和宣传者,在全省营造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并进行红色文化教育,让人们在了解历史的过程中,不断磨炼意志,提高自身素质。学校作为培育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在课堂教育中实现红色文化教育全渗透,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场所,社会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最大舞台。为了使红色文化渗透进社区的各个方面,也为普及工作的顺利开展,红色活动的形式应更具特色,内容更加创新。
晋察冀、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是无数共产党人用自己的鲜血筑成的红色家园,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长期在长治驻扎,孕育了伟大的太行精神。一代代吕梁人在黄土高原的沟壑之间,不断谱写着革命斗争与艰难创业的时代篇章,不朽的吕梁精神就此诞生。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山西红色文化精神,不仅有利于增强山西人民心中的使命感和信念,还有利于增强红色文化凝聚力。任何价值想要深入人心,都离不开支撑其落地生根的良好载体。要想使得研究成果更加有价值有分量,应加强对山西红色文化中的“人、物、事、魂”等红色革命史料的收集与整理,建立红色文化传播渠道,尊重红色文化传播规律,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手段。
“人们对传播力基本存在两种认识,从传播的硬件以及传播所达的范围看,传播力是指传播的能力;从传播的精度即传播效果看,传播力是指传播的效力。”[3]提升红色文化的传播力不仅要重视硬实力,更要重视软实力,二者相辅相成。因此,提升山西红色文化的传播力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红色文化的传播主体丰富多样,但各传播主体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有所不同。因此应从山西省红色文化传播的现状入手,充分发挥好不同传播主体的优势。首先,政府部门应发挥带头作用,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实现资源之间的优势互补,进而形成红色文化的传播合力。其次,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在《山西日报》等重点报刊上设立红色文化专栏,在省内重点新闻网站宣传革命时期山西省出现的红色人物和红色精神,讲好山西红色故事。再次,抓好融媒体中心建设,构建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台“全媒体、全业务、全流程、全覆盖、全扩展”采编和播发平台,建立新型多功能一体化采编平台。[4]最后,在多媒体融合的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是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发挥每个人的积极作用。
以前,红色文化的传播总是以枯燥单一的讲解和说服的形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新时代,要提升山西红色文化传播力并产生吸引力,就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首先,将山西红色文化与传统歌舞、非遗文化等相结合,持续大力开展相关特色活动,利用会展、论坛、赛事等平台,推动山西红色文化“走出去”,提高山西红色文化在国内外的传播力。其次,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努力将灵丘的“平型关战役”、太行的“太行精神”等打造成知名的红色品牌,树立特色红色文化品牌形象,形成山西名片。再次,加大对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的资源分享,通过直播、小视频等形式,以人们喜欢的优秀作品形式呈现,提高点击率。
在新时代的创新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更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而“文化创造力就是通过激发主体的创造激情、释放创造活力而推动社会进步的能力,是在更高层级上实现文化创新。”[5]文化创造力不仅是文化创新的现实成果,也是红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新时代,应不断增强创新发展意识,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不断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山西“红色文化+”产业,实现软实力向硬实力的转化,进一步推动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6]形成红色文化创新发展意识,打破惯性思维,政府、企业等红色文化传播主体都需用新思维、新手段、新方式来突破当下山西红色文化产业所面临的问题,以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但只有创新意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理论的指导。“理论不仅是学术研究的结晶,更是实践的指南,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有效指导。”[7]文化产业领域的立法工作已取得重大进展,红色文化产业也要相应地加强政策引导,可以依照文化产业相关发展规划并结合山西特色,制订条理清晰的山西红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为推动“红色文化+”产业链条迅速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文化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在推进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加强文化建设,努力扩展文化创新发展空间,增加文化产业资金投入,打造相对完备的产业链条,不断提升文化对外的影响力。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深入挖掘山西红色文化基因并加大保护和利用力度,大力推动“五千年看山西”等品牌宣传推广。积极推动红色文化精品、红色文化产品等进景区;注重创新发展,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优化环境,红色旅游景区要增加体验、互动等项目,全面打造山西特色,提高内在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红色文化+科技”产业。目前,推进山西传统红色文化产业的创新,需要将科技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各个环节中去。将山西红色文化与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相融合,加快推进山西红色资源数字化建设,促进红色文化发展,并适应新时代人们的需求。比如,在革命纪念馆和遗址中利用5G技术,实现历史情景再现,使人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山西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新时代,国家、区域要想赢得发展,光靠硬实力的强大是远远不够的,应软硬兼顾。山西省经济基础薄弱,但资源丰富,要通过深挖红色文化资源潜力、增强红色文化凝聚力、提升红色文化传播力和激发红色文化创造力,提升红色文化软实力,树立美好山西新形象,从而推动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和文化强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