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波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
新时代、新常态下企业要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就是尤为重要的一项战略。在电商时代、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物流可以说是一个企业竞争的核心内容,物流水平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与生存。所以企业要根据新形势对物流管理进行创新和改革,而应用供应链管理模式进行物流管理,对提高物流管理质量和效率就具有重要的作用。
供应链简单理解,就是将企业发展过程中信息流、物资流、财务流进行统一融合,并把产品加工制作及物流过程中涉及到的供应商、加工厂、经销部门、销售点、末端产品用户连接起来,以此来构建一个整体的网链体系。在这个网链体系中,企业各部门、各单位、各业务、各人员都是其下游用户的物资提供商,也是上游用户的服务商。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形成网链体系,如各部门、各业务、各单位之间都属于独立、分散状态,由于没有构建链式结构,所以在开展相应工作时很容易出现脱节、延缓、制约等情况。对于企业物流管理而言,这显然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在高度信息化的21世纪、“互联网+”时代,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立足并谋求更好的发展,就必须不断的提升管理水平,寻求新的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的战略管理模式,全面规划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并进行有序的统筹计划、生产组织、协调与过程控制,为企业连续生产、优化创效提供物资保障。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充满吸引力,但是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和企业需求的日趋复杂性,使得供应链管理也充满了挑战,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提供可靠的支持。
供应链管理的实现,可以为企业带来较好的效益。在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加快了企业对市场行情的反应速度,快速捕捉市场信息,一方面节约采购成本,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创造经济效益,使企业内部的物资供应、生产制造、产品营销、物流服务与市场高度结合,使各企业更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供应链管理使需求计划提报及时准确、降低了库存资金占用和积压物资的产生,减少重复工作和手工工作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1]。
智能化战略是指导企业经营活动的战略思想,决定了企业经营活动的成败。自《中国制造2025》出台后,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企业意识到向智能制造转型的必然性却不知从何处下手。缺失智能化的供应链指导策略,企业将会失去重要的价值导向;缺少智能工厂概念层面上的设计,设备智能化的设计原理、数据及参数设定之间的逻辑关系便会发生紊乱,导致设备在供应链体系里变得更加具体化而无法与其他设备联动起来。
有些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只关注产品的智能制造,于是他们做到了以合理的成本,精确准时地生产质量合理合格的产品,却没有考虑到供应链这条价值链的作用。而供应链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快速地去响应最终用户的需求,为顾客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和服务,进而提升客户的满意度,获取他们对企业的忠诚[2]。
未来是不确定的,我们无法对尚未发生的事情做出确定的判断,再加上人自身经验的局限性,我们对未来所有的预测都有可能是错误的。但是,不做预测可能是最大的错误。现在的问题是,绝大多数的企业内部都没有专门预测和需求管理部门。虽然大数据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测的作用,但那只是透过历史数据来预测某个行业发展状况。
物流管理在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十分重要,但是,传统制造企业还存在很多不足:一是缺少详细周全的物流计划,导致供应商送货的时间很随机,造成智能工厂里的物流配送、库存运输、生产等环节出现不可控情况。二是产品在生产环节没有精细的物流配送计划,最终在整个物流计划上会出现推拉效应。即使是质量再好的智能制造机器也会出现原材料不能及时供应的尴尬处境。
要想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加强物资供应管理在价值链中的应用,管理人员要结合具体的管理情况,完善物资供应管理体系,这不仅是加强物资供应管理的基础,更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在完善物资供应管理模式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不仅要对市场发展的要求进行分析,还要对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内容规划,保障企业的采购资金能够稳定地运行。此外,一个完善和先进的物资供应管理体系,还可以让物资得到高效利用,缩短资金运转周期,大大地降低采购风险,让管理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充分掌握市场环境。所以在完善物资供应管理体系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认识到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主要就是采取措施改进物资质量,对其进行合理应用,降低采购成本。管理人员还要通过规模化的经营方式等来不断完善物资供应管理模式,加强物资供应管理在价值链中的应用,对采购过程进行合理控制和管理,不断提高采购效率,大大地降低采购成本,让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3]。
对供应链进行管理是一项具有长远意义的战略性意识,由于该项意识是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引入国内,因此我国的大部分企业都对此并不熟悉,也就不具备对供应链进行管理的战略意识。因此,企业商家想要进行更稳定更长远的发展,就一定要加强与培养对供应链进行管理的战略发展意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掌握市场动态走向,了解消费者的需要,根据这些因素对供应链的管理进行及时的调整。不仅如此,企业商家还需要根据市场调研对自身的发展目标进行制定,通常可以根据时间长短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与发展目标,这样就能够保障商家企业在提升供应链管理意识的同时提升管理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产融一体化是必然的大趋势。供应链金融符合国家的需要,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跨界的融合,是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应充分利用国家产融结合鼓励政策,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将优化供应链管理和拓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作为建筑央企重要发展战略。以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为抓手,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为进一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需要对当前的经济形式进行了改革,企业要认识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并没有加强对物资供应的管理,也没有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对其中的物资进行整合和优化,这就导致供应链中的信息流散乱。为了加强物资供应管理在价值链中应用,企业要结合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对资金流和商流进行整合,形成“四流合一”的管理模式,加强供应链管理和价值链管理的结合,进而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企业的实际管理过程中,部分企业还是比较注重供应链管理的,在多年的实践中,他们也总结了很多管理的经验,这不仅提高了电力物资供应的效率,还大大降低了物资供应成本。特别是在如今这个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要想更快以及更好地发展,就要加强对价值链的管理。由于制造企业、服务企业以及零售企业等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企业要想保障物资供应的质量和效率,就要结合实际的发展情况加强对物资供应的管理,将企业总成本降低到最低,为促进企业在社会中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4]。
整合企业供应链管理业务,科学构建供应链管理体系。面对新的管理理念、新的业态、新的信息化技术,应打破传统业务藩篱,将工程分包、设备物资采购招标业务、设备租赁等业务全面集中,设立供应链管理机构,配置熟悉掌握供应链管理理论以及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人才,建立健全供应链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整体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
制定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业务标准,科学设计供应链运营能力管理、服务传递管理、资金融资管理等三大管理流程,提升供应链运作的整体协调能力和效率;搭建供应链管理大数据服务平台,将所有涉及供应链管理及供应链金融业务管理要素进行全面的归集和整合,实现供应链管理及金融业务全流程在线,整体提升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当前建筑行业已呈现出垂直生产系统裂解,社会分工、行业分工日趋细化的趋势,建筑央企已经完成从生产型到管理型企业的转型。因此,应深入研究企业供应链管理,积极探索供应链发展新技术、新模式,优化企业供应链管理,打造智慧供应链体系,利用国家鼓励政策,改革创新,实施产融结合,积极拓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成为建筑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