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炳全
(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 大学中专工作部,北京 100744)
新兴青年群体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转型而出现的,他们是青年的重要构成。2019年9月,团中央在《关于切实做好新兴青年群体工作的意见》中对新兴青年群体进行了全面定义:新兴青年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他们活跃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媒体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中,他们在经济建设、科技创新、文化艺术和社会民生等各个领域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1]做好新兴青年群体工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共青团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新兴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共青团“要认真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增强对青年的凝聚力、组织力、号召力,团结带领新时代中国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不断开拓创新、奋发有为”[2]。做好对新兴青年群体的引领凝聚是共青团工作的新兴领域,更是职责所在。
新兴青年群体在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关注这一“体制外”人群的思想状况,进一步发挥好共青团的引领凝聚作用,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特别是新兴青年群体工作的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和共青团中央《关于切实做好新兴青年群体工作的意见》的必然要求。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把青年看作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从来都把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从来都支持青年在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围绕青年和青年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新形势下涉及青年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都给予了详细的阐发,为把握好新时代青年工作的基本要求,完成好新时代青年工作的重点任务,明确青年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新兴青年群体不断涌现,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生机活力的重要力量。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兴青年群体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兴青年群体工作发表了重要论述,强调指出:“自由职业者、网络意见领袖、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演员歌手、流浪艺人等种类繁多的新兴群体,里面有很多有本事的人,有的甚至可以一呼百应。工作做不好,他们可能成为负能量;工作做好了,他们就可以成为正能量。随着社会发展,这类青年人群将会越来越多,团组织必须适应这个发展趋势,努力去做他们的工作,深入他们、帮助他们、引导他们,而不要排斥他们、拒绝他们、疏远他们,不要让他们游离于社会组织之外。”[4]67-68因此,做好新时代新兴青年群体工作,是党交给共青团的重要政治任务,是共青团牢牢把握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政治定位,实现将最大多数新兴青年群体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的核心目标,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迫切需要。“共青团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必须密切联系青年、有效吸引青年、广泛团结青年,把最大多数青年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4]62
新兴青年群体相对于“体制内”的青年,他们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契约意识及法律意识都较为明显,是青年群众中充满活力的一个部分,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可或缺的青春力量。党明确要求群团组织在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中,尤其是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中发挥组织优势,共同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共青团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连接点,共青团改革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由于共青团与党政系统、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主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共青团改革必须坚持‘联动思维’,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更不能倒退,必须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度相匹配。”[5]共青团应通过引导新兴青年群体参与社会治理来团结凝聚新兴青年,使之成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从而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为进一步增强新兴青年群体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共青团应与社区青年汇、工会组织、行业协会、两新协会、公益组织、维权协会等构建协同机制,围绕新兴青年共同关心的问题将他们组织起来,他们的政治诉求一般离不开利益诉求,比如社会地位、子女入托以及各种优惠政策等,应进而引导他们主动关心党和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他们的参与达到对公共政策产生影响的效果。这不仅可以发挥新兴青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身份所具有的政治属性,还可以使新兴青年基于这一身份产生对共同利益和共同命运的认同感。
“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4]9青年也成为各种势力争夺的对象。青年是社会变革中最前沿而敏锐的群体,其价值观的变化最能反映社会变化,也最能影响社会发展进程。在社会加速转型、改革逐渐深入、思想日益开放的背景下,青年的认知、判断、选择的自主性增强,价值取向趋于多元,思想觉悟差异明显。同时,青年的发展性和可塑性很强,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及时占领青年思想阵地,其他的价值观念就会乘虚而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潮交流交融交锋,国内各种矛盾和热点问题叠加出现,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一刻也没有放松,这些都对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综合看,当代青年面对着深刻变化的社会、丰富多样的生活、形形色色的思潮,更需要在理想信念上进行有力引导。”[4]23新兴青年群体是新时代极具活力的群体,他们中很多都是高知青年,他们中的网络作家、文创青年、影视行业从业者、自媒体人等,是多元艺术形式的创造者,代表着一股文化潮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他们的特长,激发他们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增强文化自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也是促进新兴青年群体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
共青团的职责就是为党培养后备力量。教育青年始终是共青团的根本任务,而引导青年跟党走是教育青年的目标追求。共青团的引领凝聚职能内涵十分丰富。有学者提出共青团的思想引领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增进青年对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历史认同、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二是动员青年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三是让青年掌握改造主观世界的根本方法——社会实践。[6]70-72基于共青团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的特点,新时代共青团对新兴青年“引领凝聚”的科学内涵包括政治引领、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等三个方面。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表现为政治引领是前提,思想引领是基础,价值引领是关键。
政治性是共青团的鲜明特征,共青团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7]95-98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共青团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不懈奋斗。加强对新兴青年群体的政治引领是共青团的首要职能。共青团的政治属性本质上来源于党。《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作为党的后备力量,共青团的性质必然有着深刻的政治内涵。“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是第一位的。离开了政治性,群团组织就容易产生脱离党的领导的倾向,就会庸俗化,就会成为一般社会组织,甚至会走向邪路。”[4]69其次,要坚持党管青年原则。在服务新兴青年群体时贯穿党领导一切的基本原则,增强新兴青年群体的党政大局观念。新兴青年群体由于身处“体制外”,与各级党团组织联系较为松散,相当一部分人对党的政治制度和国家的治国理政方针缺乏充分的了解和正确的认知。教育引导新兴青年群体的过程,最终要落实到引导新兴青年群体认同党的主张,愿意为党的事业做出积极贡献上来,要把他们培养为党的事业的追随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里的“培养”首先是政治上的培养;“合格”与“可靠”指的是政治上的合格与可靠。
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为思想上的先进性,“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8]525。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自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共青团要面向所有青年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首先,帮助新兴青年群体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魅力。例如,结合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新中国史的学习,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论逻辑。其次,引导新兴青年群体对党的思想的认同,是共青团义不容辞的责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了解“五位一体”全面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的基础上,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后,引导新兴青年群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他们在制度规范的基础上理解国家治国理政的方针和政策,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理解获得的利益,只有把理论、制度、政策、利益前后的严密的逻辑关系捋清楚,新兴青年群体方能把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与党的思想理论主张建立起必然的联系,从而发自内心地认同党的理论和党的领导,最终逐步向党靠拢,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理想信念。
加强对新兴青年群体的价值引领,离不开对新兴青年群体合理利益诉求的关注和对不同领域新兴青年群体特征的把握。一方面,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转变,他们面临着更多的选择和挑战,各个新兴领域青年的思想观念也更加多样,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更加多元;另一方面,他们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职业分布、群体结构、社会阶层日益分化。共青团需要主动关注他们的思想观念状况,提高新兴青年群体主流价值认同度。对青年思想引导的最高境界不是利益的吸引,而是价值的认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引领凝聚新兴青年群体的根本所在。对新兴青年群体的价值引领不仅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4]25这一论断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必须重视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青年成长概括出的“空气论”“盐论”“扣子论”等关于青年工作的理论体现了要了解青年、分析青年、把握青年的成长特点。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确立和完善的关键时期,因而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新兴青年群体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新兴青年的学习、生活、工作紧密联系起来。鼓励新兴青年群体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增强新兴青年群体的公益情怀。
共青团只有把握新兴青年群体特征,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关于新兴青年群体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共青团加强思想引领提供了根本遵循。以北京新兴艺术从业青年群体为重点对象,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开展了摸清群体特征和当前形势的专项调研及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深入分析群体特征,结合目前现有政策体系和工作部署,对如何做好新时代新兴青年群体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探讨,努力探寻北京新兴艺术从业青年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路径,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入创作,努力建构共青团对新兴青年群体工作有效引导的工作格局。
北京新兴艺术从业青年群体和其他领域新兴青年群体相比,价值取向更为多元和开放,思维也更加活跃,政治意识、参政意识、组织意识薄弱。
1.组织意识淡薄
组织意识淡薄一方面有组织结构缺乏网格化管理的原因,新兴青年群体内部结构复杂,新兴艺术从业青年在不同地域之间的流动也较频繁,非固定的居住地造成了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另一方面是由于新兴艺术从业青年工作性质本身造成的,举例来说,很多新兴艺术从业青年属于自由职业者,他们从事的行业有别于传统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部分艺术从业青年如自由撰稿人、独立演员等,他们个人创作和工作的时间不固定,造成联络召集的难度很大。此外,许多非公有制企业至今无党团组织,即使有的企业有团组织,也往往处于有名无实的状态,由此产生了大量游离于组织之外的“边际青年”。新兴艺术从业青年多数注重个性的张扬,自我表现意识强、自由度高、约束力差等,与此相对应缺乏的是团队互助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2.人际交往孤立
新兴艺术从业青年群体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机会虽然有所增多,但与“体制内”的青年相比还是较少。尤其在社会评价、救济保障、发展机会等方面与“体制内”青年相比也存在一些差距。调查显示,北京市从艺青年群体生活主要分布在798、宋庄在内的30多个聚集区,其中朝阳区、海淀区、东城区、西城区相对集中,并且形成了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中心的美术群落、以中影为中心的影视产业聚集区、以小剧场戏剧聚集的演艺区。很多从艺青年来到北京寻找施展才华的机会,离开了亲人、朋友,远离了自己以前的社交圈,随着时间的推移,势必会导致青年和原先的社交圈与关系网络逐渐疏远,与此同时,新的人际关系网络尚未建立起来。工作时间他们接触的只是自己的同事,工作之余他们更多是在居住地上网、玩游戏、看电视剧,活在自己的小天地中,逐渐与社会脱节,成为游离在城市的边缘人。共青团要提高引领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思想引领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加强对新兴青年群体思想政治状况的专题调研,依据他们的思想行为特点进行画像,进一步强化新兴青年群体的工作基础,将专题思想状况调研和常态化调研相结合,发现和研判新兴青年群体的思想变化规律。
3.价值取向多元
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的直接体现就是青年面临的观念多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新兴艺术从业青年思维活跃,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都比较强,他们也有不同的利益诉求。由于文化素质、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价值理念、行为方式都存在不同,他们在个体利益需求层面存在较大差异性和多样性,个人发展的诉求较为明显。他们中的有些人受益于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政策,大多数追逐潮流,与新鲜事物接触较多,容易接受新思想也乐于传播新思想。他们中有些人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希望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扶持,同时又希望保持自由自主,不愿受到更多的束缚。还有一些新兴艺术从业青年盲目崇尚西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治国理政缺乏全面深入了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缺乏自信。
共青团作为执政党的青年组织,组织青年是前提,服务青年是基础,引领青年是关键。如何引领青年是共青团当前及今后工作的新的增长点。新兴青年群体具有政治性和社会性两种属性,从政治属性来看,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从社会属性来看,是新的社会阶层。加强共青团对新兴青年群体的引领凝聚是实现其社会属性的应然与必然。针对新兴领域青年群体中数量众多的新文艺青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近些年来,民营文化工作室、民营文化经纪机构、网络文艺社群等新的文艺组织大量涌现,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新的文艺群体十分活跃。这些人中很有可能产生文艺名家,古今中外很多文艺名家都是从社会和人民中产生的。我们要扩大工作覆盖面,延伸联系手臂,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9]126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兴领域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为共青团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现实路径。
1.在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下实现政治认同
新兴艺术从业青年群体是我国社会发展中一支最为活跃、最有生气、最具创造性的力量,蕴含着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强劲能量。引领新兴青年群体形成政治认同,加强对党、国家和社会主义的共识,是事关国家和民族存亡的国家战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9]127党的各项政策、发展战略与青年的发展需求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新兴艺术从业青年群体的政治认同在与国家政治生活发生联系的过程中,呈现出动态的变化,这一过程受到主客观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事实上,“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为政治服务”曾经是党的文艺政策的灵魂。青年具有政治参与的天然本能[10]78-80,只有以人民为中心,新兴艺术从业青年的艺术生命才会长青,否则,凡是脱离人民群众的文艺创作都会失去生命力。
2.在广泛的社会联络中实现组织认同
作为青年政治组织,扩大基层组织的有效覆盖和提高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共青团的两大历史任务。目前,我们亟需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新兴艺术从业青年群体开展组织关怀和帮扶,引导新兴艺术从业青年加入团组织、青年汇等青年社会组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展艺术创作。共青团要主动向青年靠拢,其目的是团结引领青年参与实现共产主义的建设与发展。新兴青年群体在享受择业自由、市场效率和个人价值的同时有很强的“漂泊感”,缺少组织归属感。在对北京新兴艺术从业青年群体的调研中发现,举办艺术比赛、志愿服务、就业创业等是他们目前最大的利益诉求。共青团要积极为新兴艺术从业青年群体的社会融入主动作为、积极参与,推动行业类社会组织的建设,形成整合力大、认同度强、归属度高的行业组织是当务之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共青团做到“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4]65。共青团要提高吸引力、凝聚力,扩大有效覆盖面,重点向非公有制经济、社会组织、自由职业者等延伸组织体系。根据新兴艺术从业青年群体特征,按照自愿的原则建立艺术互助组织,在社会组织基础上建立团组织,把组织末梢延伸到社会基层的最小单位。同时,团组织应深入研究该群体成长成才特点及规律,通过开展主题创作、各类青年骨干培训班、交流会、训练营、考察团等,遴选有政治培养潜力的骨干,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中重点培养;推荐优秀新兴艺术从业青年代表加入各级青联,帮助新兴艺术从业青年群体理性成熟地进行政治参与,做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参与者。组织新兴艺术从业青年群体深入基层生产一线、重大工程现场、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引导他们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切实提升艺术从业青年群体的归属感、幸福感。
3.在建立规范化的社会服务体系中实现身份认同
新兴艺术从业青年群体的身份认同包括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自我认同与其自身定位有关,属于主观意识层面;社会认同则是依据客观评估的结果,为其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可行框架和参考路径。如果说新兴艺术从业青年群体的自我认同是其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是从自我的角度对个体的认可,那么社会认同则是从社会的角度对其价值的整体认可。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新兴艺术从业青年群体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9]122。社会对新兴艺术从业青年群体的认可有助于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如果他们认为辛苦是值得的,会想方设法提高创造性、自主性和能动性。根据现代管理学的观点,“员工首要的五项需要是(1)有意思的工作;(2)认可;(3)做主;(4)安全感;(5)报酬。”[11]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都属于成长型需要,是影响新兴艺术从业青年群体成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对新兴艺术从业青年群体而言,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是自我认同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对新兴艺术从业青年群体的专业认同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身份认同,从而使新兴艺术从业青年群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中有所作为,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4.在助力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中实现职业认同
团组织要善于研究新兴艺术从业青年群体的发展需求,为其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可行框架和参考路径,应深入挖掘、发现、培养、选树新兴艺术从业青年群体中涌现出来的有代表性的青年典型,努力提升他们的职业发展预期。团组织要积极引导新兴艺术从业青年群体投身北京文化中心建设,在服务社会和国家战略等方面展现新兴艺术从业青年的责任和担当。如围绕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定位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以社区青年汇、两新协会等为载体,组织新兴艺术从业青年创作原创话剧,举办新兴艺术从业青年助力“一城三带”建设系列活动,组织青年艺术人才前往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开展采风活动等;围绕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展“迎冬奥 绘冰雪”和“非遗进社区”美育项目,让新兴艺术青年走进社区、普及艺术,为其成长发展提供机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