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奇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
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全面发展面临着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财务管理也要与时俱进,创新模式,使其能够符合高职院校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科学发展,才能使高职院校经济效益提高,资源配备合理,确保高职院校全面发展。
随着当前经济与教育体制不断改革,振幅批准高职院校收取各项行政性收费,按照核定比例留取部分资金用于日常开销,资金获取方式和使用范围都有了很大变化,合理使用这一部分资金,成了财务人员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由于我国对高职院校的经济投资有限,高职院校发展需要依据自身筹集资金,如何自收自支,加强高职院校与银行的合作,顺利运行,将报账制管理模式转变为理财型管理模式,将对高职院校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1]。
财务管理中财务的核算职能是基本任务,这个职能的特点是在事后进行管理,也就是说,在进行收付资金后进行一系列会计核算事务。在社会经济发展下,尤其是转变为理财型财务管理模式后,将传统的收付资金后进行一系列管控转变为事前介入,确保资金使用价值最大化。因此,这就需要财务人员将工作转变理念,构建新的工作体系,合理有效的控制资金分配、投资、资金运营等管理,确保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上得到良性发展。
高职院校在发展中,财务管理的工作必须能够保证有以收抵支和到期偿还债务的能力,才能够一直保持长期运行[2]。因此,高职院校要不断将自身收入扩大,有效率地筹集到发展资金,合理运用资金,从而解决我国下发的教育经费不足以支撑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达到保证财务管理出现突发状况可以从容应对的基本目标。同时,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也要将观念改善,将“计划经济”的思想观念彻底抛弃,不能只满足于财务状况正常化的目标,要注重投资,将投资收益最大化,也就是说,投入相对来说较少的资金,培养出高效人才以及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从而保证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效益。
大多数高职院校不重视财务制度,有些制度内容不够完善或者没有合理性,只是将制度打印出来张贴在墙上以应付国家的检查,使制定制度也只是仅仅走个形式,失去了其应有的规范性作用[3]。其次,高职院校教育资金主要出资人是国家,所以,高职院校中所有资产的拥有者是国家,但国家没有要求高职院校偿还资产以及分享产生的利益,而是交友高职院校自行支配以及管理。因此,国家对高职院校投资后不进行财务管理,而高职院校可以随意行使权力而且不需要承担具体责任,这就导致了高职院校的财务得不到有效的管理以及监督。
我国当前高职院校实施财务管理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统一管理”,一种是“分级管理”。两种模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财权矛盾。实施“统一管理”模式的学校,管控财务的权利较为集中,没有进行合理的分权,高职院校下属的一些院系只承担相应的责任,没有与责任相对应使用资金的权力,也分享不到院校投资所获取的利益,从而极大打击了院系领导的积极性;实施“分级管理”模式的学校,管控财务的权力下放了,但是无法明确高职院校下属院系应该承担的责任,使学校与院系二者之间无法划清责任,院系虽然拥有了管控财政的权力,但在发生经济责任时却不能合理承担[4]。显而易见,这两个财务管理模式都无法有效将权力、利益、责任相结合。
由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没有做好教育成本的规划,而教育经费十分有限的前提下,无法有效地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也无法满足教职工等在生活福利方面的需求,使本就不充足的教学资金一直在过载的情况下利用在学校各项开支上,导致学校经费愈加紧张。高职院校为了改善这一情况,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筹借教育资金,或是利用银行贷款的方式,解决高校发展中出现的种种困难问题。但是,由于有一些高职院校对向银行贷款而产生的风险不自知,也没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只是借助贷款的帮助,盲目的建设土地、投资项目,潜在的提升了高职院校发展的隐患。因此,当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下教育体制改革,不同渠道筹借教育经费的需要,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必须要进行改革。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中财务职能人员素养不高,会极大影响高校财务管理提高水平。随着高职院校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其财务职能人员也会随着一同扩大,在此同时,高校并没有针对性地将其业务能力以及思想教育提高,尽管国家有相关规定每年都要举行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但这其中多数都是应付了事,无法起到真正提高财务职能人员的职业素养,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受到财务职能人员职业素养的影响[5]。
建设相关制度是所有管理工作中最基本的工作要点,若是没有制度的规范,就没有工作的标准。因此,应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它是内外部同时起到监督作用的重要环节。
监督机制建设中包括基础的财务管理制度、严厉的惩罚措施、合理的监管机构。高职院校中财务管理制度区分内部与外部,外部的财务监管制度是能够有效管控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使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受到外部的约束。由于高职院校的特别性,在财务管理中建立社会与政府之间极具互动性的监督机制十分重要。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出社会和政府能够广泛参与并且能够监督的机制,提高财务管理的自律性,高职院校与社会、政府形成良性互动,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发展夯实基础。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应该充分运用权利制衡的政治体制,高职院校中校长、院长、主任等各管理层都应互相独立且相互制约[6]。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应该合理分配财权,从而有效避免高职院校经济产生危机,从而保障给方面权益,各管理部门一同协调,互相制约能够保证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中重点的工作是将财务权力关系处理好,集权是保障高职院校整体健康发展的基础,分权也就是分级管理,意在调动其他领导部门积极参与院校建设发展。在这种体制下,学校可以保留制定统一财务规划、制定财务管理制度、教育资金分配的权利,通过合理分权,给院系领导下发教学规划、科学研究、学校扩招等方面权力,同时,以地位与财权结合,将小部分财政权力交给院系,实施分级管理[7]。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通过合理分配财权,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加强各分级领导对全学校财务工作的协调性,按照高职院校未来发展合理利用教育资金,学校通过考核的形式来控制整个过程的实施。
高职院校要着重加强财务职能人员的道德教育和职业素养,培养财务职能人员政治学习的自主性,使自身政治水平观念不断提升,树立正确的责任观,从而维护好高职院校财务秩序。要求财务人员以《会计法》为准则,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底线,拥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为高职院校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财务服务。
提升财务职能人员业务能力以及素养,需要通过不断学习科学发展观以确保思想能够得到解放,将财务专业知识和理财的观念不断更新,提高业务能力从而可以有效解决高职院校中的财务问题[8]。科学地进行理财,善于观察市场经济动态,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参与到高职院校经济决策,管理经济过程中全面预算,控制好教育成本。使财务职能人员能够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情况下适应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动作。
实施财务职能人员考核管理制度,构建完整的考核体系,完善业务考核内容和选拔任免制度。按期对财务职能人员专业能力、职业素养、思想道德等多方面进行考核,通过考核结果,将成绩优异的财务职能人员进行升职,对考核成绩一直都优异的进行奖励,从而有效提升高校财务职能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业务能力。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不断创新财务管理,可以将资金合理利用,降低财务方面风险,高校不会出现经济危机,而且可以使财务职能人员减轻工作负担,从而保证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财务管理创新工作中,重视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将财务管理体系进行完善,提升财务职能人员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在高职院校未来不断发展中,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