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企业人本管理体系构建的意义、困境及对策
——基于乡村振兴视角

2021-11-23 15:29梁龙凤
时代经贸 2021年8期
关键词:人才管理企业

梁龙凤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贵阳 55000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施治“三农”问题根本之策——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中国乡村全面振兴正式开启。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发展问题的前提,乡村企业以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投资为主,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推动农村产业兴旺的着力点,是探索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的重要依托。乡村企业在解决农村与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带动农村人口就业、完善农村经营制度和乡村治理体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依托蓬勃发展的乡村产业,作为乡村产业链助推器和主干力量的乡村企业更需要发展和壮大。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乡村企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已成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受到地理位置、资金、技术和管理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乡村企业的全面振兴还面临着设施设备简单、观念理念落后、企业治理任务艰巨等突出问题。现代化的城市企业管理和落后的乡村企业仍然存在着鲜明的对比,乡村企业发展到了一个需要全面反思和改革的关键时期。改善乡村企业发展现状,加强企业发展能力的提升和就业机会的创造,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增长。

乡村企业振兴,人才是关键。然而,目前乡村企业在人才建设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就是要构建乡村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解决乡村企业发展的人才问题,尽快补齐乡村企业人才短板,让企业成长壮大起来,促进乡村企业与农村产业的对接。

一、乡村企业人本管理意义

人本管理理念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注重人的潜能发挥和个人积极性的激发。乡村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将企业需求与员工各项需求结合,在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中,从员工全面发展出发,是人本管理的内涵所在。随着社会发展,乡村企业越来越充分地认识到人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通过对人的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能、激发员工积极性。

提升企业价值的有效途径。企业创建和运作的基础是利润最大化,乡村企业价值是市场对企业的评价值,价值越高带给企业及其受益者的回报也越高。乡村振兴中知识和能力是乡村企业的价值基础,乡村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扩大企业管理范围,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建立以知识能力价值为核心的人本管理机制来提升企业价值,使乡村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获得更大的回报。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一贯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一些形成规模、具有实力的乡镇现代化企业也很注重人性化管理,毕竟企业管理核心是对人的管理,制度只是企业组织、运营、管理的规范性工具,通过实施人本管理系统性措施让员工有机会获得新的工作方法、职业培训、新技术和新知识,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和市场变化,让企业具有强大发展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在当下乡村振兴、乡村企业转型提质中构建人本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

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力途径。在乡村振兴下,农村企业只有通过培育自身资源、技术和能力优势,获得更多的社会特色资源,比城镇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更多的特色产品和服务,才能立足于世,获得更好的盈利和声望。乡村企业受规模、地域和产业限制,企业获得资源的能力也相应有限,管理中必须更加注重将人才引入、使用和培育纳入企业战略规划中,通过建立人本管理体系让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感受到足够尊重和主人地位,可以很好释放内心想法和展示个人才华,减少内部的各种摩擦,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新力,提升乡村企业的生产能力,从而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大幅提高。

实现企业科学管理的必要途径。随着乡村经济向纵深发展,企业改革的提质增效加速,乡村企业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和制度化成为企业战略改革的重要内容。乡村企业必须从企业的战略管理出发,建立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生产经营方式、管理科学化方式和现代技术应用方式,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实现乡村企业长期、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技术差异性越来越小,企业知识和能力成为主要财富,企业的员工成为财富的关键。人本管理体系更加强调对人力资源的挖掘和开发,较之前的管理方式更加细致微观,能够真正满足员工需求和企业利益需求,进而推动企业制度完善和员工行为规范,实现企业科学化管理。

提升企业员工生存能力的重要源泉。效益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生存源泉。企业员工价值为自身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储备,是其生存源泉。企业人本管理模式把人作为企业资本,凝聚在员工个人身上的知识、技能、经验等成为了企业员工价值所在。乡村企业发展,通过多种方式对企业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增强员工的职业技能,更好完成当下企业的各项任务,提升企业人力资本价值,从而实现员工自身价值升值。若乡村企业不把员工看作人力资本,不对企业员工进行有效的投资,短期来看企业的成本降低,随时间推移,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和生命周期内知识、技能、职业素质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从而导致企业员工自身价值存量逐渐降低,员工生存能力下降。不可否认的是,乡村企业生命周期较短,企业员工不得不再次进行职业选择,员工自身价值即个人知识、技能、职业素质成为职业选择的资本,只有乡村企业实行人本管理模式,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培养才能增强员工生存能力。

二、乡村企业人本管理困境

乡村企业通过国家优惠政策和企业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在吸引优质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以及返乡农民工上起到了很好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乡村的人力资本结构。不过,仅依靠吸引人才还不足以促进乡村企业振兴。乡村企业振兴关键在于构建人本管理体系,培育能够用得上、留得住、扎根乡村的新型农村企业员工。目前,乡村企业在人本管理体系上还存在一定的困境和不完善的地方。

对人本管理认识不到位。由于乡村企业自身诸多局限性,在人本管理认识中存在一定差异。一是认为企业人本管理就是人作为生产成本的管理,把人本管理看作是企业运作成本的一部分,强调人给企业创造的价值是管理的重中之重,通过对企业员工管理来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的,普遍认为人的能力和技术是人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衡量因素,主张建立以能力或技术为主导的价值观就是人本管理。二是认为对员工实施激励手段就是企业人本管理,认为只要采用科学激励机制、合适激励手段,得到员工认同,就会起到激励员工更加努力的效果,也达到了人本管理目的。三是认为人本管理是依赖于人的人性化管理,与科学管理完全不同,对人本管理停留在感性层面上,未去深究其真正内涵,错将人本管理中对员工的爱惜、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等人性化管理方法与科学管理分离,认为人本管理即内部“人员关系”维持,使人本管理停留于低水平上停滞不前。

对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充分。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持续壮大发展的保障。实施科学人本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是稳定人才队伍的重要保证。从现实看,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还存在欠缺。一是人力资源开发方式单一、陈旧,侧重于工资增加、福利和奖金提高、住房改善和个人职位提升等外部激励措施,人力资源使用凸显货币激励作用,忽视良好组织环境创造和培育。二是企业员工的权利意识薄弱,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能力低,员工参与管理最重要指标是合理化建议的数量和质量,调查中发现企业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数量极低,每年不足10%,被采用的建议更是不足1%,反映了企业对员工建议缺乏有效措施和合理关注。三是缺乏人力资源开发利用长效机制,教育和培训是企业员工得以成长和发展的有力手段,乡村企业对员工教育和培训重视度不够,没有设定长远目标,员工文化素质较低、技能水平不高,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乡村企业技术人员很难适应新技术、新设备的需要,工作效率降低。

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够健全。人本管理理念要求乡村企业构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才能更好地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率。乡村企业长期受到诸多因素如政策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劳动力因素的影响,在各方面与大型企业相比存在差距,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水平也受到了考验,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显得更为重要。当前,乡村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员工的正常需求不能得到很好地满足。一是激励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缺乏。缺乏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不能有效衡量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度,也起不到激励企业员工作用,让员工无目标可追,无规则可依;企业在发放工资、绩效奖励、奖金时采取的是相对保密的方式,员工的工资构成不透明,同事之间信任感降低,企业推行人本管理的难度较大;在福利发放中,主要依靠推广奖金、促销活动以及树“典型”和“模范”人物的形式来教育和示范,而只是少部分受益,达不到激励的效果。二是企业缺乏科学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企业约束机制是对企业利益、财务、财产等行为的约束,乡村企业内部约束在企业改革中被忽视,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如企业计划和预算随意更改、总结不公开等,有少部分企业有约束机制,但也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乡村企业文化创新力度不够。人本管理本来就是一种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实质就是人本文化。通过人本文化唤醒企业员工自觉性,将文化转变为员工指导思想与行为规范,将硬性约束转化成一种软性约束,提倡全体员工加入到企业民主化的管理中,员工心中的职业精神汇总成企业特有的精神文化,上下一心,共同促进企业发展。随着乡村企业发展和提质,文化建设也开始得到重视,部分上规模的企业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但受管理者、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缺乏对企业文化内涵的全面理解和实质性掌握,要付诸实施存在困难。目前,大多数乡村企业文化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只注重外在的形象、企业制度、企业内部活动开展及企业宣传等,而忽视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企业文化未能真正融入企业战略管理中,导致企业目标理念与企业文化建设不一致,企业员工工作目标与企业文化导向不能有机结合,工作对员工的吸引力、热情度和创新性不强。

三、乡村企业人本管理对策

人本管理体系要求乡村企业从组织、员工及利益出发,建立一系列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通过提高认识、激励、培训的手段,调动员工积极性、挖掘员工潜能,从而促进乡村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一)提高乡村企业管理者的人本管理认识

乡村企业能否在乡村振兴的机遇中不断壮大和发展,关键在于企业的管理理念、手段、方法和技巧,重中之重是管理理念的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目前乡村企业的必要选择。乡村企业人本管理理念应得到企业管理者的共同认同,培植人本思想必须由管理者抓起。作为乡村企业价值观的发动机与传播者,高层管理人员必须意识到人本管理的重要性,其认知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乡村企业持续发展的理念。

一是增强管理者的自身学习能力。管理者自身学习能力提高对乡村企业发展以及管理效率有直接的影响,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管理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管理者自身的学习已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企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只有通过对管理思想、管理方式方法和管理手段的不断学习,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增长新的本领,才能保持企业的活力与竞争力,进而提高公司业绩。通过学习,让管理者真正认识到人本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乡村企业管理走向科学化、精细化的必然方式,是有效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合理利用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途径,更是企业实现现代管理唯一正确的选择。

二是树立管理变革的精神理念。乡村企业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当企业难以应对多变的经营环境时,内部诸多问题产生,企业发展延缓,企业管理者必须做出组织变革、创新策略,对内部组织结构、经营方式和企业文化等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善,主动迎接新环境带来的挑战,敢于放弃陈旧过时的管理模式,适应企业顺利转型发展需要,这时的学习需要掌握变革技能、克服障碍,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创新,乡村企业可以获得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力,产生自己独特的、有价值的、难以替代和模仿的竞争力。

三是加强管理层与基层员工的沟通交流。由于每个人掌握信息的不均衡使得各级人员之间需要进行沟通交流,管理者通过与员工的沟通交流了解员工的生活工作状况,得到最真实的反馈意见,制定更好的人本管理制度,向员工传递公司的价值观,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各项政策的实施更加顺利,从而大大增加企业的竞争力。通过沟通交流可以释放员工个人想法,感受企业的尊重,增强责任意识、自信心和企业满意度。

(二)构建乡村企业人本管理组织体系

人本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是新时代企业的最重要内容,组织体系建设是保持企业活力的载体。企业环境、产业链、生产链、技术等运营环节变化,要求乡村企业组织管理体系随之而作相应的调整。

一是完善内部组织结构。传统乡村产业与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相融合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乡村企业组织结构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也是不断完善和不断创新乡村企业治理结构的新要求。目前我国很多乡村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建设跟不上时代经济发展要求,不断完善和创新内部治理结构势在必行。乡村企业应建立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并以企业经营管理和创新能力为依据选聘适合于本企业的经理人员,同时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经理层在董事会的监督管理下开展企业管理活动,董事会对企业战略发展和转型升级进行方向把控,建立健全相对合适的人本激励约束机制,通过考评经理层的专业知识、管理才能以及社会影响确定报酬。

二是健全内部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通畅的内部运行机制,不断引导和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实现企业目标。由于受到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乡村企业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运行动力不足,对此应不断完善企业责任人机制、用人机制、决策机制,建立新型激励和分配机制等内部运行机制;不断完善企业运行程序和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计划决策、协调控制和信息披露机制;建立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留人和人才结构机制。通过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形成有效调动企业人员积极性开发企业所需的创新资源;提高协调管理技能,实施创新运行机制,实现企业顺畅沟通,形成有力的激励效果、有效的合作团队、人尽其才的企业氛围,促进企业高质量、高效率运行发展。

三是明确乡村企业内部岗位职责。乡村企业面对产业环境和经营范围变化,应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内部岗位职责,明确企业员工的岗位职责、责任担当,提高乡村企业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通过明确企业岗位职责更好地发现和使用人才。只有企业做到内部岗位根据工作需要和业务性质明确岗位职责、规定工作标准和奖惩范围,才能促使员工按照标准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务,按照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不断完善自我,积极主动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三)构建人才培育使用体系

面对复杂变化的经济环境,企业之间竞争的实质已转变成以科技、知识为主导的人才竞争。在现代乡村企业和乡村经济发展中,人才已经成为创新和发展的核心资源和最为宝贵的战略资源,能为乡村企业带来巨大效益,是乡村企业的骨干力量和命脉,引领企业发展的方向和高度。乡村企业助力乡村振兴,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人才素质提升和以人为中心是关键。建立和完善识人、选人、育人、用人的人本管理机制,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和完备的人才梯队,打造规模化技能型、创新型和知识型人才队伍,把人才的潜能和效用充分发挥,才能促进乡村企业振兴。

第一,重视人才的合理利用。乡村企业的技术、经营和管理人才,绝大部分来自农村的种(养)植能手、致富能人、返乡农工和有初中文化程度以上农民构成,他们是现代乡村企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乡村企业使用人才应做到用人之长,把有能力、有想法、具有带头作用、干事创业信心强、懂管理又是致富能手类型的人才放到具有挑战性的管理岗位上;回乡人才或优秀的返乡农民工,具有一定想法、懂经济、应变能力较强、资源丰富以及社会关系和信息渠道较广的人员,应放到销售岗位上;把技术好、操作能力强,但文化程度不高的种(养)植能手、农民技术人员和返乡农民工放到种(养)植前沿或技术生产的一线岗位上;把具有创新能力、农村特殊技艺工匠、特色产品制作人、特色文化能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农村“特殊人才”、创新型人才,引入企业放到研发或具有创新前景的岗位,提供发展平台和发展空间。同时,岗位分配上建立以人为本的用人机制,将各类人才的兴趣和爱好与岗位需求结合,既考虑岗位业务需求,又能将个人爱好、兴趣与工作岗位的创新相结合。

第二,完备人才培育机制。目前很多乡村企业人才总量不足,尤其是技术人才缺乏,各方面能力不足很难担当企业的发展,现代化设备应用越来越广,生产设备更新换代难以适应,出现故障难以解决,先进设备操作水平不足,人才素质较低,学历文化不足,职业能力难以胜任岗位要求,从而制约了企业的持续、健康和长远发展。乡村企业振兴应建立以完备的人才培育机制和开展有计划的人才培训体制,主要采用老带新、岗前培训、实践训练等培训方式,加强对新引进的各类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思想、业务技术指导,使其迅速适应工作需要;采用多岗位锻炼,使员工技能在不同岗位得到锻炼,快速成长成复合型人才;根据乡村企业发展需要,选派优秀的管理员工,采用“送出去”方式输送到高校、科研单位或大企业进行深造,培养适合现实发展的“造血式”人才;选派有一定文化水平、从业稳定、年轻能干、经验不足的技术人员,通过“经验互学”等形式到知名企业开展参观访问或加强技术合作,培养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同时,乡村企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才定向培育、使用和人才评价制度,减少人才流失。

第三,重视企业人才库的建立。乡村企业人才库是挖掘乡村人才、培育“乡土专家”、推动乡村企业振兴的人才保障。乡村企业应该重视人才库的建立,形成“人才资源共享”。采用实地检验人才能力或技术水平方式,从35岁以下的返乡大中专院校和高中毕业生、返乡致力于服务家乡的能人、返乡创业技术人员、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务工返乡农民工等群体中挖掘人才,把有利于乡村企业、乡村产业发展的人才选出来,建立“乡村企业振兴人才库”,不断加强人才库人员的专业知识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人才库质量,发挥人才库的联动作用和“人才群”优势。同时,乡村企业要加强城乡一体化人才的“输入式”优惠政策,解决引进难、留不住高精尖人才的问题,加强人才信息化建设,引入乡村企业振兴的高精尖人才“智囊团”也是非常关键的。

(四)构建人本管理的激励机制

健全企业薪酬体系。乡村企业建立之初,多为私营或集体所有制企业,企业的家族化、家长化和个人权威较为严重,工资、薪酬制度不完善、标准不科学、透明度不高、差距大等严重影响企业发展。随着乡村企业所有制调整、结构日益完善和乡村振兴不断推进,乡村企业发展和振兴需要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调动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和健全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薪酬体系,逐步实现企业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一方面,必须从企业本身发展实际出发,制定完备的薪酬体系。按照按劳分配原则和员工贡献,合理设定岗位、定职定岗、分级设定岗位基本薪酬、奖金、津贴的类别构成和比重,对薪酬体系进行动态管理和实时调整,体现薪酬的公平性和吸引力。另一方面,加强薪酬发放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建立调整对企业做出贡献、实现创新工作的员工薪酬机制,清晰、明确薪酬体系调整依据,发挥薪酬体系的导向功能和凝聚力。

完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加快乡村企业的转型发展的步伐,进一步提质增效,必须以绩效考核体系作为支点,建立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的绩效考核体系。由于乡村企业大部分从事与农业产业、农产品加工和农村需求有关的生产和销售,受农业农村自然、人文影响因素较多,建立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除应考虑考核的量化标准、比重和考核时间、考核工具等外,还要考虑乡村企业的农业农村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因素,做到考核的公平合理,发挥绩效考核最大限度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绩效的作用。

建立长远激励机制。近年随着产权结构改革和农村新兴服务业的兴起,乡村企业按照“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产权和治理结构已改变成以私有和混合所有制为主要组成形式。要写实现乡村企业的壮大和发展,必须转变管理观念,建立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管理思想。在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将战略思想融入其中,注重员工的长远激励效果,立足于当下发展,制定综合性激励制度,将个人收入与工作业绩相关是最基本的激励,对于工作年限长、稳定性好、有能力、想干事、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员工,可以采用股权、期权和递延支付的激励方式,采取有目的、系统、长远的激励措施,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发展融为一体,将员工置身于企业发展的战略中,更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五)加强人本文化体系建设

乡村人本文化承载着乡村企业振兴的任务和价值追求,乡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独有的地域文化、传统文化和农耕文化,能够很好被企业员工认同,文化所具有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和品牌功能,对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显著作用。乡村企业要围绕企业哲学和企业精神,建立能激发员工积极性、创造性和归属感的特色企业文化。

核心价值培育是关键。企业文化的灵魂是企业核心价值,随着我国乡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乡村振兴的不断深入,乡村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核心价值的不可复制性使得它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乡村企业应该为建设良好的文化环境,不断改进和完善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以有效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乡村企业要树立以质量求发展、以满足顾客为宗旨、建设使员工感到幸福的工作环境的核心价值观念。要让积极向上的经营理念成为企业和员工共同的追求,推动企业正能量的蓬勃发展。企业要保证员工在工作时具有激情和斗志,保证每一位在岗员工都“有为有位”。

团队精神培养是重点。乡村企业员工大部分来自当地农村,热爱农村,对本土生活、人文历史、风土人情比较了解,人际交往障碍少,形成团队合力干事更有优势,企业要提供平台强化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的引导和重视,加强团队的整体业绩和集体成果,注重“技术团队”“管理团队”“专家团队”等的建立、目标打造和责任共担的精神培养,形成合力带来企业增值效应。

猜你喜欢
人才管理企业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企业
人才云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