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国际化医学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2021-11-23 11:17湖南省儿童医院刘诗莹王莉丁向
办公室业务 2021年15期
关键词:培养对象国际化医学

文/湖南省儿童医院 刘诗莹 王莉 丁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近年来广泛参与了全球双边、多边、区域性的卫生合作。开展国际卫生交流与合作,对高层次、复合型的国际化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要。尤其是近年来一系列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出现,显示出中国的影响力,但全球卫生治理的参与能力有待提高。国家迫切需要一支了解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精通英语、熟谙专业医学知识的国际化、高素质人才队伍,积极参与全球卫生合作与交流,分享传播中国的卫生治理经验。

另外,作为中国医疗服务体系主体的公立医院,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成功学习了许多国际领先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提升了学科建设水平。医院的发展要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与驱动。大力培养国际化医学人才,将提高医院综合竞争水平,推动医院可持续、长远发展。

一、国际化医学人才内涵

培养国际化医学人才,首先应正确理解何为“国际化医学人才”。通常认为,会说英语、医学专业能力过硬便能称得上国际化的医学人才。然而现实情况是,高等医学院校将医学英语纳入教学课程已有几十年,能在医疗场景中流利使用英语、撰写英文科研文章的人却寥寥无几,更罔谈有多少人能代表国家或医院参与国际卫生交流与合作了。相较于传统的单一型专业人才,国际化医学人才应具备复合、多元化的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这为国际化人才需具备的基本要素进行了清晰界定。在此基础上,“国际化医学人才”的内涵可归纳为:熟悉国情、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外语,具备优秀医学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国际化医学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卫生合作的进程中,相关政府机关、医学院校、医疗机构已意识到储备国际化医学人才的重要性。但由于起步较晚,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人才培养理念相对滞后。目前,医学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医学院校内。国内一些高等医学院校受制于传统的教育理念,更多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将人才培养定位在目标性较强的“专才教育”上。而公立医院对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也主要以应对临床工作、科研和教学任务为主,尚未制定明确、系统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规划和发展目标。

(二)人才培养方式单一。现阶段,对于国际化医学人才的培养,大多止于外语能力的提升,忽视了对人文社科知识与实践创新等复合能力的培育。这导致医务工作者不够了解国家政策方针,对国际事务的洞察能力、思辨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同时能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发挥作用的、有话语权的国际化人才并不多。

(三)人才培养资源不足。高校普遍缺乏国际交流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大部分教师教学墨守成规,缺乏国际化眼光,无法充分激发和培养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一些公立医院的国际合作交流较少,未与国外一流的医疗机构建立起深度、长期的交流合作平台,合作形式较为零散、单一,主要表现为派遣医护人员短期赴外培训,目的在于学习某项专业技术、管理理念;或邀请国外专家来华,做单次学术讲座、临床指导。此类合作都存在层次偏低,持续性不长等局限性,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医务工作的国际化素养和专业水平。由此可见,大力发展国际化医学人才势在必行。

三、多维度、全方面的国际化医学人才培养实践

湖南省儿童医院是国内开展卫生国际交流较早的单位。医院围绕打造“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总体部署,以“建设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医院”为发展愿景,目前已与世界多个国家的医疗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承担着商务部儿科医疗援外培训的工作。为储备各学科优秀国际化人才,进一步促进儿童健康领域国际合作,医院从国际化医学人才需具备的基本素养入手,结合医院国际化发展需要,进行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实践。

(一)构建完善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1.从宏观高度建立符合医院发展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以湖南省儿童医院为例。从管理层面上,医院成立了国际咨询委员会和国际化人才培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专门的外事部门统筹管理。国内外专家担任咨询顾问,院领导担任小组的主任及副主任,相关学科带头人作为小组成员,全面负责医院国际化医学人才的选拔、培养和评价工作。2.从运行机制上,探索建立完善的培养流程与目标。国际化医学人才项目面向全院公开选拔,进行资格审查、现场答辩、专家评审后确立最终人选。培养人员根据职称划分为第一、二、三个层次,以三年为培养周期,建立人才培养档案。培养对象根据科室学科发展和个人培养方向制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而医院则统一规划和实施培养路径,确立年度性的考核指标。3.从资金保障上,提供专项经费资助支持个人能力发展。培养基金主要用于培养对象的研修培训、新技术引进、国际技术科研合作项目等。项目启动后,培养对象可申请不超过基金总额50%的资金作为启动经费。第一年考核合格后,可申请80%以内的经费,第二年考核合格后,可批准申请剩余全部经费。年度考核不合格者暂停剩余项目资金提取,半年内若仍不达标者,自动终止培养协议。

(二)提供全面的人才培养措施。1.英语能力提升。英语是国际化医学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为加强培养对象的综合英语能力,医院前期开展需求调研与能力测试,分析英语水平现状,提高英语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通过优选培训教材和师资,定期安排医学英语、英文论文写作、翻译能力、外事能力等培训。同时要求培养对象牵头组织多学科双语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强化英语思维和医学英语实际应用能力。2.中长期海外研修。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借助医院现有的国际合作平台,与海外医疗机构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为培养对象提供精准的研修培训机会。通过海外研修,帮助拓宽培养人员的国际学术视野,引进国际领先的技术方法和理念模式。归国后,组织研修人员汇报学习成果、推广应用新技术新理念,为医院和科室的管理、临床及科研的发展提供借鉴。3.国际教学能力培养。依托医院现有的卫生援外人力资源开发项目,重点以培养对象为主,打造全英文教学的国际师资团队。开展跨文化交流培训,培养全球视野,提升英语教学实践能力,实现教学相长。同时,设计国际医学系列精品课程,由培养对象担任教师,从而形成模块式、标准化课程讲师团。4.海外专家专业指导。培养对象可根据自身和学科发展需求,通过医院的引才引智项目,邀请海外知名专家到院开展团队培训、学术讲座、手术指导、病例会诊等,实现国外专家精准带教,强化培养对象的医学专业技能和学术交流能力。5.国际交流合作支持。医院支持并指导培养对象积极申报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引才引智项目等,推动与国外医疗机构和专家的项目合作,并产出科研学术成果。同等条件下,医院在项目的立项和经费上优先支持。同时,鼓励培养对象参加国际学术大会、投递文摘、壁报交流或口头汇报等,展示宣传医院的最新医疗进展和科研成果。

四、建立科学动态的人才考评体系

人才评价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国内公立医院针对国际化医学人才培养的起步较晚,尚未发现适用于目前培养机制的考核评价体系。若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和方法,则无法充分反映国际化医学人才的发展特点。

对于国际化医学人才的培养考核,应结合人才培养的路径和目标,制定多元化、科学化的评价体系和模式。培养对象实行周期聘用制,培养周期为三年,所有周期考核项目均为三年培养时间内获得。每位培养对象在项目启动时,即建立医院国际化人才档案,实施动态评估与定期考核制度。人员所在科室每半年对培养对象的政治思想、工作情况、项目实施及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考核结果报医院国际咨询委员会备案,同时记入本人考核档案,直至资助周期结束。

国际咨询委员会则采用个人述职自评、科室评价、专家评价等方式对入选人员组织半年督导、年度考核、周期评价,考核评定分为优秀、合格与不合格。年度考核或周期评估未达到目标要求的,随时取消培养资格。三年培养周期评估达到要求,考核合格者,颁发国际化医学人才合格证书。

五、结语

人才队伍建设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构成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医学领域的国际交流不断拓展、深化。公立医院应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组建国际化、高水平的人才梯队,在提高医院综合实力的同时,响应中国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对人才的新挑战、新要求。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为我国的医学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猜你喜欢
培养对象国际化医学
聚焦港口国际化
2021年家庭医学(下)总目录(1~11期)
《安徽医学》稿约
欢迎使用《安徽医学》在线投稿
成己为人,成人达己
头雁领飞众雁随
——抚顺市大力实施新时代“三向培养”工程
成己为人,成人达己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活动预告
演艺之花竞相开放再现国际化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