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2021-11-23 09:21:51蒋利国
商品与质量 2021年38期
关键词:装配式构件建筑施工

蒋利国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东阳 3221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设项目的规模逐步扩大。同时,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严重的污染问题。装配式建筑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并对我们建筑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1]。

1 装配式建筑的内涵

装配式建筑的出现,将传统大规模现场作业方式转变成工厂生产+现场作业的方式。相关人员向工厂提交精准的构件、半成品或成品信息,以工厂作业形式开展构件生产,检查合格后,运送到指定区域实施安装、浇筑等作业,形成稳固的建筑结构,达成建设目标。装配式建筑中,楼板、墙板、阳台等构配件均是由工厂直接生产的,节省更多作业时间,降低人力、成本损耗。目前,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可分为三种形式。混凝土结构形式、钢结构形式、木结构形式。由于整个生产作业流程多采用工厂化流程,信息技术的应用频率较高,因此被作为最具现代化特征的建筑形式。

2 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在建设项目管理方面,通过使用装配式的施工技术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2.1 提高施工质量

装配式建筑物采用工厂生产模式处理零件和产品质量问题。用组装操作代替手工砌体操作是减少设计错误和人为错误并确保项目质量的有效方法。引入该建筑技术可以提高建筑产品的精度,解决传统生产方式和后续维护中常见存在的人为误差以及操作带来的质量问题,并全面提高建筑质量。

2.2 创新管理模式

装配式建筑模型的实施将加强设计、生产装配等的标准化,优化构配件生产、运输安装等环节,以科学和技术手段来促进工作质量的改善,创新结构管理模型并升级产品,提升行业水平。

2.3 提高生产效率

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可减少抹灰等湿作业,并且交叉作业更为整齐,可提高生产效率,可将施工时间进行合理地控制并缩短,并节约劳动力等,提升管理工作效率[2]。

3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势

3.1 可以科学合理地改善建筑格局

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建筑项目中的广泛应用,不仅可以解决原有建筑与具体应用之间不一致的问题,而且可以更好地扩大建筑使用空间,也可以用于组合墙的施工。同时,实现了建筑空间和结构的灵活利用,满足了对建筑空间科学合理设计的要求[3]。

3.2 可以提高建设资源的利用效率

研究表明,装配式建筑物不仅节能环保,而且可以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减少集成和组装过程,减少了建筑材料的使用,同时减少了固体建筑垃圾的数量,以实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目标。例如,在墙壁和地板等建筑结构中使用新型保温材料,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提高建筑资源的利用效率。另外,装配式建筑主要以钢制材料为主,通过对材料的重复利用加强资源的使用效率。

3.3 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和效率

一般所使用的装配式构件不重并且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通常,装配式构件的重量较小,小于原始建筑结构重量的—半。—项这样的建设项目不仅降低了原有的基本标准和要求,而且减少了建筑设计和施工时间,有效地降低了项目难度。另外,装配式构件可以与现场的其他建筑项目同时组装,并且装配式构件也可以与其他项目同时完成[4]。

3.4 使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注意事项

3.4.1 检查设计质量

如果从实际的土木工程管理的角度来看,如果想更好地展示预先设计的土木工程的功能和优点,那么质量控制和结构设计的操作似乎同样重要。在组件制造时,员工需要依据实际情况明确设计标准和设计图纸,确保组件设计计划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严格管控设计草图的监管质量,明确最终的设计质量标准,以保障最终的建筑技术质量。在此基础上要确保设计师做好连接结构的设计控制标准,以此实现最终的施工管理目标[5]。

3.4.2 注意BIM技术的使用

建筑物管理中的整体信息和情报水平已迅速提高。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管理效率和质量稳步提高,取得的成果更加显著。实际工作还表明,在BIM技术应用中,整体工程施工效果愈加好,且证明了实质性价值。BIM技术应用中,首先要确保其具备较好的工程施工质量,这主要源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建筑精度等方面的应用。利用BIM技术做好碰撞以及模拟施工等操作,以表示管道分布并创建管道。良好的管道布置在运行中,这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其次则是要做好施工进度管理工作。施工进度的管理是最主要的环节,也是重点环节。故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应用中,需要重视BIM技术的施工进度管控,详细记录—些对应的影响性因素,重视项目工程施工目标。除此之外,可以利用BIM技术进行模型的建立,从而加强对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以及各项资源的合理利用[6]。

4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构件施工

4.1 性能指标

为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需要对建筑构件予以科学把控,确保各项参数指标符合规定标准要求,减少施工中危险的产生。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性能指标要求如下。

构件应符合弹性工作要求,减少在施工和后期使用中,因连接位置断裂引起危险问题。部分结构构件需要对其宽度加以明确,过宽则直接视为不及格;构件要具备抗渗、防震等性能,以保证建筑在日后使用中,不会因渗漏或地震灾害的影响而出现裂缝、变形,维护装配式建筑安全性;构件还需具备修复能力,可修复局部的损伤。针对结构连接部分,如果受到连续性破坏,例如火灾等自然灾害,构件还应具备抗连续性破坏倒塌能力。

4.2 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作业开展前,需要对浇筑模板、钢筋成品质量展开细致检查和验收,使其符合设计要求,浇筑模板要做到密封性,避免浇筑中渗漏问题的产生。模板质量检查完成且合格后,应在表面涂抹隔离剂,便于后期拆卸。检查完成后按照步骤开展浇筑作业。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注意均匀性,在实际浇筑期间严格观测构件。如发生形变,立即采取补强处理。完成浇筑后要针对构件表面实施平整工作,在平整过程中,利用蒸汽养护[7]。

4.3 存管

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制作完成后,应对构件进行科学存储和管理,降低外界不良因素或人为因素对构件性能产生影响。工作人员要先根据构件规格及特征选择储存方式,存放地点应当做好防潮防腐处理,以免构件氧化腐蚀。构件储存地面必须保持平整,不允许出现坑洼[8]。

4.4 运输

装配式建筑构件需要利用专业运输设备运送到施工现场备用。在运输设备选择上,应根据构件尺寸、数量等做到科学选择,并做好相应保护措施,避免构件在运输途中碰撞破损。此外,对运输线路加以科学规划和选择,避免运输中意外的发生,缩短运输途中的时间,以免阻碍后期工作的开展。在构件到达指定区域后,安排专人开展构件卸载工作,卸载过程中做到轻拿轻放,以免构件破损。

5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

5.1 剪力墙施工

在预制剪力墙结构施工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有:维持构件连接的紧密性。为改进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质量,优化抗震性能,在预制剪力墙结构施工中,应对墙体结构连接构件的质量展开检查,确定构件的连接,并利用螺栓密切连接效果,增强结构稳固性。同时需对构件间连接精准度加以检测;在安装施工中,下层板应预留插筋,并连接到预留板螺栓孔位置。在预制构件安装环节,先要将水泥浆液灌入螺栓孔中,之后再采用螺栓完成固定链接,这样才能将剪力墙与其他构件有效连接起来,使其形成有效整体;中心位置需科学设置剪力墙连接螺栓,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9]。

5.2 叠合板安装施工

首先,在预制叠合板施工中,叠合板与作业层间距要保持在30cm左右,严格按照设计流程顺序逐步开展安装作业。安装过程中,对叠合板的安装方向加以调整,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偏差。在预制吊板安装施工过程中,为避免对叠合板造成损坏或者材料浪费,应对叠合板加强保护,注重安装的质量[10]。

其次,预制吊板安装时,需结合现场情况及结构特征,科学选择安装方式,提高吊板安装紧密度。通常情况下会选用模数化吊装。

再次,叠合板安装时,底部位置要设置可拆卸的支架结构,维持安装过程可靠性。

最后,双层叠合板安装中需设置双层支架,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开展安装作业。安装完成并检查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和养护,在混凝土结构强度达到规定的75%以上时,拆卸支撑架结构,维护整体的安全性。

5.3 窗结构施工

预制窗体结构作为预制装配式工程的主要结构,在安装中要对窗体连接的紧固性、紧密性实行详细监督和检查。一般情况下,以螺栓连接可改进窗体连接质量,且要求作业人员做好施工过程检查,及时调整窗体位置和方向,使螺栓准确插入预留的孔洞内,加强连接的紧密性。

6 装配式建筑施工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一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及现有资料编制和改进施工方案,确保工程建设目标的落实,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在管理过程中,要做好各环节作业的细致检查,以避免质量问题的产生。

二是在预制构件制备过程中,要对生产厂家及内部基础设施加以审核和考察,生产商资质和能力必须符合要求,维护构件生产质量。预制构件施工中需使用大量的混凝土材料,需要对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加以检测,且做好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监管工作,结合工程要求开展配比调整作业,以保证装配式结构的质量达标。

三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不仅成品种类繁多,构件安装紧密性要求也较高,这为现场施工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容易因为保护不到位、节点位置设置不合理等引起危险事故的发生。为此,在实际作业中,就应做好技术人员的科学配置,实现对现场科学管控,及时找出问题项并加以解决[11]。

四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紧密性较强,一环扣一环,要想促进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达成施工目标,就需要进行组织方案的优化和调整,做好装配式建筑浇筑与现浇筑间的区分,结合现场实况及构件性能要求,选用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避免施工中问题的产生。同时高度落实责任制、监管制度等内容,做到现场施工的监督和管控,推动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12]。

7 结语

装配式建筑将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为发挥装配式建筑优势,应做好施工材料、构件、流程工序、工艺技术、方式方法等多方面内容的优化和调整,加大监督管控力度,以此提升工程的建设水平,彰显出装配式建筑优势作用,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装配式构件建筑施工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智能城市(2018年7期)2018-07-10 08:30:00
建筑构件
国际木业(2016年8期)2017-01-15 13:55:22
建筑构件
国际木业(2016年12期)2016-12-21 03:13:28
建筑构件
国际木业(2016年3期)2016-12-01 05: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