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亚玲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高校内控制度主要是指围绕高校内部管理展开的综合管控制度,是高校管理的核心内容,关系到高校的稳健发展和综合竞争力,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也应认识到强化内控对于高校发展的重要性,进而通过科学有效的内控举措,降低高校的财务风险,推动高校的稳定发展。
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是高校内控中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内控意识低下。很多高校虽然采取了相关的内控举措,但因大家对内控的重视度不高,所以导致内容机制的有效性并不明显,严重阻碍着高校的发展。例如很多高校在财务管理机制中都设立了内控环节,但是在实践工作中却缺乏对内控的具体监督和审核,从而导致内控作用不明显;
第二,各专业院校之间不能形成统筹协调的内控联合机制。内控需要各专业院校的全力配合,但很多高校的各专业却存在各自为战的情况,例如对高校统一性的管理制度不能有效进行传达和沟通,导致各专业院校之间存在信息壁垒,严重影响着内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三,不能将内控的结果有效运用于学校发展规划和教育创新。很多高校都忽视了内控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而将内控与学校发展规划相脱节,导致高校的内控工作效率低,全员参与内控的积极性较差。
风险管理系统不健全主要是指高校对内控风险的不重视,从而导致内控风险预警机制和防范举措的不完善,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内控风险与学校发展相背离,难以满足学校发展所需。内控风险与学校发展和教育规划息息相关,部分学校却缺乏对风险防范的科学认知,从而在学校教育规划中没有将风险防范纳入到内控管理的范畴;
第二,内控风险评估机制不完善。内控管理实践中我们要结合学校的实际管理情况和发展规划、战略目标等对风险进行全面评估,进而实现对风险的科学防范,但很多高校因缺乏对学校经济活动的分析和掌握,所以在风险评估中不能明确内控管理的基本原则和重点,从而导致风险评估的指标不够全面细化、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设不能满足学校的内控管理需求、无法针对性建设风险防范预警体系等。
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是影响高校内控风险防范实效性的主要原因,具体体现如下:
第一,预算管理及编制存在不足。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关系到高校的整体运营和发展,主要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预算决算等环节,是贯穿高校财务管理整体过程的重要部分,而很多高校在财务管理实践中受传统预算管理理念的影响,总是存在预算管理“缺斤少两”的现象,即不能真正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激增财务风险。
第二,预算执行力不够。很多高校都面临着预算执行力不够的难题,即高校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预算管理举措,但因各种原因,总是在实践管理中不能够按照预算管理的既定目标进行发展,从而致使财务预算管理机制流于形式化[1]。
第三,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相分离。预算管理作为内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各院校的业绩考核相关联,从而提高大家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知,但很多高校显然没有做到。
受上述各种原因影响,高校的内部审计职能也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高校内控监督及评价机制不完善。缺乏对内控的监督与评价会导致内控体系的“停滞不前”,难以满足高校发展所需。
第二,内控审计组织有待完善。很多高校都是让财务的相关人员兼任内控审计岗位,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对此我们应提高对内部审计职能的重要性认知,积极优化内部审计组织架构[2]。
完善内部控制环境,我们可从以下几点进行:
第一,增强高校内控重要性的宣传。我们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媒体广告等形式在各专业院校中进行宣传,提高大家对内控重要性的了解和认知,从而引导大家在日常校园生活中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到内控的管理中;
第二,高校管理者应发挥自身带头示范作用,带领大家积极投入到内控的管理队伍中。高校管理者应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转变管理观念,积极带领大家投入到校园的内控管理实践中,并通过完善内控机制等举措,推进高校的内控工作有序开展;
第三,实行全员内控。各院校专业的师生应积极响应学校的管理政策号召,做好内控管理工作,并与学校内控管理小组、财务部门保持高效的互动和沟通,就内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总结,以建设良好的内控环境,降低学校的内控风险[3]。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我们可从以下几点进行:
第一,开展培训。我们可以对财务人员及各专业院校教师、管理人员等分别展开内控知识的相关培训,从内控技能和管理意识等层面进行切入,提高大家的内控风险防范意识,并提高相关人员的风险防范技能;
第二,科学运用内控管理结果。我们应对内控管理中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将其与高校的规划发展和教育革新等进行关联,以发挥内控管理的职能作用,降低风险;
第三,加强宣导教育。通过座谈会及教育的形式提高学校全员的风险意识,例如我们可以将风险防范和学校的安全教育等进行融合,充分应用学校各方面资源进行宣传,从而提高大家的风险意识[4]。
强化预算管理水平,我们可从以下几点进行:
第一,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等的管理。我们应结合高校财务管理和发展需求,在预算管理中强化预算编制,科学进行预算编制,同时动员各专业院校参与预算执行和预算管理,一方面保证预算管理的全面、科学可靠,另一方面保证预算的执行力,以实现预算管理服务高校发展决策;
第二,将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相关联。为了进一步落实预算管理制度,我们应将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进行关联,保证预算管理贯穿于高校的整体管理过程中,并加强对预算管理考核的跟踪和监测,从而提高内控管理水平[5]。
提高内部审计监督力度,我们可从以下几点进行:
第一,优化内部审计组织架构,成立内部审计监督小组。我们应联合各部门成立内部审计监督小组,选聘各专业院校教师和财务人员、高校管理人员等共同成立内控监督小组,以对整体内控制度和执行力度等进行监督;
第二,与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合作,开展内审风险防范。我们可以与社会性的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合作,以保证审计监督的科学性、全面性,从而降低风险,提高审计监督的实效性[6]。
高校财务风险与内控机制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在内控管理实践中也要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具体应注意以下几项:
第一,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意识和水平。我们应结合高校发展所需,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技能培训,以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满足高校发展和管理所需。
第二,充分发挥财务职能作用。我们应提高财务指导在高校发展规划、运营决策等环节中的话语权,例如我们要从财务的角度建立中长期的财务管理规划,并对高校运营发展中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估和防范,以提高财务内控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财务职能作用。
第三,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我们应结合管理实际不断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例如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财务的监督体系、在高校的对内外投资活动、经济活动、资金管控、成本管控等环节进行切入,不断提高高校的财务内控机制。
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高校管理也需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结合高校规划和教育创新进行提高,以满足高校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发展之需。结合现阶段的高校内控机制来看,其中仍存在一定不足,例如内控环境不佳、风险防范意识不高、预算及内审管理不足等,对此我们应从不足之处进行切入,全面加强对高校内控风险的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