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书 赤胆柔情

2021-11-23 06:22江苏王丽华
初中生写作 2021年10期
关键词:赵一曼朱德家书

◎江苏 王丽华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无数革命烈士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矢志不渝,舍生取义,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人间奇迹,树立了一座座不朽的历史丰碑。烈士们留给了我们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其中就包括他们写给亲人的家书。这些“红色家书”是共产党人的信仰袒露、殷切叮咛、高亢表白,柔情和赤胆迸发于笔端,书写了人性与党性相合共生的感人篇章,展示了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纵然家书的纸张已被岁月浸染得枯黄,但它所呈现的伟大民族精神永远不朽。

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

田 心

父母大人:

凤翠母女此次来汉,未能见上一面,心中定会十分难受。她娘家父母双亡,我又在千里之外,望大人把她当作亲生女儿对待,见她如见儿一样。儿何尝不思念着骨肉的团聚,儿何尝不眷恋着家庭的亲密,但烈士殷红的血迹燃起了儿的满腔怒火,乱葬岗上孤儿寡母的哭声斩断了儿的万缕归思。为了让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让白发苍苍的老人皆可享乐天年,儿已以身许国,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

王尔琢

1927年5月

王尔琢,湖南石门人,黄埔军校一期生。1926 年参加北伐战争,时任团长,蒋介石派人游说他:只要加入国民党,就擢升军长。他拒绝了,参加南昌起义,上了井冈山,屡立奇功。

这是南昌起义前,王尔琢给湖南老家的父母写去的一封家书,信中提到的凤翠,是他的妻子郑凤翠。两人1923年结婚,然而在一起仅仅生活了三个多月,王尔琢就为了追求革命理想而离家别妻。1927年5月,王尔琢随北伐军到达武汉,原本要写信约妻女到武汉团聚,却因为革命形势的变化而错过了团圆。心怀歉疚的王尔琢,给父母写去了这封家书。

南昌起义后,王尔琢跟随起义部队南下。这支部队由多个队伍汇集而成,转战途中,既有追兵,又时有土匪袭击;官兵饥寒交迫,疾病流行;部队思想出现混乱,不少官兵相继离队。为了保住这支部队,行军时,王尔琢或搀扶伤病员,或帮助战士们背背包、扛枪,边走边给战士讲革命道理,有时还唱唱家乡小调,鼓舞士气。宿营时,他又主动找一些干部、战士谈话。然而到达江西安远天心圩时,部队从两千五百余人减少到八百余人,团级以上干部只剩下朱德、陈毅、王尔琢三人,面临溃散的危险。为挽救队伍继续革命,在天心圩,朱德、陈毅、王尔琢等人召开排长以上军官会议,进行了天心圩整顿,王尔琢在大会上蓄发明志:“革命不成功,坚决不剃头、不刮胡子!”

坚定的信念,凝聚了队伍。火种保留了下来,再也没有熄灭;誓言已然发出,再也没有动摇。

1928 年4 月,朱德与毛泽东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后,王尔琢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参谋长兼第28 团团长,协助毛泽东、朱德取得五斗江、草市坳等战斗的胜利,为保卫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大贡献。

有斗争就意味着会有牺牲。1928年8月,在攻打郴州失利后,王尔琢率部重返井冈山。在江西省崇义县思顺圩,担任前卫的二营营长袁崇全突然叛变,并且带走了两个连。当时多数人主张追歼叛军,而王尔琢则主张去把他们“喊回来”,他认为大部分人是受到蒙蔽,“如果内部再打,损失更大”。大家一再劝说王尔琢,既然袁崇全已叛变,这一去,恐怕会有危险,但王尔琢坚决地表示:“我是他们的团长,还是我亲自去把他们接回来。”

王尔琢只带了一个警卫排去追,后来也真如他所说,两个连大部分的士兵都被劝了回来,为革命保存了力量。只是他自己却惨遭叛徒开枪射击,英勇牺牲,年仅25岁。

王尔琢牺牲后,红军在宁冈举行追悼会。毛泽东亲笔拟就、陈毅手书了一副挽联:

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

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始方休!

这副挽联,写出了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告慰革命先辈——矢志奋斗,得到胜利。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微评

“为了让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让白发苍苍的老人皆可享乐天年,儿已以身许国,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从王尔琢这铿锵有力的话语中,不难感受到他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置生死于度外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翻开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许多像王尔琢这样的烈士,在亲情、友情、爱情和革命事业、民族大义之间,毅然决然地做出了壮丽的人生选择,用生命谱写着璀璨夺目的人间大爱,弹奏着柔情与血性的交响乐,闪耀着属于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所特有的人性光辉。

生命最后的嘱咐

逸 鸣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1936年8月2日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21 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进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成为该校唯一一届女学员中的一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中央派到东北地区工作,更名为赵一曼。她先后在奉天(今沈阳)、哈尔滨领导工人斗争。1932 年春,她受党中央派遣,从此杳无音信,只留下与儿子宁儿的一张合影。不久后,在东北的抗日战场上,一位名叫赵一曼的女英雄,成为传奇般的人物。她带领群众罢工,建立游击队,多次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以“红枪白马女政委”声名远扬。

1935年冬天,赵一曼在掩护部队突围时受伤,不幸被捕。为了获得抗联和地下党的活动机密,日本宪兵对她进行了严刑拷问。据记载,刑讯前后进行过多次,采用的酷刑多达几十种,轮番折磨让她长时间疼痛难忍却不昏迷,妄想以此来迫使赵一曼开口,但得到的回答,却是她对日本侵略者罪行的控诉和誓死抗日的决心。

赵一曼在敌人的刑讯室里以钢铁般的意志,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一次次顽强挺住了日寇惨无人道的电刑折磨,表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民族战士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气概。她在《滨江述怀》中写道:“誓志为人不为家,跨江渡海走天涯。男儿若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1936 年8 月2 日,敌人把赵一曼押到珠河县,在公开处决前绑在一辆马车上游街示众。她一路唱着《红旗歌》,沿途许多群众感动得流泪。临刑前,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革命口号,在珠河小北门外从容就义,年仅31岁。

作为母亲的赵一曼给儿子宁儿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宋庆龄、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赵一曼题词。朱德的题词是“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哈尔滨市将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要街道命名为“一曼大街”。四川宜宾为她建立了纪念馆。中国人民将永远纪念这位可歌可泣的抗日女英雄。

(摘自“共产党员网”,有删改)

微评

由于没有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在赵一曼牺牲后,她的儿子并没有得到这封遗书。1950 年,赵一曼的故事被拍成电影,轰动全国。1957 年,工作人员进行烈士身份核查,宁儿才第一次知道了母亲的身份。在烈士纪念馆,他用笔抄下了母亲的遗书,抄完后,用钢笔在自己的手上刺了“赵一曼”三个字,直到他去世时,那三个字仍然留在他的手上。

捧读赵一曼的这封家书,我们不仅读到了她对儿子的无限牵挂,更读到了她为革命理想甘洒热血写春秋的无悔之心。赵一曼,人民已把你的名字深深刻进心中。

猜你喜欢
赵一曼朱德家书
不必要花的钱
赵一曼:用“红枪白马”书写抗日传奇
推荐书目《家书里的百年信仰》
致敬钢铁女战士:赵一曼鲜为人知的原名曝光
卖梦店
清晨忆家书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一封家书
重读“红色家书”
民族英雄赵一曼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