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发展模式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研究

2021-11-23 02:08:59刘颖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9期
关键词:辅导员思政人才

文/刘颖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不断涌现,这为高校人才就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要满足企业所需,应用现代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要重视自身工作,尤其是要提升就业指导能力,以就业指导为主线,深化学生管理、德育教育工作,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大批优秀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活动,高校辅导员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因此,在教育创新、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信息化、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走专业化、职业化道路,做好就业指导工作,以期在培养人才中发挥自身价值,引导和提高大学生在未来求职中的素养[1]。

一、辅导员职能培养的基本原则

辅导员职能培养中要坚持的基本原则有如下四条:第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升思政课课堂对于学生的吸引力;第二,开展全流程管理工作,将管理融入思政课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环节;第三,思政课程教学制度规范化;第四,激发学生对于思政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思政课堂中获取更多知识。

根据《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表述,辅导员职业能力划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工作年限、主要业务、核心技能、知识结构、职业能力等方面的规定。概括来说,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包括思想道德素质、通用职业能力和核心专业能力三个方面。

从学生工作角度出发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辅导员除了要提升个人修养、理论知识储备之外,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就业方向、就业地域、就业前景,对社会各个行业了解得更为透彻,这样才能更好地规划学生就业、未来发展[2]。

二、辅导员职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一)辅导员能力提升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辅导员角色地位不明,容易出现角色障碍,影响职业能力的提升。二是辅导员职业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如评优评先、职务晋升、进一步深造等方面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容易挫伤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三是辅导员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多数辅导员参加工作后,几乎没有再参加任何专项培训。

(二)确立培训内容

当前,就业工作的不断变化对高校辅导员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在多种外部糟粕文化的干扰下,辅导员无论是道德情操还是思想状态都有可能出现波动,提升了新时期辅导员职业培训的难度。笔者认为,辅导员的职业培训工作可通过完善培训方案来提升培训质量,以道德修养、思想品德为教学核心,引导辅导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向往届毕业生咨询现代企业的实际需求,帮助辅导员把握就业形势以及潜在的就业机会,做到指导学生就业时更有把握和针对性[3]。

(三)培训方法多元化

在高校辅导员对人才进行培训过程中,要明确就业理论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培训不只包含学习知识内容,还包括塑造学生价值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在求职方面的积极性,提升思政课堂质量。在培训过程中,需要总结已有的培训经验,找到培训学员对于就业理论知识的兴趣点并合理借鉴其他高校的教学经验,从而优化现有的就业培训方案,提高培训质量。

(四)壮大辅导员队伍

高校核定编制时要重点考虑辅导员的职业配置,按照1:350的师生比来设置高校中的思政辅导员岗位,规定辅导员不可执教其他学科。为弥补各大高校中就业理论辅导员的数量缺口,学校可根据就业相关理论培训人才,以此来壮大辅导员队伍,也可以将能够胜任就业理论的党政工作人员转岗成为专职培训教师,从而提升就业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4]。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有效策略

创新高校就业理论培训,需要从增强思想、理论性和实践能力入手,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上就业培训课程,提高学生对未来就业方向的理解,以此提升自身素质。

(一)塑造以人为本的就业培训思想

高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培训过程中,要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法,以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就业情况,确定实习的切入点。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要以学生为核心,通过找寻共同话题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从中发现学生就业思想观念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度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当前的困惑,给出合适的未来就业的意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除此之外,在就业理论培训过程中,教学思想要坚持以人为本,将传统的以辅导员为教学主体的培训方法转换为以学生为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续的就业培训奠定基础[5]。

(二)丰富就业人才培训的内容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学内容往往枯燥乏味,很难激发出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为解决该问题,在新时期的就业理论培训中,要丰富就业课堂中的培训内容,提升课堂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丰富培训内容。在培训中,可以引申到当前的社会热点,通过讲解就业发展理念来为学生解释一些热点问题,这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如今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加深学生对就业发展理念内容的理解。同时,当前就业发展处于网络时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各种热门职业,但学生在网络中有可能受到个别极端言论的误导,对塑造正确就业思想观念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可以从网络中的热点新闻入手,在就业指导课堂中正确解读部分问题,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三)建立有效的辅导员工作激励机制

良好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为此,一是要重视辅导员评优评先及改善辅导员待遇,如评选十佳辅导员与学生工作先进个人,设立辅导员绩效奖励津贴,将辅导员评优评先与职务晋升、外出进修挂钩,激发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二是在辅导员职务及职称晋升方面,要重视提高辅导员的科研水平。三是鼓励辅导员进一步深造,如推荐一定数量的辅导员攻读硕士或思想政治系列博士等,以提升辅导员专业素养及心理满意度。

辅导员对本专业的充分了解能增强日常指导工作的信心和底气。针对大一到大四学生年级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工作,指导他们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在学习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塑造良好的品格,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为毕业后步入职场做好充足的准备,提升社会生存能力。辅导员要抓住就业主线,将大学四年视为职业规划的四个步骤,围绕就业指导开展学生管理、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领学生朝着自己规划的职业蓝图不断努力,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注重创新能力和培养创新型人格是当今世界教育变革的趋势,培养优秀的就业创业人才已成为当下高校的重要任务。为此,高校应进一步更新就业培养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把握学生成长规律,从提升人才就业能力出发,努力优化人才培养策略,为培养高素质就业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辅导员思政人才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