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芬,朱继华
从现实角度讲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30年下降以及学生上了12年的体育课却很少有学生擅长一项运动技能,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不合理,解决体育课程衔接问题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有力手段。从理论角度讲,在体育课程改革非常活跃的时期,体育课程衔接不畅已然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绊脚石,引起广大体育同仁的重视,有关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问题及改善途径的研究已经成为体育课程改革中关键性的研究课题。为了找准病症,对症下药,本文主要通过查阅、分析、总结文献资料,围绕体育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方向。
文献检索是在万方和维普全文数据库中,以 “ 关键词 ” 为检索项,以 “ 体育课程 ” 、 “ 衔接 ” 为检索词,期刊范围是 “ 全部期刊 ” ,时间是从2001年至2020年,共检索出期刊数92篇,为了使研究样本更具可靠性,对已检索到的期刊进行人工筛选,共筛选出42篇有效论文。通过详细阅读、分析及整合被调查的42篇期刊,对这些问题在期刊中出现的频率进行了统计,并按重要程度总结出以下问题。
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失衡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因素相互影响造成的,有传统的、有现代的、有社会的、也有体育教育本身的。体育科目自身的多样性、复杂性造成了体育课程衔接问题的多元性[1]。
体育科目作为中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程,其自身的特点使它不能像语、数、外等学科具有明确的逻辑授课顺序。经查阅文献发现,体育科目逻辑性不强是影响体育课程衔接最重要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五方面:
2.1.1 课程目标缺乏连贯性
课程目标是开展一门课程的大前提、大方向。目前体育课程的总目标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进而围绕大目标再下分到各个阶段的具体目标,然而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出现了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现象。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 “ 体育、艺术2+1项目 ” 实验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实施 “ 体育、艺术2+1项目 ” ,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大部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并未掌握两项运动技能,这一阶段目标没有顺利完成导致高中阶段目标任务的滞后。
2.1.2 各阶段教学内容重复
中小学教学内容缺少连贯性和延续性,如中小学足球 “ 一传到底 ” ,中小学前滚翻 “ 一滚到底 ” 。这种在上一学段已经学过,下一阶段重复学习的 “ 从头再来 ” 现象,是体育课程缺乏逻辑性的最突出表现。这种 “ 从头再来 ” 的现象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不利于学生对运动兴趣激发、运动技能掌握以及体育素养形成[2]。
2.1.3 教材内容缺乏统一性
教材根据不同阶段人群的身心差异进行针对性的编排。一方面对于同一个运动的教材层出不穷,却缺乏规范性,诸如同一学段教材内容良莠不齐、专业术语不一致。另一方面各个学段之间的教材不能做到层层递进,没有体现出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特点,教材内容多为重复。教材在编选上失去了统一性、连贯性,教师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难免在教学过程中背离教材,使中小学教学内容出现断点。
2.1.4 运动项目间缺乏逻辑性
体育学科中运动项目繁多,每个运动项目有独特的训练体系和学习技巧,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也各不相同。尽管有的运动之间可以进行迁移,但大部分运动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弱,项目之间的逻辑性难以凸显。
2.1.5 中小学体育课程基础性质难以区分
高中和义务教育阶段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 “ 基础性 ” ,高中的 “ 基础性 ” 指出了 “ 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 ” 进一步来完成,对于高中和义务教育阶段各自的 “ 基础性 ” 特色并未做出区分,未形成清晰的富有逻辑性的基础主线[3]。
综合以上五点均说明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多存在并列关系而非传递性的逻辑关系。
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期,地区间贫富差距拉大,落后偏远地区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或不到位,导致很多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场地及器材设备没有达到开展体育课程的标准。
2.2.1 师资力量薄弱
体育课程改革首在师资,教师是体育课的主导者、执行者,体育老师的专业素养和数量与体育课程衔接息息相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2.1.1 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念理解不到位,在课程改革中倡导自主研究合作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很多体育老师对自主教育理解不透彻,把自主教学变成了一种新的放养式教学,导致学生不能从体育课中很好地学习到有益的东西,进而造成任务和进度的滞后。
二是受限于地区自然环境、经济水平、国家政策及学校层次水平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学生对上课所学的技能掌握参差不齐。体育教师往往没有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学情以及学生个人的身体素质,所谓众口难调,导致教师很难设计出适合所有学生的教学内容,造成老师对学什么、学多少以及如何学的困扰,这样难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低级重复的教学内容,总之体育老师的专业素养不够,很容易使体育教学内容发生脱节。
2.2.1.2 城乡、区域师资数量不均衡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教师数量呈现一个倒三角的趋势,体育老师数量在地域、城乡之间存在分配不均的现象,在一些物质环境艰苦的地方,体育老师数量明显不足,甚至许多学校是由其他任课教师兼任,使得教学大纲设置的任务难以有效完成,更谈不上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化,而物质条件好的地区,教师数量较为充足甚至过剩。如果不及时扭转这样的师资分配趋势,势必会影响影响体育课程质量,也会限制中小学体育课程的衔接。
2.2.2 城乡、区域硬件设施资源短缺
由于上课人数较多,很多学校存在教学场地不足、教学设备不达标的现象。可谓 “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学校体育对物质有着极大的依赖性,很多体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必要的场地和器材,比如说上篮球课,没有篮球场,没有篮球,那么这个项目是无法正常开展的。体育教学物质环境亟待改善,这种现象长久下去会导致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当教学任务更多的是纸上谈兵时,何谈体育课程衔接?
每一个课程都需要进行评价,否则难以把握教学的效果及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情况,通过评价手段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及时地进行反馈,优化教师的教学工作,但是由于体育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和学科性质的复杂性,体育教学评价一直是体育教学工作中的难点。
2.3.1 课程评价片面性
体育教学评价的难点体现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及课堂的流动性。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体能、运动兴趣爱好、性格等方面具有先天性差异,而很多体育老师在评价过程中过多关注终结性评价,忽略了学生在求知、探索和努力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现有的评价形式导致有的学生无论怎么努力,运动成绩总是不理想甚至难以 “ 达标 ” ,而有的学生即使不练也能轻而易举地取得好成绩,这样的评价形式不利于刺激学生对运动的积极性,不利于体育课程的有效开展。
2.3.2 课程反馈不到位
体育课程中存在反馈不到位的问题,一方面体现在教师不能及时地把场地设施损坏、配套器材缺失、课内外体育锻炼不衔接等问题反馈给上方领导。另一方面体现在学期结束时,教师往往只是象征性地给学生一个分数,而没有详细地把学生通过一学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反馈给学生,学生不清楚自己需要强化的地方,进而在下一阶段很容易盲目学习,教师也很难因材施教,难以保障学生体育课程的有序性.
中国是一个传统社会意义上重文轻武的社会,体育教育边缘化使人们长期不重视对体育的发展。领导人、体育工作者、学生及监护人等,其中任何一个人员自身的因素都可能妨碍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阻碍体育课程的一体化发展。
2.4.1 课程开课质量、数量不足
小学阶段学业相对轻松,学校基本可以按照国家的规定上满体育课时。在初中阶段,受 “ 应试教育 ” 和中考体育项目的影响,练习体考项目便成了体育课的重点。在高中阶段,经常出现 “ 体育老师生病 ” 的现象,体育课被占用上其他文化课,导致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只能低质量完成。
2.4.2 校长、家长 “ 重文轻武 ” 观念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还是把文化学习作为学校重点,忽视了体育教育在学生人格形成中不可逆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导致 “ 体育教育边缘化 ” 的重症难以缓解。很多家长一直持有 “ 智育第一 ” 的理念,以这种教育理念督促着学生的成长,他们更希望学生把时间投入学习中,而不是体育锻炼中。
在这种环境下导致课内学的东西对课外锻炼起不到支撑作用,课外锻炼对体育课的知识难以进行巩固,不利于学生对课后技能的巩固和兴趣的建立,体育课程的衔接也会受到干扰。
从小学到中学,学生的思维、动机、性格等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学生的兴趣也随年龄发生改变,但是现阶段我国体育老师对于学生兴趣爱好的变化特点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兴趣是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有的学生对运动项目兴趣高,他就有可能更好地去执行学校为他安排的各种体育活动。有的学生对运动兴趣不足,他就会消极地去面对学校给他安排的体育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会影响他们对体育技能习得的效果,如果他们学习效果不好势必会阻碍体育课程的衔接。
学校体育课程先后经过8次修改,从单纯的增强体质到树立 “ 健康第一[2]” ,再到 “ 立德树人 ” ,体育课程改革在进步的同时也是问题不断。一方面新课标到目前为止对要学习的内容没有具体规定,这样会导致2种结果:一是新瓶装旧酒,部分教师按照之前的大纲进行教学;二是体育教师会什么学校就开设什么课程[4],这样的结果不利于解决课程衔接的问题。另一方面《学校体育新课程标准》不是法律文件,其强制性比较弱,各地区、各学校在执行力度上会大打折扣。
一些小学依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已经开设了一些特色项目,但是高考涉及体育加试,中学教师倾向于把体育课的重点放在考试内容上,几乎没有中学会开设与小学对口的特色项目,导致小学开设的特色项目没有了延伸。另一个原因是中学缺少相对应的特色教师,导致特色项目不能有质量地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