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业通风》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021-11-23 01:23:04张艳秋
汽车实用技术 2021年19期
关键词:通风工程专业

张艳秋

(山东华宇工学院,山东 德州 253300)

前言

《工业通风》这门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学生的通识教育专业方向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通风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术,理解除尘器、排风罩等通风系统组成部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掌握从事一般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通风系统与设备的设计、选择、调试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分析、认识事物现象或问题的习惯,具有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及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1],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因此本课程是一门综合设计性很强的专业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工程对象初步设计通风系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通风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富有创造能力”的专业性人才是教学改革的目的。

1 教学现状与不足

基于多年《工业通风》课程教学的经验,笔者发现本课程传统教学存在以下不足:

(1)以教师为导向的传统教学方法,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将大量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主要针对的是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2)传统的考核方式侧重于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缺乏知识的实际应用,局限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3)按照教材顺序授课,虽然能一定程度加快教学进度,但是无法将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设计体系,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学习任务后,缺乏应用能力,无法进行独立的课程设计。

(4)科技的发展使通风技术日新月异,在这种变革下,结合企业需求,融合前沿性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针对《工业通风》课程提高专业应用能力的改革与探索应时而生,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2 研究目标

通过增加实践环节,整合授课内容,改革授课方式等措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作用,为企业提供能够直接上岗人才做好铺垫。

3 研究内容

3.1 调整、完善教学内容,加强知识系统化学习

(1)开展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岗位需求,增加企业岗位工作需求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专业人才。

通过问卷调查、电话咨询、走访企业等方式,在常用除尘系统、工程实际常用除尘设备、工程系统设计方式等方面对企业开发的实际工程进行充分调研,了解工程系统选择、设备选型、水力计算等方面所需的专业知识,同时考查相关高校本课程授课情况,并将这些内容在授课过程中重点讲解。

(2)关注前沿科技发展方向,添加先进技术知识的讲解,提高学生的企业竞争能力。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仅靠教材内容的讲解无法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增强自身科研能力,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在课程讲述过程中,添加行业发展新理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就业时的岗位竞争能力。

(3)整合课程内容,将教材知识系统化,以工程案例为导向,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化理解程度。

以局部机械排风系统为例,将教材内容划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基础知识,包括污染物来源及防治措施、常用的通风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是整个系统的讲解,包括局部机械排风系统的排风罩、除尘器、风机以及管道的设计;最后一部分讲解工业通风的其他相关知识,包括有害气体的净化、自然通风等内容。重点在于第二部分的讲解,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完成整个除尘系统的设计。

3.2 以学生为中心,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3.2.1 融入任务驱动法

尝试开展任务驱动法教学实践,教师从讲授的角色转变为组织引导,以充分贯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这一理念[2]。教学中任课教师结合学生能力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并布置一些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的主题任务,课上课后留出相对充裕的时间,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自主知识探索和协同学习,培养学生勇于开拓的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在任务后期设置交流讨论环节,可随机安排学生对学习和收获进行总结,互相启发,拓展思路。

3.2.2 利用网络资源,尝试翻转课堂

整合课程内容,将基础知识以网络视频的形式提前下发给学生,充分利用课前预习的功能将这部分知识内化,在课堂经过简单复习掌握本部分知识。同时将课堂大部分时间用来完成系统知识的学习和讨论。

3.3 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学生专业认知能力

实践是检验教学效果的直接途径,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离不开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认知能力,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工程实地参观等方式进行。同时可以联合该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的相关教师,在进行本专业相关实习过程中,增加通风设备制造企业及通风系统安装、设计企业的相关工程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3.4 侧重过程性考核,添加设计任务

以往平时成绩考核包括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和阶段性测试,这样学生更注重知识点的学习,而忽略了专业应用能力的提高。降低考勤、课堂表现和作业的占比,将阶段性测试改为设计任务,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使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的同时完成整个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

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4.1 优化课程内容,解决传统教学知识体系应用性不强的问题

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如何缩短熟悉工作业务所需的时间,提高岗位竞争力是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科技突飞猛进。为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学生应掌握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此外近年国内通风工程相关技术规范更新较快,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然而课程教学存在着部分内容相对陈旧、授课与工程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等现实问题。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当关注行业新技术、新发展,并将这些新理念及时反馈给学生,扩展其知识面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紧密联系企业,使教学与实际工程相联系,避免学生岗位所需内容学不到,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影响学生的专业发展。

传统的教法中,我们都是按照教材相对应的章节进行授课,这种授课方式使学生在课时量少,授课任务重的情境下能够紧跟教师授课步调。但是这种授课方式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在分散的知识中无法将知识系统内化,也就无法提高其专业应用能力。调整本门课程各章节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使学生在结束本门课程学习的同时,能够完整做出整套系统的设计即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4.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改善学生被动学习状态

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大量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存在学生能力发展欠缺、主动学习意识较弱等问题。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关注度。

同时,通过任务驱动法将实际工程任务融入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收器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这样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厌倦学习的状态,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4.3 侧重过程性考核,避免平时成绩重考勤的现象

现有的考核方式虽然增加了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等考核内容,但是学生学习仍缺乏主动性,平时成绩依靠考勤和作业完成量得分,区分度较低且平时成绩普遍较高。增加系统设计任务并提高其平时成绩占比,使学生重在平时积累、完善系统学习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专业应用能力。

5 创新点

本课题的创新点在于从微观角度,以一个具体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构建培养目标明确、层次分明的课程改革体系,研究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改革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探索本科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为兄弟院校及专家学者课程改革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5.1 任务驱动结合翻转课堂,稳步提升课堂效率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并且能够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教学改革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翻转课堂的引入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简单的基础知识以视频的形式下发,同学们课前预习,这样可以节省课堂时间,对于课时比较少的课程,可以节约出大量的课堂时间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基础知识简单回顾总结之后,利用任务驱动法,将课程任务下发,课堂核心任务就是解决该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为后期将知识系统化归纳做好铺垫。

5.2 整合教学内容,增加设计环节,调整考核内容

多年《工业通风》的教学经历,让笔者熟知教材重点知识,能够进行一定的整合。将重点知识提取、归纳、总结,形成一套能够进行设计的完整授课内容,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调整考核内容,增加系统设计项目并赋予相应分值。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也符合加强过程性考核的要求。

5.3 深化产教融合模式

保证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的融合对接。

5.4 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学生校外实训跟踪调查

获取第一手资料,注重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人才需求信息,更好地服务本地区域,兼顾周边经济的发展,为德州融入京津冀经济圈发展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

6 结语

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当前社会的大形势下,专业应用能力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平稳过渡的基础,是应用型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如何更有效地完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更出色的专业应用能力还需要大家不断地探索。

猜你喜欢
通风工程专业
烧炉取暖要注意通风
一例育雏室通风不良造成鸡苗慢性死亡的调查报告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子午工程
太空探索(2016年6期)2016-07-10 12:09:06
浅圆仓智能通风系统在冬季通风中的应用分析
现代食品(2016年14期)2016-04-28 08:10:47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