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体育课程中开展舞龙运动模块教学可行性研究

2021-11-23 01:43:26钱方伟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2期
关键词:舞龙运动体育

钱方伟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苏州 215000)

舞龙运动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新时代的来临,使中华儿女不仅需要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还要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意义。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希望通过舞龙运动,在增强人们民族自信心的同时,找到更好地推进祖国蓬勃发展的新途径[1]。职业教育以培育专业技能人才为主,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推行,逐渐朝培养多元化人才方向转变,学生除了需要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应在坚定理想信念的带动下,成长为主动肩负社会责任的栋梁人才。教师应拓展体育教育的内涵,通过舞龙运动使原本单一的教学活动变得更有趣味性,既贴合学生的运动要求,又可以很好地挖掘文化精髓,并在积极传承优秀文化的同时,展现舞龙运动独具的文化魅力。

1 职业学校体育课程中开展舞龙运动的可行性

1.1 传承优秀文化

舞龙运动自身的民族性、文化性及价值性,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尤其是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的今天,如何通过运动价值的发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并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风俗及民族习惯,是教师应重点关注的问题。舞龙运动自身的文化内涵,体现出不同时代下中华儿女的民族智慧[2],对于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的职业学校来讲,优秀文化的传承,可以使学生在坚定的理想信念下,不断优化行为意识,从而成长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优秀学生。职业院校学生自身的思维意识活跃,在运动积极性的激发下,可以很好地掌握舞龙技巧,既能保证传统的体育课堂不再以教师单方面讲解运动技巧为主,也能在凸显其审美性、民族性、群众性及娱乐性的同时,更加满足职业院校学生的运动要求。这样既能使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体育课程进行融合,也能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氛围的环境下增强团队意识,促使学生在运动中强身健体,还可以对其中的优秀文化进行传承,发挥舞龙运动与职业体育教学相结合的真正意义,凸显素质教育改革工作深入推行的同时,为学生创造更具文化氛围的运动环境,使其拥有强健的体魄及较强的文化素养,为提升就业竞争能力打好基础。

1.2 推进体育教育改革

传统的体育教育主要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主要授课内容通常为现代化体育运动,忽略了传统文化在其中的应用意义,单一的教学内容不仅难以满足学生的运动需要,也会阻碍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新时代的到来使教育体系得到优化,全民健身计划也使得人们更加重视体育课堂的开展意义。很多学校根据实际的教育要求与区域文化特色[3],对当前的体育课程内容进行创新,希望打造充满正能量的运动环境,鼓励学生树立终身运动理念,并成为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独特文化价值,可以很好地使学生通过运动增强民族意识,并在文化自信心的不断提升中,使趣味性的体育课堂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民族传统体育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教师应积极发挥舞龙运动的意义,使学生在训练中能够强化身体素质,并更清晰地了解传统文化,在团队协作与认真训练中,养成坚持不懈、团队协作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这样既能使体育教育改革工作得到有序推进,也更利于学校根据实际的人才教育宗旨,打造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使学生在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并在弘扬民俗特色、尊重学生发展方向及鼓励其形成终身运动价值观点的同时,发挥教育改革工作的真正意义。

1.3 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校园文化既能体现出学校的教育宗旨,也能够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树立正确价值观念,为今后更好地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职业学校作为重要的专业化人才培育摇篮,教育重点侧重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尤为重要,可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与价值理念,使其能够在今后的从业过程中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与坚定的理想信念。舞龙运动往往需要多人参加,表演的过程能够展现出气势如虹,有趣的表演形式也使观赏者能够感受到舞龙者的热情,可以很好地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优秀文化的探究与传承之情[4]。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体育教育也逐渐呈现出自身的教育性与竞技性,舞龙运动的引入不仅符合新时代背景下体育教育发展的精髓,还能够使学生以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参与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因此,体育教育与舞龙运动的有效结合是对校园文化的极大丰富。体育教育不再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而是通过优秀文化的引入,建立更加活跃的运动环境,既能够使学生强身健体并产生探究优秀文化的热情,又能够丰富校园文化,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

1.4 增强民族自信心

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性格与民族智慧的重要展现,能够指导人们在坚定的理想信念下获得更好的发展。学校作为培养人才与传播知识的重要载体,只有承担起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才能使学生在正确的理想信念下,主动承担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舞龙运动作为重要的传统运动,在历史长河中始终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5]。学生可以在相互配合下,舞出姿态多样的龙,既能够保证团队协作精神的提升,又能够展现出自强不息的精神。教师制订教育计划时,应对舞龙运动呈现的文化精神进行挖掘,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生存的精神品质,在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同时,通过舞龙运动抒发自身的爱国情感。教师应在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同时,使舞龙运动更好地吸引学生,使学生了解其中的文化精髓,并在积极参与舞龙运动的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民族气节,帮助学生在民族自信心的调动下抒发情感,从而强化学习能力、坚定理想信念,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使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始终助力中华民族的蓬勃发展。

2 职业院校体育教育加强舞龙运动效果的路径

2.1 扩大宣传效果

舞龙运动是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学生对其意义与功能了解不够,导致学习缺乏积极性,无法发挥体育教育应有的效果。教师应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兴趣特点与个性发展规律,扩大舞龙运动的宣传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学生的运动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发挥体育课程的价值[6]。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搜集舞龙运动的历史背景与运动特点,并将其制作成视频,上传到教学平台上,让学生下载并观看,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与有趣的动作观赏中,快速激发主动参与舞龙运动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也需要在校内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展示栏张贴海报、校内挂宣传标语及播放与舞龙运动有关的信息资讯等方式,快速扩大宣传的影响力。这样既能营造出热烈的舞龙运动氛围,也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保证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另外,舞龙运动作为中华文化的优秀内涵,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的表演过程制作成视频,上传至互联网平台,扩大宣传影响,这既能够使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丰富的体育教学形式受到人们的关注,也可以更好地宣传舞龙运动,在掀起全民舞龙运动浪潮的同时,展现新时代下传统文化独具的生命力。

2.2 转变教育思想

职业教育更强调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有效提升其就业竞争能力的同时,保证人才培育目标能够得到落实,更好地为社会输送优秀的多元化人才[7]。因此,学校通常对体育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即便素质教育观点不断推行,很多教师也没有积极转变教育思想,创建满足学生运动需求的体育课堂。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也使其在错误的观点下无法找到更好的方向,整体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教师需要发挥体育课程的优势,尊重学生运动兴趣的同时,选择多样的教育方法,增强学生的运动兴趣,并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树立终身运动的价值观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发育规律与运动特点,积极对舞龙运动的开展意义进行探究,通过模块教学内容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通过文化内涵的渗透,使学生对民族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在新颖的教育思想下,给予学生更加自由的运动空间。这样不仅可以发挥舞龙运动的意义,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运动自主性,进而保证体育课程教育工作的更好开展,达到培育高素质运动人才的目的,使其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同时,获得更好的发展。

2.3 尊重运动特点

舞龙运动既需要舞龙者掌握运动技巧,又需要跟随音乐节奏,使龙在舞动中给欣赏者更好的体验[8]。当前,舞龙表演主要以民乐作为伴奏,充满激情的氛围可以使受众感受到其美好的艺术形象。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运动积极性,教师可以对授课形式进行优化,在创新中体现舞龙运动的开展意义。教师可以对音乐形式进行创新,除了将民乐作为演出伴奏外,还可以用以自然现象声音为主的轻音乐,使受众在音乐节奏中感受到舞龙运动的情感价值,尤其是汹涌的波涛声与电闪雷鸣,可以更好地展现舞龙运动的寓意,使学生在学习精神的激发下,能够更好地参与体育运动[9]。此外,舞龙运动自身的文化性、武术性及民族性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教师也可以通过比赛活动的开展,强化学生的运动意识,在竞争精神的激发下,通过舞龙展现情感价值,既能够有效体现其中蕴含的音乐美、姿态美及造型美,也能够在传神的表现中展现出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进而保证舞龙运动的开展意义,丰富体育课程教育内涵,助力学生在运动中提升人文素养与身体素质,发挥素质教育的开展意义。

2.4 优化教学形式

长期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容易使教学环节抑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单一的教学形式及学生运动积极性的降低阻碍了学生认知的发展,无法发挥体育课堂的意义。教师应根据职业院校的教育方向,为体育课程赋予新的生命力,应满足新时代下教育体系的改革要求,按照职业院校学生的运动特点与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进而真正发挥舞龙运动的教育特点及文化传承精神,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将动作要点以动态模型的方式展现,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学习。这样既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可以使学习效果快速提升。另外,教师还应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团队精神[10]。舞龙运动对参与者的协作意识有很高要求,教师需要在平时就引导学生在相互合作下完成体育运动,保证团队协作意识的快速建立,进而使舞龙运动顺利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可以很好地避免传统教育工作的单一性弊端,既符合舞龙运动的教育要求,也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其在高效的学习活动下,快速掌握舞龙技巧,并通过自主学习意识的发挥与团队精神的建立,推进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结语

总而言之,舞龙运动的民族性、文化性及精神内涵,在新时代的不断发展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既能使学生在运动中提升身体素质,又能强化团队协作意识。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保证舞龙运动的教育实效性,丰富体育课程内涵,不再以单一的教育形式完成授课活动,在激发学生运动积极性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舞龙运动独具的艺术特色与精神传承。这样既能保障体育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也能够在发挥教育价值的同时,强化学生的运动精神,使舞龙运动助力学生成长为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及坚定理想信念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舞龙运动体育
舞龙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中秋舞龙
新年到,来舞龙
不正经运动范
Coco薇(2017年9期)2017-09-07 20:39:29
舞龙表演
幼儿园(2017年4期)2017-04-24 21:25:28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