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推动乡村振兴

2021-11-23 01:25郑芸芸宁夏隆德县沙塘镇中心卫生院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3期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集体

郑芸芸 宁夏隆德县沙塘镇中心卫生院

在当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形势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增强乡村振兴的“造血”能力,既是巩固脱贫成效、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更是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实现广大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证。

一、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一)发展现状

整体看,目前欠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呈现以下主要特点:一是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渠道单一。表现为相关政策支持下的村提留所取得的土地补偿费、土地承包金及其通过承包、转让、租赁所拥有的各类固定资产所取得的收入等,缺乏长期有效的良性收入来源。二是村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低下。主要表现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本身缺乏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实体,加之投资经营管理理念落后,共同导致自身造血功能低。三是村集体经济自身服务功能低。主要表现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对增加本村村民收入贡献率低,为本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做出的贡献少,部分村级组织运转基本靠“补助”,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靠“扶贫”,村内公益事业基本靠“捐款”的困境还未完全摆脱。四是村集体经济示范带动作用弱。主要表现为目前少部分村尽管村集体经济发展好,但在带动广大农户积极参与、共同发展上示范作用不突出,农户参与度明显不高。

(二)制约因素

1.部分基层干部发展村集体经济意愿不够强

突出表现为:一是传统思维定势造就了不想发展的误区。伴随着个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在一部分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深处仍然把以前集体劳动、集中分配的高度集中的经营体制作为集体经济的本质特征,片面地认为当前广大农民摆脱贫困了,有没有集体经济无关紧要,况且发展村集体经济过程长、见效慢,自己“造血”远没有靠上面“输血”实惠,一味热衷于单纯争取项目资金。二是自身利益的驱动造就了不敢发展的偏差。目前部分农村基层干部明显存在“小富即安”“小富则满”和歇一歇、缓一缓的心理,对发展村集体经济思想认识上还存在较大误区,普遍存在着“经营成功了好处是大家的;经营失败了责任是自己的,群众要埋怨,自身压力大,吃力不讨好”等偏差。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期发展乡镇企业一些失败的典型事例,或多或少给这些干部留下了心理阴影,致使“怕”字当头,怕投资失败、怕村民埋怨、怕组织不满意、怕出力不讨好,丢了“乌纱帽”,显然,这部分村干部对发展状大村集体经济的内在动力不够。三是自身能力的欠缺造就了不会发展的困境。目前随着国家扶贫攻坚特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系列惠民政策的陆续出台和实施,给当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伴随着各级各部门都相应给予了一些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也重新点燃了一些村级组织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热情,但苦于自身经营管理水平低下和技术的限制,加之自身特色资源优势不突出,往往找不到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最佳门路,看到别人发展什么就盲目跟着做什么,“同质化”现象突出,市场占有率低,收益不理想。

2.部分农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基础条件不够好

尽管在脱贫攻坚阶段,一些行政村创办了一批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村级集体经济实体,既让农民尝到了甜头,也使农村发展有了盼头,但对大部分农村来讲,由于目前村集体经济可用来经营使用的资源主要为一些经济使用价植相对较低的荒山、荒沟和荒滩等,上述资源的发包和租赁收入,无法承担发展村内公共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建设及其村内公益事业。同时,还有少部分村目前既无可经营性资源又无可开发项目,伴随目前村内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难以形成发展村集体经济强有力的内在动力,到头来成为无资产、无资源、无企业、无收入的典型“空壳村”,最终不得不步入村集体经济收入越低村发展集体经济越难的恶性循环。

二、发展思路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在整体发展思路上,关键要着眼本村实情,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坚决摒弃“一刀切”“一套办法”“一个模式”的发展方式,因地制宜,注重发挥比较优势,通过选准发展途径、找对产业项目,有效规避同质化竞争,降低市场风险,保障村集体经济高效有序健康发展。

(一)对于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可实施“资源开发型”发展模式,重在消除“空白点”

主要是本着“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利用资源优势的原则,在积极争取政策、资金等全方位支持的基础上,对村集体所有的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进行再摸底、再梳理,并通过多途径盘活,着力实现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一是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对闲置的厂房、村部、校舍及农房院落可利用资源,联合县内外一些建材、百货、电器等经营大户或实体采取承包、租赁、入股等方式,将非经营性资产变为经营性资产,获取稳定的经营性收入。二是对村集体拥有的耕地、林场、山荒地、水面等有形资源进行挖掘整理,采取与村内外有经营能力的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及其有关企业进行承包、租赁或成立合作社共同开发的方式,通过“产业+合作社”模式,找准结合点,实现资源资产化、增加村集体收入。

(二)对于目前村级集体经济“富余”村,可实施“合作经营型”发展模式,重在提高“盈余点”

主要是在争取上级政府及县直有关部门给予选址、通电、通水、通路等优惠政策和一系列支持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外出务工经商且已具备一定资金基础的成功人士带资金、带项目回村参与者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解决当前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过程中资金短缺、项目难选择等问题。

1.农业专业协会型

由村级组织负责牵头,吸收村内外有经营能力的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以入股的方式建立各类农业专业协会,通过优化本区域性农业资源,最大限度将技术、资源等优势地变现为发展优势,进一步推动传统农业、家庭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实现生产、销售、市场一系列的区域特色化商业经营,增加村集体收入。

2.联合合作经营型

一是特色产业带动的“种养型”: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及其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和已初步形成的品牌优势,村集体用自身或上级转移的村集体拥有使用权的一定量资金为定额股份,以股份制形式引入社会化经济实体,利用村内闲置土地采取“合作社+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开发建设各类种养殖基地,着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加集体收入。二是资本经营拉动的“城郊型”:对于县城近郊村,村集体可以利用已积累的自身资金或所有的房屋等固定资产引进县内外建材、百货、电器等经营大户或实体企业,通过入股的形式联合创办建材、仓储等商品物流服务企业或采取“集体+电商”模式,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和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产业,实现传统的单一卖产品向卖风景、卖服务、卖体质的转变,增加集体收入。三是产业交叉互动的“服务型”:具有山水风光景色以及红色文化等文化底蕴资源优势的村,可与目前外围旅游产业发展接轨,积极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采摘体验、乡村民宿等乡村新业态,并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着力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优势;同时以服务型项目为主,有效整合劳动力资源,积极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及时成立流通、劳务等服务实体,建设集旅游业、服务业于一体的综合型新农村,增加集体收入。四是无中生有的加工增值型。有效利用农村劳动力、非遗文化、农业技术等无形资源,与外地一些有关联的工业企业联合发展一些技术要求低、投入成本小、带动就业好的工业加工产业项目,培育本村发展工业的土壤,进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要在提供组织保障上有作为

要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决议,成立以村党组织书记为组长,村委会负责人为副组长,村会计及村务监督委员会人员为成员的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形成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负责人亲自抓,村“两委”班子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鼓劲加压,要在赢得群众支持上下功夫

村一级党组织和村委会既要教育引导广大村干部和党员群众充分认识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进一步激发他们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上的紧迫感和思想自觉,也要按照“一事一议”相关程序,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相关事宜利用一定的手段和媒体及时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不断激发群众参与的内生动力,避免出现村党组织单方面吆喝,广大群众“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等”一头热现象。同时,坚持集体收入用于集体原则,通过建设村内公共基础设施、分红等方式,确保“群众受益”与“集体创收”双赢,奠定发展村集体经济广大群众行动上的强大支持。

(三)党群联动,要在坚持党建引领上有创新

一方面,针对目前发展村集体经济缺人才、缺资金、缺项目等实情,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多村一业”或“多乡一业”的联合发展思路和产业化方向,打破村域、镇域界限,鼓励抱团取暖、捆绑打包,协力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村一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把党员集合起来、把群众组织起来,创新建立“党建+产业发展”“支部+基地+农户”“党支部+合作社”“党员+致富能人”等发展经营模式,形成发展村集体经济党组织及其党员引领示范上的强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村级集体经济集体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我为集体献一计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警犬集体过生日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