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邳州市运河师范附属小学五年级(10)班 张馨月
假期中,我和家人同登华山,共赏天下奇景。
山道蜿蜒曲折,峰峦叠嶂,我们信步而行。转过一个弯,眼前豁然开朗,一面绝壁映入眼帘。只见绝壁竖直、平整,中间有很多横七竖八的长痕。也许是高峰入天,所以,发怒的天神用巨斧劈向山峰,这才留下这些创痕吧!
咦,那是什么?我突然瞥见岩缝前点缀着一抹青黛。难道石缝里生长了植物?不可能。我立刻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峭壁森立,缺水少土,植物如何能生存?
为了解开心中的谜团,我斜倚在栏杆上,努力前倾,睁大双眼,仔细观察。只见石缝中伸出了一根歪扭的树干,它满身都是风雨的印迹,却高昂着头。它头顶有三根分枝,每根枝上都长着一团紧凑、尖锐、张扬的松针。原来它是一棵松树。
我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几百年前,一粒瘦小的种子从山崖滚落,掉入岩壁的缝隙。种子四顾张望,不由得灰心丧气起来:四周都是坚硬的岩石,只有栖身处有一条窄窄的岩缝,覆着一层薄土,贫瘠而干旱。它不禁瑟瑟发抖,这该怎么办?
种子只能将自己牢牢地嵌在石缝里。不久,种子上冒出了嫩芽。慢慢地,芽儿快要钻出石缝了,但它望着面前险恶的环境,犹豫了。
终于,对阳光的渴望,让它探出小脑袋,奋力地生长。外面的环境十分恶劣:骄阳似火,炙烤着它;狂风肆虐,压迫着它;冰霜刺骨,考验着它。但生命的韧性塑造了它倔强的性格。数百年后,它粗壮的根已深深地扎入岩石,头顶碧空,傲立于绝壁之上。
我望着沧桑、瘦小的松树,思绪万千:一棵松树,居然在险恶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战胜了大自然,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啊!
想到这里,我不禁十分羞愧:周末作业多,我就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我的英语不太好,妈妈给我买了习题集,我拖了很久才做完;我买了一些淀粉,想做非牛顿液体,第一次没做成功,就灰心丧气……比起这棵松树,我的条件十分优越,但我遇到一点挫折就退缩,不愿面对困难,不愿再试一次。
这棵顽强不屈的岩中松,给了我启迪与力量,成为我无言的导师。
这篇文章赞颂了松树默默无闻、自强不息的精神。文章开篇讲述“我们”在登华山的途中,发现了长在石缝中的一棵松树,以此引出本文主题。小作者观察细致,抓住松树的主要特点,将其展现在读者面前。文章结尾处总结了松树带给“我”的力量,很有激励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