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提升背景下高校就业创业人才指导策略分析

2021-11-23 00:01叶媛媛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人才策略经济

文/叶媛媛

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限制,如今正处于经济复苏、全面发展提升的阶段。同时在经济提升背景的前提下,各个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也有所幅度地增加,为更好地指导高校学生就业创业,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高校人才,本文针对高校就业创业人才指导策略进行分析,对传统的指导策略进行创新[1]。本文主要通过对经济提升的背景进行分析概括,综合分析社会因素对高校人才就业创业的影响,利用相关制度针对高校人才的就业创业提供保障性的指导策略,确保具有保障学生合法利益的制度,同时,根据学生自身能力进行就业创业观的培养,结合学生自身兴趣爱好与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细化指导策略,针对各个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培养。加强与改善传统的就业创业指导策略,结合新型行业的特点,对策略进行更新换代,更好地跟进时代的脚步,以创新的方式培养高校人才,为社会提供更有质量的需求型人才[2]。

一、经济提升背景环境概括

改革开放四十年多来,目前的市场行业主要是根据低端型与中端型企业的经济进行支撑。如今,全球数据化时代已经全面覆盖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政府也逐渐对第三方新型企业施行相应的支持政策,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第三方企业的发展,迎合了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脚步。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打击,也使得很多新型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但是经历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与财政支撑,当前的经济发展依旧平稳地处于上升的状态。服务业等微小型企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形成一种闭环的相互促进发展的阶段。前不久,政府倡导“地摊经济”来帮助失业待业的人群进行小成本创业,这为人们自身进行经济发展的促进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状态,从底层进行经济发展的支持,使得当前的经济得到了稳步发展。

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新兴行业领域的高速发展。通过技术革新、资源互换、人才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实现低投入、高经济效益。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政府对于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也已经有了一套系统的全面发展的制度与指导方针,这为新兴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国家政策的支持也令很大一部分具有商业头脑的人才选择了自主创业。近年来,目前企业登记数量基本达到了每年2.12万户,相对前几年的1.53万户,基本增加了将近6000户的企业,因此针对已经经营成熟的企业和刚注册的新型企业越来越多的情况,国家做出了新的市场资源配置调整,使得市场的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化,对市场进行适当监督与引导,既能满足成熟企业的日常需求,也会考虑到新兴企业的合理配置,对新企业采取政府政策的扶植制度,促进市场合理化,同时满足行业领域的多样化。

二、高校就业创业人才的指导策略

(一)结合社会因素形成就业创业保障性指导策略

在经济提升的社会背景环境下,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结合社会因素对就业创业人才进行指导,形成对高校学生有效性的保障制度,确保就业的稳定性与就业双方的满意度是指导策略的主要方针。结合社会因素形成就业创业人才指导策略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社会市场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当前人才需求方面的情况与用人单位的合法性[3]。

社会市场资源分配的合理性主要在于政府的相关政策是否完善,此前已经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针对市场资源的合理分配性进行了相关政策的改善,目前的市场资源配置依旧是政府占据主导作用,但同时给予社会的自我选择性更多了,这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途径之一,市场上的企业发展速度快,针对高校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高校应采取鼓励新兴企业就业的指导策略。

当前人才需求的情况主要是高科技领域行业的人才需求量较高,新媒体等新兴行业的诞生促进经济的发展,在互联网科技方面的人才需求只增不减,这也是根据专业型人才进行培养的高校应注意到的相关问题与情况[4]。促进学生进行新媒体工作也是指导策略中应加入的一环,应用于网络上的工作种类日益增多,结合高新科技技术的需求情况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创业。

用人单位的合法性也是就业指导策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高校需要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确保对方的企业合法性,是否能够提供高校人才就业创业的相应保障,学校、学生与用人单位共同签订就业协议,不光对学生负责,还能够保障学生就业的合法权益。

以上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市场资源配置决定社会上企业的发展与创业突破的缺口,这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新颖的思路,同时保障用人单位的合法性也是为学生的合法权益提供相应的保障,最终形成全面系统的就业创业人才指导策略。

(二)基于学生自身能力培养就业创业观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环境下,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增多的同时,对于每个人才的要求程度也逐渐增加,形成了一个求量求精的人才需求模式。因此,高校在培养人才形成就业创业观时,应结合学生自身能力进行培养,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专业的细化分析、学生兴趣爱好与家庭因素的影响。

专业的细化分析主要是针对专业新颖、就业相对困难的专业进行因材施教,针对各个学生的自身特点与能力范围,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创业观,同时带领学生分析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的具体情况,结合本身的专业性,对企业、职位以及今后的发展进行规划,为学生就业创业的选择提供一条可行的思路。

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是高校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观的关键,很多高校认为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在就业创业观指导方面不重要,恰恰相反,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在就业创业的选择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也是学生进行最终选择的关键点。高校在培养学生树立就业创业观时应该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专业领域,从中筛选出合适的职位供学生们选择,在进行讲解时带有一定的科普性,相比于忽略学生的兴趣爱好强制其选择,不如引导学生进行兴趣爱好的选择,迎合市场需求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

家庭因素的影响也决定着学生的就业创业的选择,学校需要与学生的家长进行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与要求,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就业创业指导,例如很多家长的思想还是停留在相对传统的层面,拒绝学生进行新兴行业领域工作的尝试,造成学生的就业选择面较窄,这使得很多学生出现就业慢、考研多的情况,家中的不支持也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创业出现问题。为此,学校应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形成社会因素与个人因素相互尊重结合的就业创业指导策略[5]。

(三)创新就业创业人才指导方法

传统的就业创业指导方法已不能满足当今经济提升背景下的时代模式,在经济提升的环境下,新型行业领域已经逐渐发展,针对就业创业的需求也与以前大不相同,需要对传统的就业创业指导策略进行创新,主要根据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创新:就业创业咨询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利用校外资源为学生创造就业创业机会。

就业创业咨询方式主要面对的是较为普遍的专业的学生,高校容易忽视的一点是每个学生本身性格特点的不同,面对广阔的就业领域时会产生不同的问题,高校应在培养就业创业观时,以教师讲解为主,结合学生内心想法,利用学生业余时间进行指导,分析学生在实际面临就业创业时遇到的困难与问题给予帮助,引导学生分析利与弊,培养学生自我分析能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是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观时的重要方式,很多高校只注重理论上的讲解,例如简历的设计、面试时的固有问题的答案,对于学生工作的能力与就业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重视较少,应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案,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的情境进行模拟训练,然后到实际的用人单位进行参观学习,了解工作后的实际环境,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就业创业的过程。

利用校外资源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机会,加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就业创业经验,而且可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通过校外资源的用人单位的实习训练,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促进学生更加适应社会上的工作节奏,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率。

三、结语

以上,笔者对我国经济提升背景的环境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概括,明确在经济提升背景下对高校人才的需求情况。以此为依据,结合社会因素与创新意识,将就业创业指导策略进行创新式更改,形成更加全面的指导策略,以满足各个专业学生的基本需求。

猜你喜欢
人才策略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人才云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Passage Four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