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如何兼具趣味性和思考性

2021-11-22 20:31:03雷兰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7期
关键词:趣味历史

摘要:人教版必修二《开辟新航路》一课是本册书当中世界史的开端,通常也被视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因此本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再此且以本课为例,谈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做到趣味性和思考性相统一。

关键词:历史,趣味,思考性

一、框架总领,培养思考力

一本书的目录是非常好的了解一本书,梳理一本书结构的工具,历史教材也不例外。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目录的宝贵作用。通过大目录可以了解整册书的框架结构,通过单元目录又可知晓本单元的基本内容。分析子目录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理解单元构成的内在联系。

首先指导学生用2分钟浏览第二单元单元目录与5至8课课题,看看本单元到底讲了什么,思考这几课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

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基本可以找出本单元核心是在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这便是本单元的基本线索),推测四课之间应该是逐步递进的关系,是否能找出这种递进关系并不重要,本单元学完后自然能得出准确的归纳,关键是鼓励学生思考,把这个问号种在学生脑海里。

通过带领学生分析本单元目录结构,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对本单元线索有基本印象,以便在后来的学习中更好的理解各课内容。

二、倒推史料,步步深入

根據课程标准《开辟新航路》一课,学生需要掌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在探索原因的时候我们一般会直接问促成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或者让学生通过史料的分析得出根本原因,再会去讲其他的原因。但其实往往根本原因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学生就算通过史料知道了这个原因是根本原因,大多数情况下他其实也没有理解,或者说不能理解这个原因为什么会是根本原因。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从社会现象入手,倒过来推理根本原因,让学生参与推导的过程,抽丝剥茧真正的去理解为什么这个是根本原因而不是其他的。

例如:

【史料研读】 阅读以下材料你发现当时的欧洲出现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 恩格斯

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哥伦布

学生:大家都很想要黄金。

教师:很好,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寻金热潮,大家对财富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渴望。

此时学生已经知道了引发新航路开辟的社会诱因是什么,这时候我们进一步提出问题:

【问题探究】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欧洲社会会出现如此强烈的对金钱的渴望,出现寻金热呢?

【史料研读】请通过以下材料回答。

“15世纪末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多,货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于是,西欧的国王、贵族、商人到处追求黄金白银,形成一股贵金属热”

——王斯德《世界通史》

这时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出引发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源在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自然而然的得出开辟新航路的更深层次原因也就是根本原因。

从社会现象中反过来推理其产生的经济根源,探索根本原因,这个过程充满思辨性比一开始就直接告诉学生根本原因是什么更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力。

三、趣味对联掌握航海史实

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最害怕的就是机械记忆,枯燥无味没有任何趣味可言。机械的记忆不仅使学生学历历史的兴趣大打折扣,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击巨大,对学生的思考力、创造力也是一种无视与抹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能力有充分的信任,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记忆。例如在新航路的学习中,开辟新航路的人物、国家对学生来说已经很难直接记忆了,更别提记住谁先谁后?去往哪个方向?最终到达哪个地点?谁又是在哪个国家的支持之下进行航海探险的?学生更是一团乱麻,全混在一起,问一个错一个。我们可以试着用遍顺口溜,编对联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找规律,去联想。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23-24页文字与地图完成表格(时间,航海家,方向,支持国,航线).

完成表格后教师介绍基本史实,引导学生总结,此次开辟新航路一共有两个国家,四个航海家沿着两条不同的航线分别探索去东方的道路。

接着给学生时间分小组动手按照支持国家、航向、人物、航线等因素等顺序试着将四个航海家的基本史实编成一副对联。

学生按照教师引导的顺序会编出各种各样的版本,教师展示自己的版本:

上联:葡东迪达望印度。(葡萄牙向东航行,支持的航海家有迪亚士、达伽马,迪亚士最终到达好望角,达伽马最终到达印度。“葡东”可以联想识记为“浦东”,“迪达”可以联想记忆为“滴答”。)

下联:西西哥麦美环球。(西班牙向西航行,支持的航海家有哥伦布、麦哲伦,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船队最终完成环球航行。“西西”可联想记忆为人物,“哥麦”可联想记忆为“割麦”。)

横批:开辟新航路(或找新航路)

本对联纯属笔者自己创作,属于简洁版,意在抛砖引玉,鼓励学生可以添加更多因素加以编辑。课堂设计自编对联环节不仅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增加学习历史的兴趣外,更是培养学生将复杂的知识线索简单化,主动学习的一种方式。

课堂既有趣味性又能启发学生自己思考,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

[2]刘文霞.个性教育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雷兰(1990- ):女,汉族,陕西商洛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教师(中学二级),研究方向为中国史。

猜你喜欢
趣味历史
趣味连连连
趣味阅兵
午睡的趣味
特别文摘(2016年24期)2016-12-29 21:03:08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历史上的6月
趣味型男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