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施工中技术管理及控制要素

2021-11-22 01:17:47刘德沧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7期
关键词:施工技术管理建筑工程

刘德沧

摘要:对于建筑施工水平的提升来说,虽然技术与材料等因素会对其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影响也是十分关键的。对此,本文一方面对目前的施工技术管理现状进行了介绍,另一方面对其控制要素进行了分析,以此来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控制要素

引言:就目前来看,我国许多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其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是不符合标准的,因为这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其管理人员既需要具备十分专业的管理水平,还需要拥有足够的综合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对其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控制,正是本文的写作目的所在。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

(一)技术管理体系尚未完善

虽然到如今我国的建筑工程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建设与发展,但是其施工技术管理体系还亟待完善,而正是由于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存在着问题,对于其实际工作的开展也会形成很大的影响。具体来说,很多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时,往往会存在着管理职责不明、责任分配不公、缺乏有效监督以及奖惩措施不透明等现象[1]。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会给工程施工的进度造成阻碍,而且还会给其施工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还会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想要使我国建筑工程都得到更高水平的发展。使其质量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那么就需要目前的建筑企业深刻认识到其管理体系升级与完善的意义,就必须认识到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否则,如果还是秉承的传统的管理理念,那么我国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不但得不到进步,而且其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水平也难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所以就目前来看,应当着手于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的完善,只有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才能使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发展。

(二)施工图纸的审核还不到位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尤其在对一些大型的建设工程以及复杂的建筑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其施工图纸也可能会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而实际的施工建设都是以施工图纸作为参照来进行开展的,所以应当加强对施工图纸审核的力度。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我国相关的审核机制还不完善,审核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乃至职业素养都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对于施工图纸的审核难免会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使得工程的最终的施工效果也难以达到预期。而对于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来说,是非常有必要对施工图纸进行仔细审核的,因为只有将设计图纸中的参数与实际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对比,才能对施工图纸进行可行性的研究评估,才能及时了解到设计图纸中所存在的问题,审核工作的现实效用才能得到展现[2]。并且审核工作的开展,实际上也是对工程成本的一种可靠保障。

二、建筑工程中控制要素分析

(一)技术管理体系的完善

技术管理体系的完善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素之一,因为技术管理工作如果想要得到有序的开展,那么就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作为支撑,这样才能够使其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所以,这就需要专门成立技术管理部门,对每一个员工的责任与义务进行明确,制定更为科学的图纸审核流程,并使施工人员更为透彻地了解图纸,这样既能提升施工图纸的严谨性,也能确保施工图纸执行的全面性,以此来确保建筑工程按时按量的完成。

(二)加强图纸、材料、设备的审核与监督

如上文所说,图纸的审核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是十分关键的一道环节,所以需要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除此之外,原材料的审核、设备的审核也同样非常重要。对此,首先应当将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并始终确保设计人员与技术工作人员得到良好的沟通与联系,并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进行明确,根据施工技术标准来对其施工方案以及设计图纸进行分析与审核。其次,在对施工材料进行审核的过程中,则需要在其进场之前进行质量检测,并对一些加工后的半成品质量进行随机抽样检查,以此来保障建筑材料的质量。最后,对于现场的设备以及机械也需要定期进行检查与维护,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设备出现故障的现象发生,从而确保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达到要求。

(三)强化施工技术交底

想要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要求,使其工程得到顺利的开展,那么现场的施工人员以及工程人员需要对设计图纸中的设计意图做到明确的了解,并掌握所有相关的要求以及技术标准,尤其是一些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要求,所以这就需要确保技术交底工作的顺利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不符合设计要求的现象,才能保障工程的顺利开展与质量要求的达标。同时,在施工建设期间,对于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或者存在异议的环节,现场负责人还需要不断与设计人员进行核对,确保及时的沟通与交流,这样才能避免一些原则性问题的发生。

(四)明确管理主体,加强材料管理

想要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水平,那么对于管理人员来说,需要对施工主体进行明确,并对其进行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确保其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牢固性与稳定性。同时,对于具体的技术管理内容也需要进行明确,对不同的施工技术主体以及具体的责任也需要进行科学的划分,并对其责任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确保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将部门的责任与个人的责任进行划分[3]。同时,还需要基于实际的情况组织技术管理部门来承担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配置以及管理等相关工作,从而确保建筑材料能得到有效的整合与分配。同时,还需要对决策以及制度的落实程度进行监督,保障施工过程中的纪律,使得能得以正常开展。此外,还需要明确管理重点,加强对施工材料与设备的管理力度,防止出现设备负荷使用的现象,并严格禁止不符合标准的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

三、结语

综上所述,如今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不断建设与发展,虽然有些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得到了应用,但是施工技术管理现状并未得到与之相应的改善。为此,应当加强技术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强化对图纸、设备、材料的监督与管理;以及重视技术交底工作的顺利开展等。只有这样,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才能得到控制,才能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毕继学.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素分析及优化方式[J].建材发展导向,2020,018(003):353.

[2]夏传亮.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的控制要点与优化措施[J].环球市场,2020,000(003):352.

[3]許青松,张思庆.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的控制要点与优化措施[J].居舍,2020(09):136-136.

猜你喜欢
施工技术管理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建筑工程管理策略探讨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建筑工程预决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建筑基坑支护与开挖的施工技术管理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的探讨
刍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