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亮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岩土程建设不断兴起。在西部公路开发的基础上,国家重点发展岩工程和公路建设项目改建投资。由于不同的地质地貌条件、气候影响、自然条件和状态等因素,给该项目带来了很多困难,国家也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岩土工程发展过程中,高填深挖现象层出不穷,施工周期长,给质量保证带了很大的和挑战。水土流失在恶劣的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水土流失,在淹没和破坏大量植物的同时,还会引发各种地质灾害。
关键词:岩土工程;边坡;治理技术
1边坡概述
边坡综合治理方案可涉及到施深度的岩土工程施工准备和设计以及蓄水、脚手架和设计图纸。与工程地质要求相对应的水文地质和规划基础包括设计合同、意见书、可行性报告、初稿及业主提供的图纸、原始数据模型、地形概况图,国家现行规范及T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规定。开工前要收集程资料,主要包括工程建设规模和性质,详细资料和图纸,如总平面图、总平面布置图、待处理边坡要求等。
2边坡失稳与治理
边坡是指具有倾斜体的边坡,如果边坡发生倾斜,它将非常不定,内力和外力使边坡从高到低滑动。如果滑动面内力超过地面的抗滑能力,边坡将失去其抗滑能力稳定性边坡稳定性是一种常见的变形复杂的不良地质岩土结构单元。地质条件复杂,不稳定。悬移安全性是多种多样的,岩土工程技术人员还没有完全掌握边坡稳定的机理,难以量化边坡形成的发育程度。目前,边坡失稳的治理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3边坡稳定性评价及响因素
3.1稳定性评价
从现场调查结果看,边坡顶部和中部之间有4条拉裂和节理,长度13-36m,有的节理宽度大于1m,断层高度可达0.3m。特别是后缘断层裂隙变形明显,为雨水人提供通道,由于强风化凝灰岩中存在软弱夹层,遇水后产生泥质,力学强度大大降低。通过对边坡变形特征的综合分析可知,边坡具有明显的宏观变形特征,其中一些具有剪切破坏,从整体上看边坡处于稳定变变形状态。但长期降雨会降低边坡整体稳定性。
3.2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之一是地质状况,它是边坡稳定性的内在因素。内外压力和人类活动是外部因素,而水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影响因素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柔软性和透水性2)岩石复合物、裂隙发育状况及分布规律;3)胶结结构面软弱面与边坡破碎带的分布;形状、倾角与地表的关系;地下水埋深、地下水流量及动态变化等的分布;4)研究结果表明该边坡位于地形、斜坡等区域;5)局部气候变化,特别是降水;6)拟建项目的抗震要求;7)相邻工程施工活动引起的边坡稳定性。
4岩土工程边坡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4.1地基加固技术
部分岩土工程的施工环境位于河边,其地质条件也较为松软,极易发生岩土工程渗水现象。由于软土地基原本就具有较强的含水性、触变以及高压缩性特点,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岩土工程沉降等问题,致使整个工程在排水方面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针对于此,部分岩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选择筑造柔性桩复合地基的方式,提高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桩的加固能力。
实际上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控过程中,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较为普遍,其不但能有效提高岩土工程的稳定性,还能对整个岩土结构起到良好的加固效果,有效降低了岩土工程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例如,对于某个发生地质灾害的工程地基,可以科学运用预压法、夯实法等加固技术提高工程地基的稳定性,整体加强工程结构的承受能力。其中预压法加固技术主要包括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两种方法,并且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各不相同,真空预压法主要适用于土层厚度相对较高的区域,而堆载预压法则适用于土层厚度差的区域。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岩土工程中应用加固技术时通常还需运用网格法,对黏性较大的土层进行更好的巩固处理,同时科学填充岩石之间的缝隙,整体提高岩石工程的密实度和抗压性能。
4.2抗滑桩施工技术
部分位于偏远地区的岩土工程,其地势通常临近山壁,并且在雨季时节还具有较强的降雨量,极易发生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而有效应用抗滑桩施工技术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良好的加固效果,最大限度地提高岩土工程抵抗山体滑坡的防御能力。尽管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控工作中科学引入抗滑桩施工技术,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控效果,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布设抗滑桩时,应基于整体角度客观分析滑坡体的推力和厚度,尽可能选择推力小、土层薄的区域。与此同时,抗滑桩的长度还应控制在35米之内,选择单排或分段阻滑的方式设计抗滑桩的布设形式。其中前者适用于推力较小的地势区域,而后者则应选择推力较大的区域。第二,保证抗滑桩布设位置的准确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旦抗滑桩桩体布设位置不准确或出现明显偏差,很可能直接影响整个抗滑桩桩体的结构稳定性,不利于后续地质灾害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科学布置桩孔。目前桩孔开挖方式主要有机械挖孔和人工挖孔两种方式,这两种挖孔方式各具优势,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无论使用哪一种挖孔方式,均需在挖孔完毕后及时清理内部杂质,并向管道中浇灌混凝土。此外,若在水下完成桩孔开挖工作,还应确保导管位置低于水下两米。
4.3锚固施工技术
部分岩土工程边坡地质极易受各种外界因素影响,甚至无形中埋下各种安全隐患,因此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岩土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具体可选择锚固施工技术,以此达到良好的施工加固效果。与此同时,锚固施工技术在处理该地质类型的岩土工程灾害问题时,还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基于此,在锚固施工正式开展前,相关施工人员应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对当地地质条件进行精准预测和判断,确保其符合锚固施工条件。在岩土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将锚固施工技术应用到土质相对较硬的地势位置。另外,在应用锚固施工技术时,通常还需应用到钻孔机等必要设备,其具体包括轻型液压钻孔机和全液压履带式钻孔两种类型,并且这两种类型在实际应用中各具优势,前者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简便性,在山谷和峡谷施工中可起到良好的施工效果;后者通常适用于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区域,对钻孔深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且在孔径要求较大的前提下也需使用全液压履带式钻孔。在钻孔设备选择完毕后,还需精心挑选施工材料。由于锚固施工对材料的质量和强度的要求较高,因此在正式施工前必须保障挑选的施工材料已达到某些特定要求和标准。在岩土工程中应用锚固施工技术时,还应高度重视某些特定参数的设定标准。
结束语:
针对岩土工程边坡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措施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不但能为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可靠保障,还能从源头上降低地质灾害对周边居民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在岩土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对地质灾害问题予以高度重视,时刻关注建筑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创新与研发新技术和新方法,有效解决各种地质灾害问题,真正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控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整体推动岩土工程的高质量发展。
參考文献
[1] 何爽爽,汪君,王会军.滑坡泥石流大尺度统计预报模型的实时检验[J].大气科学学报.2019,42(01):78-92.
[2] 王来贵,刘贺,何峰.地震过程中斜坡滑动破坏实验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0,21(04):48-51.
[3] 武尚.高地应力区工程卸荷边坡变形破坏机理及其预测预警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3.
[4] 汪益敏,陈辉.路基边坡问题研究现状[J].中南公路工程.2004(02):51-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