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秋明
[摘 要] 拓展训练作为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一种方式,其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不断凸显。开展有效的拓展训练,学生不仅可以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兴趣,同时可以大大提升体育运动的锻炼效果,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不断提升。对中职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应用意义及其开展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以期能够对中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 键 词] 拓展训练;中职体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8-0126-02
近几年来,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带动着中职体育教学方式逐步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拓展训练作为一种全新的体育教学方式,已经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得到了良好的普及和应用,凭借自身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单一教学方式的弊端,对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探究将拓展训练如何应用于体育教学的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拓展训练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在传统的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与限制,体育教学活动的存在形式与内容单一、项目开展形式落后等问题;教学流程设计缺乏创新,未能从当代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被动完成相应的锻炼及学习任务,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整体教学质量普遍较低。而拓展训练在日常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则可以突破上述局限性,从学生实际学习兴趣出发,借助多样化的训练学习活动,将日常体育运动项目和游戏进行有效融合,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升,在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树立良好的体育健康学习理念。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在日常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培养是一个容易被忽視的环节,而无论何时何地,团结互助精神都是历久弥新、永不过时且需要大力传承的。在中职阶段,将拓展训练的内容应用于日常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中,可以促进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有效发展,为学生步入社会、融入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在拓展训练项目中,“翻越求生墙”就是针对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培养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在活动中要求所有学生在没有器械辅助的情况下,共同翻越4米高的围墙。这个项目需要有人甘愿付出成为人梯,肩背遭受“踩踏”将团队成员“顶”过高墙。这个项目需要统筹大局制定策略,帮助最后一名队员顺利攀上围墙,才能取得最终胜利。这个项目讲究团队配合、互相协作,在团队氛围中激发出高昂的斗志,使“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得到有效升华。“翻越求生墙”项目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实践活动中,磨炼心性、摆正姿态,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有益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这对中职学校日常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当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而言,体育课程存在受重视程度低、整体教学质量差、提升综合素质效果弱等问题。而将拓展训练融入日常体育教学活动中,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入手,开展分模块拓展训练,从人文精神、竞赛风貌、运动健康等方面综合设计拓展训练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流程,注重加入针对性强的挑战内容,融合思政元素,大力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素养、创新合作能力等,引导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克服心理障碍、勇于面对困难,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助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同时,有助于探索课程思政融合建设,更好地达成体育教学育人的重要任务。
二、拓展训练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开展策略
(一)完善师资与硬件的双重保障
拓展训练和日常体育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而拓展训练对教师专业化水平与场地器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探索将拓展训练融入中职体育教学的实践中,要求教师做到灵活性和专业性相统一,既能够围绕学生实际发展、学习需要灵活设计课程内容,又具备教学开发、教学设计以及教学组织能力,这样才能够保障拓展训练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应用中,中职学校应当立足学校实际情况,深入挖掘教学资源,建立专业化的师资团队,奠定良好的教学基础。除此之外,发挥专业化师资团队的最大功效,离不开拓展训练器械的保障。
(二)设计合理化拓展训练课程
在拓展训练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围绕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灵活设计课程教学资源,突出拓展训练教学课程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实践教学中运用多样化的课程训练方式,以促进中职体育拓展训练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拓展训练课程的设计应以提高学生自我挑战能力为主,使学生在不断地挑战自我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增强体质,强化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学生身心更好地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拓展训练课程和拓展内容不仅要体现在日常体育教学的目标方面,更要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入手,强调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多样性,围绕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心理健康成长为目标灵活设计拓展训练方式和内容,充分发挥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育人价值。例如,在“十人九足”的拓展训练活动中,将学生按照10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在活动时站成一横排,相邻的两个学生一只腿绑在一起,每轮安排两组学生参与活动,并记录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用时最少的队伍获得游戏胜利。这一拓展训练活动的开展,主要是围绕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进行训练,在参与过程中不仅需要一定的运动技巧,同时还需要学生之间相互配合,是一项较量智慧、比拼速度的拓展活动,在实践与参与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三)科学运用实践性教学方式
在拓展训练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其教学方式主要是基于野外和室内环境的教学为主,运用情境教学以及体验式教学的方式进行相应的拓展训练。教学中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需求,设计一些以领导管理以及沟通为主题的实践拓展项目,组织学生围绕相应的主题进行训练,从而达到良好的体育锻炼效果。除此之外,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由于受各种外在条件的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其中一些消极的因素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健康情况。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就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科学设计教学方式,确保学生能够参与到体育运动和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从破冰游戏组建团队开始,让学生克服恐惧、放下心理防备,体会尊重、沟通、分享共赢,感受团结就是力量、坚持就是胜利。
(四)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
传统模式下的体育教学主要针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形式较为单一。例如,在完成某一项体育动作或者项目的教学之后,教师根据相应的动作标准以及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这种形式的教学评价虽然具有一定的公平性,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学生学习的动力,但就学生整体学习活动而言,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参与程度以及积极性等因素的全面评价。在拓展训练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为了有效保障课程教学的质量,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参与积极性、参与过程表现情况以及拓展训练的结果等几个角度设置评价标准和比重,多方面、多维度综合考量,改进评价方式单一的弊端,建立完善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助力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同步发展。同时,教学考核是日常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为了督促学生更好地参与日常学习,同时也是对教师某一阶段的教学结果进行全面评价,有助于教师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优化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多样化的拓展训练学习活动有助于突破传统体育教学方式的局限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兴趣,为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完善师资与硬件的双重保障,为拓展训练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还应当科学地设计拓展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丰富学生体育学习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在全面评价的教学指导中有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开展拓展训练教学是一项有益的尝试与研究,待成效日益显现时可对社区开放,帮助社区民众增强体育锻炼意识、提高身体素质,为体育强社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婷.拓展训练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意义及实施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6(Z3):30-32.
[2]杨秀成.拓展训练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意义及实施策略[J].教育,2016(6):239.
[3]杨国国.拓展训练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意义及实施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2,2(31):52.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