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桦
[摘 要] 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的教育方法之一,主要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激励、表扬等方法,对学生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促进学生不断发展、不断追求成功的教育方法。在高职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赏识教育的运用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着重分析了高职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应用。
[关 键 词] 赏识教育;中医学基础;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8-0086-02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情感激励的教育方法,具有诸多优势,尤其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动机方面;与此同时,该教育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能使学生快乐地展开学习,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1]。将赏识教育应用于高职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职业院校实施赏识教育的必要性,就赏识教育的实施与运用以及赏识教育在高职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一、职业院校实施赏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在职业院校,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相对较差、成绩不理想、综合素质相对薄弱、存在自卑心理,所以,教师应多关心、鼓励他们,为他们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并将“人人能成才、人人有潜力”的育人理念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将学生的学习潜能挖掘出来,由此才有利于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如果在教学中一味地批评学生,易造成学生出现逆反心理,长期易导致学生出现自暴自弃的现象。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每个学生都有向上的本性,所以教师在采取赏识教育时要尊重学生,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将学生的长处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2]。例如,当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不高时,教师应站在尊重、理解、信任学生的角度积极分析原因,调整教学方法及策略,这样才有利于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状态,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赏识教育的实施与运用分析
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兴趣相对较低,导致这一问题发生的原因是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的热情;同时在长久的学习生涯中他们屡受挫折,学习自信心严重下降,出现自卑心理,并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严重下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让学生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并注重及时表扬、鼓励他们,这样更加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信心,有利于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其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情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仅要注重相关知识的教授,还要有利于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内化,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以此为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奠定基础。
三、赏识教育在高职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实施赏识教育,应充分发挥其优势
对于教师而言,首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以及扎实的理论、实践基础,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合理运用赏识教育,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关爱、肯定和赞扬,不仅有利于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互动,而且也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实施赏识教育,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情因材施教,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把临床工作中出现的常见问题作为讨论话题,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积极思考,通过自主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平等的学习氛围,通过积极引导,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创设“人人参与”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在学生讨论时,教师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结合赏识教育,通过肯定、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并在力图针对一个问题寻找多种解决办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赏识教育融入案例教学法中,不仅可以获得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而且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赏识教育,通过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中医四诊流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只需给予必要的指导,而不过多干涉学生,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通过运用此方法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而且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师生之间也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不仅训练了自身应变能力,而且增强了综合素质。
在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紧贴岗位”的理念,学习过程对接临床工作岗,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采用“导入情景→讲授新知→直观演示→巡视纠错→评价学习成果”的教学过程,由“识→悟→仿→练→展”的五步技能训练流程,通过“做中学、学中练、练中提高”的方式,突破操作重难点,提高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加重视实验课,真正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相关理论知识。教师示教时,主要对操作要点、注意事项进行讲述,同时应注重善用启发式、激励性语言,善用提问式、反问式方法,激发学生潜在的思维火花。通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进行自主分析并解决,鼓励他们积极动手操作实践,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升,使学生的恐惧心理得以消除[3]。比如,在针刺手法的练习中,教师先为学生提供相关学具,包括针灸的毫针、数字针灸模型仪、人体模型等,让学生进行实训操作,将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内化,使其真正掌握操作方法,对于操作认真的学生给予表扬,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后在实践环节,可选择几名心细、胆大的护生进行指导、操作,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客观、公正地评价其操作手法,同时及时肯定和表扬他们做得好的地方,使学生感受到成就感带来的喜悦,使其自信心得以增强。对于一些胆小或操作失误的学生,应多鼓励他们并手把手指导,使他们有效克服自己心理的恐惧[4]。
(三)实施赏识教育,应采取有效的评价体系
在评价环节方面,要彻底改变“一锤定音”的以期末考试成绩为准的评价方式,应注重将评价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将理论考试成绩、实践考试成绩以及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同学间的互评、学生的自我评价按一定比例结合起来,注重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成绩,使教学与过程性评价真正融合起来。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而且有利于建立其学习信心。首先,评价要民主,民主、科学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增加师生间的信任度,促使学生在民主的环境中积极展现自我,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其次,评价标准要注意分层而评,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不可以是唯一的,否则会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教师要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对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评价标准也应不同,要对他们取得的进步给予认可和鼓励。在评价中不断矫正学生的错误行为,鼓励学生不断进步,才有利于增强学生学好中医学基础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赏识教育具有诸多优势,将其应用于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有效地应用该教学法,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以此为构建高效的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田晓红,冯侠,高荣,等.赏识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实施现状分析:以陜西省宝鸡市高新区为例[J].科技风,2021(9):35-36.
[2]张英.简析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赏识教育的运用[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32):124-125.
[3]伍梅芳.学生讲课模式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35):136, 146.
[4]徐芬,杨静.浅谈中医临床护理带教中赏识教育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7):107-109.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