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红
摘 要:目的 探究在脑肿瘤围手术期为其实施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82例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全程优质护理,观察并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觀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全程优质护理用于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不仅可明显缓解患者因应激反应而产生的负面情绪,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脑肿瘤;围手术期;全程优质护理;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4-0-03
脑肿瘤,又被称为颅内肿瘤,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简称,不仅包括累及脑和脊髓的原发性和转移性的肿瘤,还包括邻近区域侵犯的肿瘤。有统计资料显示,每年每10万人中有17.7人患脑肿瘤,其发病率在全身肿瘤中占比为2.5%,仅次于胃癌、肺癌、乳腺癌和食管癌[1]。临床治疗脑肿瘤的主要方式为手术,由于手术和疾病对患者来说均为应激源,易使患者产生应激反应。全程优质护理是将“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的新型护理模式[2-3],本研究旨在探究将全程优质护理用于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82例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男28例,女13例;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53.29±4.35)岁;病程0.5~1.4年,平均病程(1.01±0.16)年;肿瘤部位:垂体瘤6例、胶质瘤8例、脑膜瘤10例、听神经瘤7例、颅咽管瘤10例。观察组患者男26例,女15例;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53.31±4.47)岁;病程0.5~1.6年,平均病程(0.98±0.21)年;肿瘤部位:垂体瘤7例、胶质瘤9例、脑膜瘤9例、听神经瘤8例、颅咽管瘤8例。两组患者上述信息进行统计学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充分知晓本次研究的过程及目的,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经颅脑CT和颅脑MRI等检查方式确诊为脑肿瘤[4];②年龄20~80岁。
排除标准:①合并继发性或原发性痛风、激素代谢障碍等疾病的患者;②合并溶血性疾病的患者;③近半月内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调节剂等药物的患者;④合并重要脏器严重疾病的患者;⑤合并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⑥合并手术治疗禁忌证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予以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予以全程优质护理:(1)术前护理。①健康教育:统一对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的相关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脑肿瘤知识手册、自我调节的理论框架及护患沟通技巧;患者入院后,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在自我调节理论的指导下,对患者的疾病感知情况进行评估,之后为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②心理疏导:术前护理人员要耐心、真诚地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需要告知患者出现负面心理是正常,并指导其采用恰当的方式对负面心理进行及时的宣泄;此外,还可以通过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以缓解负面心理,并以积极的态度配合医护工作。(2)术后护理。①病情监测:对患者的颅内压进行持续的监测,并密切关注患者的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及时更换敷料;对患者术后引流情况和导尿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②呼吸道护理:指导患者正确咳痰,并告知患者正确叩痰的方法,必要时为患者吸痰,以确保患者呼吸道的通畅。③体位护理:告知患者将下肢适当抬高,以促进患者下肢血液的回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④苏醒护理:若患者术后麻醉失效后意识仍未清醒,可通过播放音乐或呼唤患者促使患者苏醒。⑤功能锻炼: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可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恰当的功能锻炼。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评估工具为焦虑自评量表(SAS)[5]和抑郁自评量表(SDS)[6],每个量表包含20个条目,每个条目的分值为1~4分,评分越高,则患者的负面情况越严重。②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估工具为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7],主要包括社会关系7个条目、环境领域7个条目、生理领域7个条目和心理领域8个条目,每个条目的分值为1~5分,总分为29~145分,评分越高则说明患者该项内容的情况越佳。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护理后(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脑肿瘤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是指肿瘤病灶位于颅腔,其发生不仅与先天遗传、病毒感染等因素关系密切,还与放射线和致癌物质等因素有关[8],患者多会出现颅内压增高、意识与精神障碍等表现,同时该疾病和手术作为应激源会使患者产生严重的生理和心理问题[9],此外,手术是临床治疗脑肿瘤的主要方法,因肿瘤位置的特殊和颅腔中的解剖结构相对复杂,对临床医师的水平要求较高[10]。同时手术作为一种有创治疗措施以及疾病的严重性,患者会产生较为强烈的心理应激,不仅会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还会对患者术后的恢复造成不利的影响[11]。
而在手术前的健康教育,是结合动机、价值期望和认知理论等观点,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在提高患者健康行为的同时,促进其建立了自我效能感,同时缓解了患者的负面情绪[12];而患者术后病情监测、呼吸道护理、体位护理、苏醒护理和功能锻炼等护理干预措施,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本研究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全程优质护理用于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不仅可明显缓解患者因应激反应而产生的负面情绪,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臨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高玉兰,耿黎霞,张倩.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5):617-620.
[2]孔祥媛.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1):23,27.
[3]谢红,何赟,刘良卿,等.颅内星形细胞瘤不同分级的MRS影像诊断与病理检查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20,17(6):58-60.
[4]张永红,郑茂华.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治指南及专家共识[M].兰州大学出版社, 2016.
[5]叶慧,李艳.心理干预对脑膜瘤切除术后患者心理弹性、负面情绪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12):1505-1508.
[6]栗战营,刘白鹭,刘宝军,等.三氧化二砷联合颅脑肿瘤切除术对脑胶质瘤的短期疗效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2019,34(2):231-234.
[7]侯艳霞,郭玉青,晁素兰,等.综合干预模式对颅内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癌症进展,2020,18(2):202-205.
[8]赵媛,朱江.家属联动干预模式对颅内肿瘤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2):229-232.
[9]吕晶,邵敏,王清,等.赋能心理护理干预对颅内肿瘤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9,26(15):1909-1911.
[10]马剑颖,王冬梅.多维度心理支持渗透护理在脑肿瘤术后患者情绪与生活质量改善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0):1399-1401.
[11]孙瑞迅,李琳坤,刘祯,等.经额底入路与经翼点入路对颅脑鞍区肿瘤的生活质量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研究,2020,28(11):16-18.
[12]杜方雷,纪文军,马小红,等.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辅助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高血运性脑肿瘤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24):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