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玲 石彩芹 温玉田
摘 要:目的 观察体外高频热疗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东莞市厚街医院2018年5月~2020年8月收治的80例痛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秋水仙碱、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体外高频热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视觉模糊评分(VAS)、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1 d、3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ESR、CR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痛风急性发作期间使用常规治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可以实现疾病的治疗,对疼痛的抑制效果更好,而且可以控制炎性因子,对于疾病的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体外高频热疗;痛风急性发作;效果
中图分类号:R58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4-00-02
引发痛风的原因为嘌呤代谢失衡、尿酸排出受阻而出现的血尿酸异常升高,属于一种代谢性的疾病,长时间发病会造成尿酸盐在关节位置结晶,堆积在体内对骨质、结构产生破坏作用,造成各种功能性的障碍。目前对于该疾病仍以西医治疗为主[1],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抑制尿酸盐结晶诱发的炎症反应,控制关节损伤,但会出现各种胃肠道反应,因此需选择安全性更好地治疗措施。中医认为痛风属于痹证,因为正气不足、脾肾功能失调而出现湿浊,长时间在机体内沉积会导致内火,血脉发生瘀堵,邪毒滋生,出现炎症,气血凝滞,不通则痛,治疗该疾病的关键是舒经活络,活血祛瘀。物理热疗法促使炎症吸收或局限化,可有效防止症状加重,并且通过热疗镇痛、提升免疫,可减轻疼痛,改善症状[2]。本文对体外高频热疗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8月东莞市厚街医院收治的80例痛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24~66岁,
平均年龄(44.87±4.76)岁,病程时间2~10 d,平均病程时间(6.14±1.23)d。治疗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3~66岁,年龄年龄(49.13±4.98)岁,病程时间2~11 d,平均病程时间(6.12±1.16)d。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试验经东莞市厚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标准
纳入标准:①对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进行检查,根据《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确定为痛风[3];②治疗前未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药物;③签署试验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哺乳期、孕期、精神异常患者;②过敏体质[3];③严重心脏、肾脏疾病;④皮肤破损;⑤就诊资料不完整,无法确定疾病。
1.3 方法
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秋水仙碱(生产企业: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3842)口服,在急性发作期服0.5~1 mg(1~2片)/1~2 h,直至关节症状缓解,或出现腹泻或呕吐,达到治疗量一般为3~5 mg(6~10片),24 h内不宜超过6 mg(12片),停服72 h后为0.5~1.5 mg(1~3片)/d,分次服用,共用7 d;塞来昔布胶囊(生产企业:Pfizer Pharmaceuticals LLC.,国药准字J20120063)口服,1片/次,2次/d,共用7 d。
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使用的基础上加入體外高频热疗(生产企业:吉林省迈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型号 GRL),患者平躺于治疗床上,注意对治疗室温度和湿度的调整,温度控制在10℃~30℃,相对湿度 ≤80%,输出频率:30.32 MHZ±1.5 MHZ,输出功率:10~20 W,结合患者耐受度对功率进行调整,治疗25~35 min/次,1次/d,1周/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①疗效分析。显效: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下降至正常值,无明显疼痛或肿胀;有效:ESR、CRP下降≥30%,轻度疼痛或肿胀;无效:ESR、CRP无明显变化,疼痛、肿胀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疼痛控制质量:使用视觉模糊分析法(VAS)对治疗后不同时间的疼痛指标进行分析对比。③炎性因子:治疗前后ESR、CRP。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分析
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VAS评分结果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1 d、3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ESR、CRP指标结果比较
治疗前两组ESR、CRP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ESR、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会出现严重疼痛,关节受累,可出现反复发作的问题,在发病期间局部呈现出暗红色或者褐色,如情况严重会导致关节肿胀和关节积液,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低热、白细胞升高等炎性反应[4]。对于该病秋水仙碱属于常见的治疗药物,该药物是一种生物碱,使用之后可以与机体内的中性粒细胞管蛋白亚单位发生结合,促使细胞膜功能发生改变,抑制机体内的炎性因子,但多数患者还存在疼痛、肿胀等情况,还需要深入治疗[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1 d、3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ESR、CRP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体外高频热疗以热生物学为基础发展而来,采用不同频率、相位的高频电流,对人体产生干扰作用,通过摩擦产生热量,而适量的湿热作用可以促使小动脉、机体的毛细血管产生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使其中的炎性产物代谢增加,并促使其排出体外,因此在使用之后可以对炎症进行有效控制,抑制炎性因子[6]。另外,体外高频热疗可以提升毛细血管壁神经末梢位置的轴突发生反射作用[7],促进血管的扩张,改善局部血流,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从而使血窦开放,因此对于肾脏压力等进行缓解,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尿酸自机体内的排出速度,对于尿酸的控制起到积极作用。体外高频热疗通过加热的作用可以降低感觉神经兴奋性(镇痛)[8],热可作为一种与痛冲动同时传入中枢的兴奋,在痛传导通路的某一环节上干扰了痛冲动的传导而导致痛感觉的减弱或消失,因此对于疼痛起到更好地控制作用,适度的热使毛细血管扩张[9],血流加速,组织的供氧和营养供给加强,渗出物清除加快,代谢废物、致痛和诱发炎症的化学介质排除加速,有利于炎症的消散,因此在使用之后疼痛反应显著降低,炎性因子指标得到更加理想的控制,深层透热作用能提高关节内的温度,改善关节内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减轻关节疼痛与僵硬,提高运动功能,还可以减少因为疼痛造成痉挛和因为炎症造成的肿胀,对于机体的恢复更加有效[10]。
综上,痛风急性发作期间使用常规治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可以实现疾病的治疗,对疼痛的抑制效果更好,而且可以控制炎性因子,对于疾病的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建军,程红霞.红外热成像对口服乌鸡白凤丸联合苯溴马隆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评价[J].青海医药杂志,2019,49(6):49-51.
[2]周春言,李琴.自拟痛风方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湿热夹瘀型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8,40(9):818-821.
[3]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16,2(11).892-899.
[4]戴斌玉,邵先舫,郭玉星, 等.痛风清热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型)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7):775-777.
[5]侯新聚,马红梅,朱满华.运用红外热像评价青藤碱定点介入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20,29(8):563-566.
[6]王东林.清热通痹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CRP、SUA水平的影响[J].光明中医,2020,35(18):2880-2882.
[7]高莉,付春爱,袁延鑫.电针对湿热蕴结型痛风性膝关节炎NLRP3炎性体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9,14(11):3045-3049,3053.
[8]方琪,孟胜利.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9):91,94.
[9]高志旭.中药熏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观察[J].承德医学院学报,2021,38(3):215-217
[10]金都,梁一民,牟晓月.不同剂量秋水仙碱对痛风急性发作患者疼痛与炎症的缓解作用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7):1143-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