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哈欠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医学上认为,疲倦、睡眠不足时打哈欠是由于大脑缺血、缺氧所致。然而,打哈欠也有可能是疾病的信号。
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脑血管动脉硬化、脑血管狭窄患者,流向大脑的血液量会变慢、减少,大脑很容易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就会一直打哈欠。尤其是急性脑卒中发生的前几天,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心血管疾病 心脏是人体全身血液循环的源泉,负责供给全身及大脑血液。当患有冠心病、心力衰竭时,心脏的收缩功能下降,从而导致大脑的缺血、缺氧,频繁打哈欠。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在没有充足的睡眠下,人的大脑因为得不到充分的氧氣供应,处于缺氧状态,进而出现困倦、不断打哈欠的症状。
颈椎病 颈椎处有供给大脑血氧的颈动脉和一些神经。如果颈椎有问题(比如增生),供血受到影响,也会打哈欠。
另外,有些药物也会引起人体困倦、不断打哈欠,例如抗过敏药、止疼药等。
那么,打哈欠有什么好处?
消除困倦 人在疲惫时深深地打一个哈欠,可以促进血液回流,有助于新陈代谢,获得更多的氧气,增加血中的氧气浓度,消除困倦感。
释放压力 打哈欠可以释放太阳穴与下颌之间的关节压力,使大脑神经、全身肌肉得到放松,减缓精神上的压力与紧张感。
促进血液循环 打哈欠可以有效将胸中的废气吐出,使细胞获得更多的氧气。所以,打哈欠时间长的人,血液循环会更好。
缓解干眼症 生活中,我们打哈欠时常常会流眼泪,这是打哈欠刺激泪腺所致。长时间工作、学习,人会有眼干、眼涩的不适感,而打哈欠流出来的泪水可起到润眼的作用,缓解干眼症。
(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