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 熠
(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第一中学 湖北 咸丰 445600)
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由此核心素养一词在逐渐出现在教学中,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高中地理的核心素养包括四大内容,分别是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人地观念、地理实践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借助核心素养来促进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的地理综合实践能力和区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1]。
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能够让教学方式得到转变,让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提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在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根据对高中生的调查所知,60%的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是陌生的,85%的学生希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而且不喜欢地理知识教学的学生高达92%,可见传统教学中的地理教学很不受学生的喜爱。
1.1 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得到重视。众所周知,高中阶段是一个紧张的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学习负担也很大,不仅只有学生,老师也处于紧张的氛围中,完全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进行教学,紧抓一些可利用的时间来进行教学辅导,简直恨不得不吃不喝来培训学生的知识,加强学生的知识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相对来说地理的教学课时、教学安排远远不如语数英三门重要学科的教育,而且地理也没有专门的实验室来进行地里活动,学生最多能够结合地图、地球仪来进行学习,这导致活动的开展不够全面。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不够全面,所以在教学中,无法正视实践活动,这让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无法发挥出它的本质意义和价值。
1.2 老师教学实践能力有待提高。一节普普通通的课堂教学还需要经过老师的精心备课,老师不仅要承担身为人民教师的责任,还需要面对家长的期望、学校的压力以及学生学习成绩。开展一项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并不是随意开展就好,一个活动而已,它需要老师的精心设计和准备,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要保证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各项能力的提升。老师在每天的教学中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如果再面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准备,那么老师的教学能力是不支持的,教学精力也是不支持的。而且一个学校最基本的就是要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要让让学生的安全性提高,让家长放心的将学生送进学校。但是安全问题是综合实践活动,尤其是户外活动所无法保障的,这就成为实践活动的阻碍之一[2]。
1.3 实践活动的开展效果不理想。在一般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效果很不理想,这些都源于学生的学习意识较差,所以在活动中,学生会趁着这个仅有的娱乐机会来进行玩耍、嬉闹,导致活动的纪律性较差,而且活动效果还不好,继而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产生了挫败感,所以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并不感兴趣,这就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活动的开展除了调动学生的兴趣外,还需要让学生的知识学习意识增强,要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欲望提高,能够自主面对活动,提高活动的科学性,保证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首先,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让学生能够对地理课程教学有更浓厚的兴趣,学习效率越自然能够得到提升。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会得到提升,同时还能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在综合实践教学中,学生能够亲自体验和感受地理知识,对地理知识有更新的认识和了解。
其次,核心素养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重要的必备能力,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正如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所提出的学校既教育,教育既生长,教育既生活。书本知识是引导学生走向学习,最好的教育就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来获取知识,让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充分培养学生的活跃性。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所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长。
最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地理教学的整体效果。毕竟地理课本中的知识十分枯燥,学生的学习无法积极投入,要想让地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无疑是最有效的一种途径。而且学习的目的也是在于应用,这与综合实践活动不谋而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对地理课本的知识掌握能力会得到提高,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生活奠定基础,让学生在感悟生活中增长知识,让地理学习的压力减少,提升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3]。
3.1 转变教学思想,注重于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身为新时代的教师,要紧跟新时代的脚步,让自身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能力得到提升,让地理知识的教学更加丰富,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老师自身的教学素养需要提高,要积极的参与培训以及从互联网上进行自学,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要确保学生能够在足够活跃的氛围中得到知识的学习,更好地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要为教学负责任,为学生负责任。要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对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以此来促进学生在地理教学中的表现,提高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力。老师是整个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身上所肩负着重要的教育使命,要敢于积极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4]。
3.2 开展生活化教学,将生活实践与地理融合。地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可以说地理知识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看到,它与学生的日常活动也有很大的联系作用。在学习地理知识时,老师要开展生活化教学,将生活实践与地理相融合,更好的促进地理教学的教学,提升地理教学的效果。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将学生的生活实践引入到地理教学中,这种理论加实践的做法会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更加全面。
例如,在“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的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开展教学。在拖地时,湿拖把拖的地面,水迹一会就会消失,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会回答说,这是水的蒸发。那么水蒸发到哪里了呢,自然是到大气中。大气再进行降水,如此来进行水的循环。书中曾提到过一个模拟水循环的实验,老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本开展实验,以实验来进行验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充分结合生活实践经验和地理知识来促进地理教学的开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3.3 采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能够让知识的展示形式得到丰富,让学生的知识学习动力提高。多媒体教学将图片、音频、视频等结合在一起,让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教学形式也会得到适当的转变。老师提高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老师要结合课本知识来进行教学,以多媒体作为辅助,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让知识的展示更加多样化,帮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
例如,在“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教学中,地球上地貌有着各种不同的形态特点,按照成因来区分,地貌有构造地貌、流水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冰川地貌、黄土地貌以及喀斯特地貌等。书本上的知识介绍是枯燥的,为此老师要借助多媒体来让知识的展示更加丰富具体。通过图片、视频的展示来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原因造成的不同地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就像海岸地貌中还包括着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老师可以将两者的具体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从中去发现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实现教学的进步[5]。
3.4 创建户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地理教学中,除了在课堂教学外,老师还需要进行户外活动。户外活动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升,更好地发挥出户外活动的重要性。当然,户外活动的创建并不是简单地,它需要老师在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时,让学生以合作学习为主进行户外活动,实现地理知识的教学。而且地理知识本身就是以实践和理论结合的教育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在户外活动中接触大自然,提高地理学习能力,感悟地理知识。
例如,“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这一节知识的教学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户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知识,了解知识。带学生去田野间或者是学校的空闲土地上进行挖掘,在挖掘中观察土壤的剖面,观察其中的地面层次,让小组中分别记录出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并及时的记录下来。分析为什么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有哪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并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户外活动中,学生的综合思维将会得到提升,更好地实现核心素养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注重核心素养的教学,并积极培养核心素养中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有效的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在高中地理多样化的教学中,加强地理知识的生活性,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和应用,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让核心素养教育落实在地理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