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明
(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大薛中心小学 辽宁 锦州 121000)
中华传统文化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反映一种民族风貌和民族精神。让小学生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他们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要担负起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特别是在学校课程建设中,注重凸显传统文化育人,用心、用情将中华传统文化植入孩子们的心灵,渗透到生活的点滴之中。
多年来,师生共同探讨、研究我国56个民族构成,开发了德育校本课程《中华大家庭》,这不但丰富了学校的课程体系,而且本课程中处处浸润着了解、沟通、融和、团结的文化精神。从教案到课件以至成果展示,融入师生的集体智慧,达到了“四专”标准。
专用教材。作为校本课程,学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了一套适合低中高年级的德育校本教材,由“信息陶一一风情篇——美食汇——服饰秀——民俗园”等内容构成,涵盖了各民族的地域、特色、礼仪、交往、孝爱、励志、养成、感恩等主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滋养学生心灵、锻造有根的学校。
专属课件。每个民族的教学都有几个版本的教学课件,让内容更加丰富,呈现更加鲜活。
专门课时和专项作业。设置了专门课时,即每班每双周周二第八节。学生会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全面清晰了解中华大家庭56个民族的知识,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每节课后,老师都会根据民族特点设计相应的作业,让孩子们更加乐学善思、爱家爱国。
此外,更注重把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大力推进了“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如语文学科打造文化阅读课程、数学学科文化习题课程、音美学科文化欣赏课以及《炫彩软陶》校本教材的成功出炉。这些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增长了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引领学生走上了一条“自主、实践”的体验之路。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落实这一根本任务,建立传统文化活动课程,让孩子们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至关重要。学校一直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和特色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经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享受成长的快乐,在活动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我是新时代的小雷锋”的系列活动,让孩子们真正体验“雷锋精神”的可贵;“梨园赏花,亲近自然”,每年“五一”假期前后,全校师生会在晨光中来到德育活动基地千亩梨园,提倡孩子们为梨园做件好事——捡拾白色垃圾,保护绿色梨园;“诵中华经典,做博学少年”的《三字经》、《弟子规》诵读比赛活动,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庄严的入队仪式让队员们感受到了一种积极向上力量的鞭策和鼓舞;“传承中华美德,共圆中国梦想”梨园杯专场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以及十几年来学校一直坚持在“重阳节”来临之际,组织少先队员为敬老院的老人“献鸡蛋”,小小的鸡蛋包含着浓浓的敬老情。
活动系列化、主题化,有目标有措施,有计划有小结,学校形成了以传统文化活动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诸多活动的开展,开发了学生潜能,各种美好的情感深深地积淀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这是学校传统文化活动课程的独特之美。
校园环境是潜在的课程,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为此,学校重点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打造学校环境课程,让学生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爱校爱家、热爱生活的情感,建立起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首先,我们每个班级内均有特色各异的符合学情的班级文化布置,每个班级门口都有由本班的师生协作设计的个性化的班级名片,展示各自性格,彰显班级的特色,达到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统一,上面有班级集体合影、班风、班训、班级目标等。同时突出校园文化墙布置:“让校园的每一处都会说话,让整个校园变成教育的大课堂”。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感到舒心怡神,从而增强乐学意识。
其次,花旁树下学校划置了“开心农场——农业种植园”,有计划地分配给各班,种植什么和如何管理都由学生自己来决策。这项活动不但拓展学校“绿色生态和谐”的校园文化,更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春耕、夏作、秋收、冬藏”来感受农村生活规律;通过“耕地、浇水、施肥、除草”来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通过“收获、收益、运用”来培养学生的理财观念和爱心;通过“观察、记录、日记、小结”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写作能力,同时使农村的孩子真正了解和掌握农村生活的基本常识,培养他们绿色生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