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红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第五小学 广东 惠州 516239)
高效课堂教学是指班级授课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从课程改革的角度讲,是指在班级授课中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的最优化。具体来讲就是以尽量少的时间和精力优化课堂教学,靠提高课堂40分钟师生教与学的效率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教学效益的最好;以教师、学生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为本,实现“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也就是说,高效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最大的受益,实现课堂最优化,这种受益一方面来自教师对课堂的设计,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学生自身。
教学上有句名言,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指的是老师传授给学生知识不如传授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这里强调了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而实际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更为重要。因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为了长期地、稳定地使用良好的学习方法去学习,是搞好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
如何实现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我觉得应当培养以下方面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预习是课内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同学们往往不够重视。根据调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约占三分之一的同学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约占三分之一的同学偶尔有过预习,另三分之一的同学的预习也大多只是匆匆地浏览一遍,没有多少收获,达不到预习的目的。其实,课前预习作为上课的准备阶段,做得怎么样,跟上课的效果是大有关系的。通过预习,知道了一篇文章的大致内容,上起课来可能更心中有数;通过预习,扫请了文字障碍,上起课来可能更有利于腾出时间解决重点问题;通过预习,知道了哪些地方自己存有疑问,上起课来就更能加强针对性,更能集中精力解决难点问题;通过预习,对有些问题自己先作思考,但这些思考对不对?与老师的分析有什么异同?与同学们的看法有什么异同?可以在课堂中加以比较,这就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语文能力。可见,课前有没有预习,上起课来是大不一样的。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做好这几项工作:
(1)发现不会读、不懂解释的字词,查阅工具书,并把它记下来。
(2)发现精彩的片段,学着进行欣赏,并把它背诵下来。
(3)发现一些问题并作初步的思考。
(4)对文章的中心意思、写作特点,学着进行分析、概括。
(5)可根据需要在课本上加点,加圈,划线,标问号或感叹号,可作眉批或旁批。
如果养成了这样的预习习惯,必将大大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不仅如此,它还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不仅仅有益于一节课的学习,其对人的影响是终生的。
一节课下来,有的学生会感到收获很大,但也会有学生感到没有多大收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听课的习惯不同。有的学生有良好的听课习惯,自然会收获良多;有的学生听课习惯不好,自然会白白浪费一节课的时间。那么,应该培养学生怎么样的听课习惯呢?下面分四点说明:
2.1 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老师屏弃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转而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每一个同学都在积极配合这一改革,不做知识的被动接收器,要做学习的主动者。这就要求在堂上能围绕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围绕在预习中所发现的问题,围绕在听课过程中头脑里一闪念出现的问题,积极开动脑筋去思考,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
2.2 积极参与讨论的习惯。通过课堂讨论,可以启发思维;通过课堂讨论,可以明辨是非;通过课堂讨论,还可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我们不要做讨论的旁听者,而要做讨论的积极参与者。一方面认真听取每个同学的发言,一方面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2.3 大胆质疑的习惯。宋朝的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古人所讲的是读书方法,但如果把它运用到课堂学习中去,大胆质疑,并把它变成自己的听课习惯后,必能大大地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从而逐渐培养出创新精神。
作业是语文课内学习的非常重要的一环。之所以说其重要,一是因为它是检测堂上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作为学生来说,作业可以起到复习作用,发现缺漏,及时补上;作为老师来说,通过学生作业可以发现教学上的问题,以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二是因为它是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并加深理解的重要方法,通过作业,不仅使记忆牢固起来,还有助于弄清楚知识的内部联系。三是因为它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实现能力迁移的重要途径,通过做作业,使自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最终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既然如此,那么,应该养成怎么样的作业习惯呢?一般说来,良好的作业习惯应该包括: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按量完成作业的习惯动;按质完成作业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支撑。如果你的学生有着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么,你的语文课堂,能不是高效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