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敏
(安徽省合肥兴华苑幼儿园 安徽 合肥 230000)
幼儿刚开始接受系统的教育有一个适应过程,情绪波动会比较大,这个时期是培养道德情感的重要时期,良好的道德情感是每个人在成长中能得到的最大财富,幼儿没有控制情绪情感的能力,学校一定要重视这方面的教育,逐渐引导幼儿的情绪由简单、冲动慢慢趋向稳定,为了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更完善的情感教育,有针对性的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幼儿自信、勇敢、开朗方面的情绪,逐步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我们要跟随时代的节奏不断的在实践中去积极思考与探索,为幼儿教育开拓和创新不同的德育情感教学,让祖国的花朵在未来更加艳丽的盛开。
教师借助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感是一种有效的措施,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教师科学的借助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感,应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根据幼儿居住的地域环境和家乡习俗以及当地的特殊节日,对幼儿开展道德情感教育。例如,教师结合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享受这传统文化的熏陶,循序渐进的增强幼儿的情感道德教育,促使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幼儿在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中感受着节日的气氛,热爱传统文化的精神也被充分激发出来,从而更好的培养幼儿高尚的情操。例如,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布置充满节日气息的情境,教师借助多媒体形式使幼儿充分了解端午节各地的习俗,如味道甜美的粽子,各地的龙舟比赛等。然后教师在充分的讲解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置的节日,由此引导幼儿树立坚定的爱国信念,增强幼儿的爱国意识。在端午节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穿戴好围裙、厨师帽等,教师带领幼儿们一起开展包粽子的活动,使幼儿们充分感受传统节日的气息,幼儿和教师一起参与活动,不仅增强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感情,也拉近了幼儿之间的距离,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们非常开心得团结在一起,情感意味非常浓。这也是发挥了传统文化对幼儿的情感培养的价值。
幼儿都非常喜爱童话故事,因为童话故事短小精悍,使用口语较多,且主题鲜明,幼儿很容易理解故事内容,且幼儿还能很好的模仿,符合幼儿成长的心理需求,所以,幼儿非常酷爱听教师讲童话故事。例如,教师为幼儿讲《小刺猬真勇敢》这一故事时,故事中小刺猬想和大家一起玩捉迷藏,但是小猴子闲刺猬跑的太慢,拒绝了小刺猬的加入。在小白兔遇见危险的时候,小刺猬勇敢的挺身而出,成功的解救了小白兔。这篇童话故事对幼儿很有教育价值,通过教师生动的解读,使幼儿深刻明白一些道理:对于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或小动物,幼儿们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别人帮助和温暖,同时也能很好的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因此,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年龄与心理特征,寻找通俗易懂、具有较高教育意义的童话读给幼儿听,借助童话故事的真情实感触动幼儿内心的柔软,使幼儿们明白什么是好坏、什么是美丑、什么是邪恶与善良等等,通过一系列的童话故事,更好的培养幼儿道德情感,使幼儿具有高尚的情操。[1]
游戏活动能够更好的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感。幼儿时期正是培养幼儿道德情感的黄金时期,而同情心是道德情感的一种体现,对培养幼儿健康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幼儿生活阅历的增长,他们也逐渐能够理解他人复杂的情感。教师科学的培养幼儿同情心的产生,为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能够使幼儿更好的帮助他人、与他人更好的合作、懂得分享、谦让他人等高尚的情操。由于幼儿的年龄尚小,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较弱,教师应科学的将幼儿同情心的培养与游戏活动紧密结合,引发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更高效的培养幼儿的同情心。比如,教师就以“过马路”这一真实情景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幼儿按照自己的喜好自行选择扮演交通警察和路人,是幼儿明确角色关系,在看到老人或残疾人过马路的时候,会充分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幼儿积极主动的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再如,幼儿在进行角色扮演中发现有一乞丐,教师要引导幼儿会主动的将自己的实物拿给他们,给有需要的人带去一丝温暖。正如一首歌唱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游戏,科学的培养幼儿的同情心,使幼儿能够积极主动的帮助有需要的人,从而建立高尚的品格[2]。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育中,引导幼儿德育情感的稳定发展,是帮助幼儿树立积极快乐的人生观,使其对现在和未来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良好的德育教育可以使幼儿被更多的人喜爱和接纳,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更大的快乐与成功,拥有良好的道德情感,将促使他们在未来的成长中有更多的能力,更大的发展空间去面对和迎接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