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聪聪,张博峰,郭忠庆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关键字:互联网+;课程思政;汽车电脑与总线技术;教学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调效应”[1]。教学中,课程思政成为完成高职思政教育改革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一种新模式。专业课课程思政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融合,完成知识讲授的同时,完成思想教育,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2]。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学生需求不断变化,基于互联网下的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各大高校课程利用互联网平台完成教学,也为高校展开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了方向。
目前,高职院校都在大力开展课程思政,但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课程思政认识不够充分到位,不能更好地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中[2]。在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中,主体责任不够清晰明确,分工不够合理,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学资源不够丰富,内容集中于专业知识,思政教学资源不生动,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性偏低,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教学体系有待完善。
《汽车电脑与总线技术》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单片机技术、汽车总线技术等基础理论知识,汽车电脑和汽车总线技术中的常见故障及故障的排除方法等,课程主要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能够对常见故障进行分析诊断并对故障进行排除。在以往传统课程教授中,以汽车电脑与总线技术专业知识讲授和技能学习为主,缺乏综合素质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即使掺入思想政治内容,由于引入题材、方式等,效果不理想。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结合学生与网络和电子移动设备紧密结合的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学生课程思政教学,是一条可以尝试并且具有创新意义的新途径。
“互联网+”教学并非将教室全部搬到网络上,而是有机地将网络新媒体技术与专业课程教学实现深度融合[3]。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推动实行了“停课不停学”,实现了家庭和学校协同育人、“五育”融合全方位育人[4]。教师和学生借助互联网平台,通过“学习、互动讨论、体验”进行线上教学,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汽车电脑与总线技术》教学课程中,将从各细节点作为抓手,在专业知识点讲授中,合理引入课程思政点,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汽车电脑与总线技术在实际生活工作中的应用。
与传统思想政治课程相比,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是一种非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其将德育元素融于专业课程知识点中,是真正实现三全育人的关键点[5]。“互联网+课程思政”相结合的创新教学育人模式,为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开展了新途径。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汽车电脑与总线技术》课程为例,利用智慧职教云网络平台,拓宽教学渠道,结合学生个性特点,整合丰富的蕴含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改变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创新专业课课程思政新模式。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兴事物能力强,而《汽车电脑与总线技术》课程是一门理实一体化、专业实践性强的高职专业课程。该课程紧密围绕车电脑和汽车总线技术中的常见故障及故障的排除方法展开,内容相对较为单一。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理论讲解,学生进行实操。由于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课程思政教学很难融入,即使融入也是较为生硬,效果不佳[6]。互联网平台可以打破束缚,教师可以通过多平台获取足够的既符合时代特征有能够吸引学生的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将其融入课程知识点中,使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丰富多元化,同时教师将提前录制好的结合《汽车电脑与总线技术》课程知识点的思政微课传送至各个互联网线上教学平台,与学生进行共享,各平台互相补充、互相支撑,让学生学习随时随地化、自由化,提高课程思政知识的传播力度及影响度。
传统教学方式教师作为主体,进行灌输式教育。针对《汽车电脑与总线技术》课程,教师课程思政开展点集中于课堂和实训场所,由于时间和形式的单一性,导致课程思政工作很难开展,学生的学习也被动化,无法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课程思政效果较差[7]。借助互联网教学平台,可以实现教育形式多样化,学生积极性大幅提高。以《汽车电脑与总线技术》课程为例,教师课堂上可以讲解课程知识点,通过互联网平台展开和传播与专业课程知识点结合的课程思政内容,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例如,在课下任意自由时间,利用QQ、微信、云课堂等作为师生互动交流平台,针对当前社会热难点问题进行线上讨论、直播、在线问答等。通过多样化的在线平台交流,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改变被动局面,让学生们更好地吸收课程思政知识,真正达到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因此,面临当前时代的快速发展,高职课程思政教育一定要紧跟时代,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
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后,需要对传统的课程考核和评价体系进行变革。“互联网+”课程教学可以实现课程考核多维化[8]。以《汽车电脑与总线技术》课程为例,原有考核方式主要集中于专业知识和实操能力方面,缺乏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和汽车专业精神教育。教师对课程思政内容重视程度不足,评价考核过于单一,更关注课堂和期末考试成绩,忽略学生的平时过程性表现。
互联网教学平台不仅可以实现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而且可以开展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评价与考核。以“汽车电脑与总线技术”课程为例,课程标准中设定相对应育人目标,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评价考核“线上+线下”多元化,实现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一部分保留原有的线下考核模式,主要为课堂提问、分组讨论、问卷调查以及“期中+期末”试卷考查,在考核过程中加大主观题目分值,要求结合思政点进行答题;另一部分是借助互联网平台线上考核,主要为通过智慧指教、云课堂等的线上预习成果、问题交流讨论、学习点击量热度等在线进行[9]。通过拓展评价考核阵地,可以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跟踪,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不仅考查了学生专业课知识的吸收程度,同时也能实时了解到学生价值目标的获取度,提高了评价考核的有效性,让“汽车电脑与总线技术”课程思政教育方向更加明确,更加有的放矢。
“互联网+课程思政”相结合的创新教学育人模式紧密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结合多种教学平台和方式,充分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在线教学中,达到较为良好的育人效果。其特色与创新点如下:
(1)全面积极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加强学生育人目标培养。
(2)“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思想融入“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在新时代背景下,注重课程思政教学学习成效,方式多样,充分利用网络数据,优化“汽车电脑与总线技术”课程思政教学。
(3)评价考核更加科学全面化,充分考虑过程性和结果导向,及时反馈教学情况,并进行整改,持续优化教学过程和方式,而且将学生平时各方面表现综合起来,进行最终评定,达到良好的评价考核效果。
目前专业课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重点,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教学是思政教育的新潮、新模式。“汽车电脑与总线技术”课程运用“互联网+课程思政”开展教学,针对专业课课程思政内容进行了扩充,教学方式进行了拓展,评价考核方式进行了优化,提高了全方位培养人才质量。课程思政能否更加专业化,还需要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育工作者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