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核心能力为本位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1-11-22 21:16陈薇罗恺赟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8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核心职业

文/陈薇 罗恺赟

一、职业核心能力概述

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ies)是指从一个时期的所有职业活动中总结抽象出来的,劳动者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对职业活动起支配和主导作用,具有相通性和可转换性。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一种伴随终身、不断变化、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主要表现为:解决问题、交流协作、技术应用、思考辨别、责任担当、爱岗敬业等能力[1]。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一)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转型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它要求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要从面向工业经济社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向具备自主学习、问题解决、责任担当、沟通合作等核心能力,满足现代产业结构发展的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方向转变。

(二)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面貌发生了格局性的变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成功的重要法宝。但是,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两张皮”的问题还非常严重,人才荒和就业难并存。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路和要求。

(三)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当今世界,教育同产业的结合愈来愈密切,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国家,都将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振兴经济、增强国力的战略选择。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要求技能型人才不断向高素质人才转变。市场技术和人才的竞争,也使职业教育走上了时代更重要的角色[2]。

(四)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选择

对于企业发展来说,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力所在。人才的职业能力更加能够反映出其价值,这一点在当今社会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普遍认可。谁具备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就会处于优势地位,企业才能获得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速持续发展,立于不败之地[3]。

三、以核心能力为本位的就业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思路

课堂教学是职业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以就业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但课堂教学研究较少,尤其是承担着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能力提升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笔者在探索就业课程改革过程中,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通过“模块式”“项目驱动式”等教学模式,构建系统性教学模式,以“实践”为中心展开,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探索多元教学评价方式,有效培养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四、以核心能力为本位的就业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职业教育突出以核心能力为本位的课堂教学,以社会发展需求、企业用人需求为依据,探索职业发展规律,遵循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以构建结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的课堂教学为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评价方法、转变思想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强调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围绕核心能力培养和提升进行课堂教学。

(一)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导,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4]。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一直是以课程内容为中心设计课程,在教学上以“书本和教师”为中心。然而,将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的过程是需要重复实践形成的,传统的学科课程已是无法实现的。为此,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以“书本和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采用模块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努力实现就业教育课堂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教学形式

就业指导课课堂教育以“能力”为本位,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实际、结合实践,课程的设计应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交流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充分培养学生的可迁移能力而非单纯的知识传授,更多地让学生自我挖掘,充分挖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主人,成为一个自主成长型人才,充分提高职业核心能力。

1.课堂教学探究

以项目、案例、任务、角色为背景,以“能力本位、任务训练、学生主体、项目载体、课程一体”五个原则来组织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从“授人以渔”立场出发,以“必须、够用”为度,做学生的指导者。结合近几年学生就业方向、社会需求及产业、行业发展趋势确定课程相关教学内容,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分为“我的职业理想”“营销我的产品”“职场礼仪”等八大模块,每一个大模块又分成几个项目。课堂中把学生按照性格色彩、星座等进行分组,通过竞选确定小组负责人,每个模块教学从易到难、从简到繁,采用案例式、体验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导入主题—目标任务—行动训练—分析评价”来完成模块学习和实践,学生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处在主导地位,而教师只是“旁观者”“评论者”。运用案例法和各类测试问卷,结合学生身边具体事例,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构建了以合作为主题的新型师生、生生关系,凸显学生中心地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热情。此外,在就业课程教学中设置“企业诊断”,邀请企业人事经理担任嘉宾,对课堂项目的教学效果进行检验和点评,也是对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的延伸。

2.工学结合培养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实践,因此,体验式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课程教学环节还设置了“走访优秀校友”“生涯人物访谈”“企业半天体验”等,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去体会和感受,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感受企业文化氛围,促进知行合一。通过工学结合,学生对工作岗位及对应能力有了深入的体验,会更加注重薄弱能力的学习和提升,对全面提升职业核心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以过程考核为重点,建立一体化考核评价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评价中主要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重要评判标准,在这种评价标准下,学生也会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重要目标,建立以职业核心能力为本位的多元教学评价体系是课程改革的必然需求。

就业指导课课程考核不能拘泥于书面试卷的评价方式,而应更应注重过程性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70%)+期末考试(30%)的考核方式,每一个教学项目过程评价设计评分明细表,具体包括出勤(10%)、课堂表现(30%)、项目完成技能(30%)、团队小组评价(30%)。此外,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分别在学习前、学习中、学习后进行开课效果调查,运用课堂教学对比调查表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调查,实行量化管理和数字化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以突出评价的科学性与发展性,最终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提高。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核心和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认识到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才会有意识增加相关模块的教学和实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可以加强对校内教师的培养,通过学习培训、集体研讨等形式,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可以聘请校外企业专家(人事经理、行政经理等)或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校外教师担任教学,通过高素质的教学来打造高质量的教学课堂,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核心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五、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企业发展以及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教育培养将会受到更多关注。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凸显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特色,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将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有效融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多元评价体系;积极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课程,从实际出发,多渠道、多途径地加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增强高职学生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核心职业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我爱的职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