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健 周翔
“互联网+”时代给传统高等教育工作带来的冲击非常大,并掀起了一场深刻的改革潮流。高校应顺势而为,树立起创新的人才培养意识,从“互联网+”这一角度入手,真正建构起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新时期高校创新发展的各项新需求,解决高校在育人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健康发展[1]。
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如育人理念落后、方法单一等,导致人才培养的整体成效很低。“互联网+”时代到来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改变,其具体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点。
“互联网+”给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带来的影响非常明显,首先是人才培养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重视的是教育工作者的威严和话语权,然而,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更关注人的价值,教育工作者需在开展具体的人才培养实践工作时,要注重培养对象的综合素质,如学生的意志品质、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学生的学习能力等。这样的人才培养工作无疑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接受以生为本的教育与管理[2]。
传统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是趋于固式化和程式化的,不仅难以突破高校育人工作的困境,还会让学生难以做到主动配合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因此,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方式带给学生的感觉是一成不变的、机械的,容易让学生产生抗拒的心理,不接受这种传统的育人模式。如今高校正在建构“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沿用的并非传统的固式思维,而是“互联网+”时代所倡导的创新思维。具有这一创新思维的教育工作者能够推进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变革,改变现有的教育格局。
“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培养环境具有明显的开放性这一特点,使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这种环境,打破育人模式的边界,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这意味着学生能够在开放的社交网络上与更多的人交流,从更宽阔的学习空间里获得丰富的知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更能使学生接受,同时拥有良好的学习体验,还能与教师建立起更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在更加和谐的环境下获得更多的技能[3]。
目前,各高校的学生培养及管理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却发现育人工作还没完全发挥出特有的价值。归根到底,是“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与建构还不够完善,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高校应秉承互联网精神,建构完善的“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但有些高校却没有对这一点给予重视,从而导致其所建构的人才培养模式没能充分融合互联网精神,使育人工作流于形式,不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深刻的互联网精神,体会不到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对自己的影响,这就限制了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实施。
“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仅要适应新教育形态下教育改革的步伐,还要更加深入地研究“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把握好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需要、发展规律,而后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预防实践工作中所有问题的出现。然而,一部分教育工作者没有能够完全迎合这一新挑战,在新育人模式的构建过程中表现得差强人意。这意味着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紧跟“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步伐,尽可能地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为了将“互联网+”技术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有机融合,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创新,高校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真正完善“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要让“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完善,首先应加强决策环节的优化。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具体落实育人实践工作之前,一般需要通过科学的决策,制定合适的人才培养内容、方法。“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高校教育工作者提高自身的科学决策水平,其涉及的科学技术可以有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通过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高校教育工作者可广泛地收集有效的数据信息,并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科学的统计与分析,为自己的科学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参考。比如,高校教育工作者可在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下,全面收集全体教职工对育人实践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相关的数据信息。在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处理时,可科学预测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结果,为教育工作者的最佳决策提供参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校可依托新型的科学技术,构建起人才培养决策咨询平台,并加强智库建设。其中,人才培养决策咨询平台可以为教育工作者的科学决策提供准确的咨询,而智库则可为教育工作者的科学决策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支持。当前,互联网世界的信息量剧增,高校的数字化资源也越来越丰富,需要高校建立起智库,用于储存数字化资源,便于教育工作者随时调用这些数字化资源,制定科学的决策,进而设计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提高育人水平。
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方式主要是面对面授课和管理模式,受众面比较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育人实效。而且在“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初期,教育工作者并不注重扩大这一受众面,影响了育人工作的整体成效。对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开设线上学习平台,扩大受众面,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知识。这不仅可以让学生灵活利用自己的时间来学习新知识,又能解决传统学生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空间不足问题,可最大化地提高学习资源的利用率。
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加大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入研究力度,探寻能够提高人才培养成效的方法。因此,高校可开设这方面的教育讲堂,呼吁广大教育工作者聆听这一讲堂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学习如何才能发挥自身的作用,推进“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建构与运用。教育工作者可自主地登录互联网平台,聆听线上教育课堂的内容,从中学习“互联网+”人才培养的新型理念、工作方法,懂得通过科学的育人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工作者也可参与线上学习过程,学习如何在“互联网+”人才培养中帮助学生走出迷惘,走向觉醒,懂得保持心灵的清净,学会从学习生活中获得丰富的知识。
“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运用能够推进高校育人方式的革新,使人才培养模式变得更具开放性,并且凸显出个性化的教育特征。这意味着高校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制定符合其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教育工作者可依托“互联网+”平台对学生进行事先的在线测评,对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全面的掌握,从而从他们的实情出发,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发挥“互联网+”的个性化人才培养优势,凸显出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和管理原则。
教育工作者可从线上教育课程资源中筛选适合开展个性化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获得开放、自由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教育工作者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营造模拟的人才培养环境,让学生从中获得真实的个性化学习体验。在模拟的人才培养环境中,每位学生可参与到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交流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主动话语权,改变教育工作者一言堂的传统局面,让育人实践活动更加精彩。此外,教育工作者也可借助微视频的信息传播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学生可自主地展开学习,从中获取丰富的学习技能,彻底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高校可以从改进人才培养机制这方面入手,建立起一个新生态。高校可以从不同方面入手,建立完善的“互联网+”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高校应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体系,亟待完善的内容包括育人规范、流程、评价方法等。高校可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其中,建立起网络化监督体系。另一方面,高校应注重完善“互联网+”人才培养考核与激励制度。其中,人才培养工作成效考核机制、激励机制与网络化评价方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教育工作者可利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奖励,使其更积极主动地推进“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应用。
综上,在高校构建“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人才培养内容、理念、方法等方面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目前,“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发展阶段,还未充分发挥出人才培养模式的真正作用,还需要高校更加深入地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推动“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