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勇
202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900万,创历史新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问题已成为我国首要的民生大事。就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渠道而言,社会有限的就业岗位与毕业生数量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高校毕业生的供大于求已成为其就业难、创业难的根本原因,而这种供大于求的就业趋势还在逐年扩大,就业形势严峻。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一重大民生问题,我国政府不断推出大学生就业优惠政策和就业岗位,深化国内需求,增加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与此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向新业态岗位转变,持续推出就业新路径,创造就业新岗位。加大对大学生创业引导帮扶机制的扶持力度,积极孵化大学生创业产业园,加大中小型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吸收力度等,以优化就业服务,扩大就业容量,巩固就业稳定的态势[1]。
尽管每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攀升,但从市场就业匹配度调查来看,众多优秀企业在专业领域仍然缺乏专业人才,人才需求仍面临着供不应求的现象。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在专业领域的技术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求,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企业专业人才招聘难的尴尬局面,进一步恶化了就业形势。这样的就业局面显然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校在教育教学上与时代的脱轨造成人才培养过程与市场需求的不对等,既是高校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深刻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未来发展[2]。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会选择经济条件相对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就业的地域趋向性明显,很少有人或不愿意选择基层服务型岗位,下沉到城乡服务。在大、中型城市中,各类高校的毕业生数量庞大,在同一岗位下就业的竞争压力也无形增大。高校毕业生选择经济发达的地区为主要的就业目的地,而那些欠发达地区则难以吸引高校毕业生,这在客观上反映了毕业生追求高薪资、求舒适、求名气的择业心态,加大了毕业生整体的就业压力。就地域分布特点来看,高校毕业生首先选择就业的城市是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其次是一线城市、省会城市、二三线城市、城乡综合服务部等[3]。
2017年,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教育领域要深化改革,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教学新尝试,促进各大高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推进校企办学,在推动就业创业、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效果。校企合作在时代背景下,广大高校为谋求自身的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和实效性。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人才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是校企双方实现互利发展的一种战略性选择。校企合作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应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为企业的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4]。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与企业之间实现市场就业信息共享,可以及时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方向。为此,高校可以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对高校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知识教学,企业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来安排学生进行实践运用,增强高校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操作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教学环节中,校企不分家,高校和企业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合力培养,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成长为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在就业环节,校企一站式对接,高校毕业生直接从高校进入企业,完成企业的招聘“订单”,减少了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压力。校企合作模式以市场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培养的高校毕业生人才,是人才培养与需求实现完美对接的典范[5]。
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的模式。校企合作符合高校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高校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了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双赢”模式。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高校与企业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即高校可以利用企业的高端教学设备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企业也不必为培养人才担心场地问题,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提高企业积极参与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从而降低用人的成本和风险。让高校学生实现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节约教育与企业成本,让技术资源真正活起来,将高校教育与企业的发展命运相连,共赢共促发展。
校企合作模式是新时代的“产学结合”的应用模式,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校企合作符合高校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极大地促进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有利于高校学生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学生的职业意识得到显著提高,在学校教育中注重自身职业知识的积累,在企业实习过程中了解职业所需要的基本能力素质,在实习中初步具备顶岗生产的能力,与企业员工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可以切身体验严格的生产纪律,感受劳动的艰辛、协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使高校毕业生尽早与就业接轨。另外,校企合作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观念和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及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都具有极大的帮助。
校企合作下的“前就业机制”指的是:高校与企业之间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以保证高校毕业生在职业知识、职业能力与素养上与企业需求人才的全方位对接,确保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全面推行“前就业机制”,需要高校能够全面地向学生传授其本专业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总结在企业实践中所获得的工作经验。在高校教育中要有意识地提升学生职业化的能力,即为实现自身的工作目标所需要的各种社会技能,诸如社交与协调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创新与知识运用的能力等。这些职业相关知识和能力需要高校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逐步积累,需要长期关注和重点培养,高校与企业的精诚合作才能达到这一效果。此外,高校学生在参与企业实践时,要着重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了解企业文化和发展概况,努力培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认真负责等职业素养。这是企业对其员工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关注重点。
“准就业机制”指的是:高校与企业在合作中培养的“订单式”就业人才,即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让学生在高校学习,在企业工作的交替培养模式,将高校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社会工作及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准就业机制”在校企之间深入推行时,应高度重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协作与互动方式,高校在人才的培养上要及时了解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对人才的需求方向,根据市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在此基础上,要充分整合高校和企业的现有技术、资金、信息等资源,使企业所需人才与高校培养成果实现良好对接。“准就业机制”的培养目标是帮助高校学生实现工作与学习的交替互动,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能力,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水平,为今后从校园到企业的无缝对接奠定坚实的基础。
“完全就业机制”指的是:在高校中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让学生在走出高校时拥有更多的就业选择权。在这种就业机制下,高校作为就业培训的主要平台,采用大班式的培训方式,对学生进行基础就业知识的培训,如制作简历、面试、寻找求职途径等。高校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在建立健全基础就业培训机制的同时,还可以构建高校毕业生在企业中的岗前培训,高校需要根据学生的岗前培训考核成绩来修订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与方案,拓宽毕业生就业的选择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