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一凡
在新的五年规划的大背景下,我国对人才的需求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才供给对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和新的经济发展形势,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重大的机遇。通过对大学生创业补贴政策、高级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等各种人才激励机制,为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尤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人才布局,极大地提高了就业的流动性和灵活性。新业态催生新职业,新职业呼唤新型人才,灵活就业模式既满足了“90后”毕业生的个性追求,又给毕业生提供了发展自我的舞台[1]。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对人才结构的需求转变有着重大的影响,对创新型的技术类人才和综合能力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给就业工作带来一些挑战。传统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市场需求缩水,新兴产业对职业素养和技能的要求较高,而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设置却没有跟上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发展的步伐,导致传统的专业就业受限,紧缺专业供不应求,如传统的美术专业,曾经是市场的老牌热门专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和视觉传达等专业更受企业的青睐,美术专业的市场需求被挤压,又不能及时实现转型,就业前景大受影响。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劳动力从城镇外围涌入市场,城市劳动力供应量增加,但就业需求岗位却难以满足新增就业,导致城市就业供大于求,农村或偏远地域需求大于供给,供求总量矛盾突出,地域失衡[2]。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21届大学毕业生数量达到909万人,比上年增加3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可见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1.客观因素方面
随着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加,企业不敢轻易扩大招聘规模,一些传统的招聘大户缩减了招聘计划,原有的企业员工流动性减弱,对企业的忠诚度提高,就业市场人才需求总量有所下降。加上部分2020届毕业生尚未找到工作,目前还在待业状态,而国外疫情的现状导致出国潮逐步冷却,部分尚未修完学业的学生休学回国,这些精英学子的冲击,造成就业市场一定程度的饱和,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步维艰。
2.主观因素方面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许多毕业生还处于不自知、不着急、眼高手低的状态,天之骄子的光环尚未褪去,对就业前景的憧憬还很稚嫩,对未来还很迷茫。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对学生的就业并不像以往那样急着推向社会,主观上认为毕业生会有更好的就业单位,推崇考公、考编等体制内工作,同时把升学作为缓就业的一种手段。加上毕业生对自身缺乏清晰的认知和职业规划,对薪资待遇、职业薪水、职位社会地位过于理想化,脱离就业市场实际,不肯脚踏实地从基层积累经验,盲目攀比频繁跳槽,这些都成为毕业生难以就业的阻力[3]。
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首先要从上层着手,将就业工作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党政领导要负起总体责任,明确制度,加强落实,分层部署,完善就业机制,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督促就业工作落细落实。树立全员就业意识,形成推进合力,从教学到学生管理、从专业教师到政工干部、从学校到家长、从校内到社会,对学生就业择业进行全面指导。高校要严格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就业工作“三严禁”和“四不准”的精神要求,紧跟就业工作的新形势,聚焦就业工作新问题,创新就业工作新方法。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就业工作政策的宣传力度,促进就业信息能够到人到员,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转变择业观念,为学生就业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合理利用互联网优势,拓宽就业途径。
针对宏观就业形势的新变化,高校要全面分析毕业生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认真思考工作新方法,聚焦重点,开拓创新,全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1.进一步强化信息管理,做好政策宣传
利用大数据终端,完善就业信息服务,广泛收集、认真整理毕业生所需信息,充分发挥互联网、手机移动端的优势,实现就业资源共享,确保信息到人。通过召开就业动员会和主题班会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更加了解就业新形势和新政策,更新就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解决实际就业问题。分专业分意向建立信息小组,将同类就业意向同学归为一档,进行信息共享和跟踪,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对接毕业生的个性化需求,减少求职盲目性。建立毕业生就业动态信息库,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的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争取做到每周一报、每周一更新,及时掌握大学生就业新情况[4]。
2.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提升就业能力
开设就业指导专题讲座,聘请职业生涯规划师、就业指导师、企业人事经理、优秀毕业生等,针对毕业生存在的简历制作、面试技巧、未来规划等专业技术问题,进行模块分类、专业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更加了解就业市场,了解行业前景,了解职业发展,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需求。通过开展职场礼仪、求职技巧、模拟招聘等活动,对毕业生进行体验式指导,不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及合作精神和调适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使其在充分就业的同时能游刃有余地实现自我价值。开展就业创业个性化咨询服务,进一步精准推进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引领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和就业观,调整就业状态,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5]。
3.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挖掘就业岗位
鼓励学生通过学校的就业网站、“91job”和其他高校就业平台等投递简历,拓宽就业渠道。不断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用人单位的用人意向,做好毕业生的推介工作,将用人单位引入到招聘宣讲中,使毕业生“足不出户”成功就业。加快毕业生实习基地和校企对接的力度和范围,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储蓄库,组织毕业生到企业参加培训实习,不仅可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还能为企业未来人才资源的储备奠定基础。要进一步扩大毕业生的吸纳力度,实现校企的双向良性循环。结合学科特点和专业教师影响力,组织召开具有专业特点的针对性招聘活动,广泛筛选、搜集相关用人单位信息,主动牵线搭桥。要及时调动各方力量,主动与历届校友和活跃在行业内的优秀毕业生联系,搜集一手就业信息和岗位需求,增加岗位供给量,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
4.进一步帮扶困难群体,实现全员就业
建立就业困难学生档案,重点关注家庭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身体残疾、心理问题学生的就业工作,因人施策,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辅导,发动辅导员、专业教师为就业困难学生“开小灶”,优先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优先提供岗位信息,优先推介给用人单位,优先跟踪就业动态。尤其是身体残疾和心理疾病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属于非常特殊的一类,许多企业出于自身发展的考虑,不太愿意接受有此类问题的学生,而这类学生的就业工作是否落实,才是稳定社会的关键所在。高校要针对这一群体,联络当地的社区、残联等机构,同时发挥家长的合力作用,综合统筹、多方协作,帮助他们重拾信心,尽快就业,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创业,不仅可以享受政府的创业优惠政策,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
5.进一步创新工作载体,鼓励多元就业。
一是高校要引导广大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到边远地区去,到基层一线去,积极参加“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苏北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在基层的广阔舞台上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二是引导学生了解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鼓励灵活就业和自由职业。与此同时,邀请创业典型来校举办讲座,对毕业生进行创业实践指导,以创业带动就业。收集毕业生所在地创业政策进行宣传,尤其是在小额贷款、工商登记、税收减免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三是支持优秀学生进行升学、考编、出国等优质就业,学校可以设立“考研奖学金”“考编奖学金”,鼓励学生考研考编,并安排专门自习室,配备空调,做好物质保障;召开考研、考编经验交流会,邀请有关专家、学科带头人、成功的优秀学子开展交流活动,提升优秀学生的就业层次。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众化的发展趋势,毕业生的数量逐年递增,高校必须全面落实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的就业工作新目标、新要求、新任务,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分析宏观背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把责任担起来、资源用起来、渠道建起来,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