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体育发展实践的过程中,大众体育参与的需求与有限的体育资源供给的矛盾冲突始终存在。近几年,大众体育在场馆配置和资源供给上虽然较之前均有所提升,但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问题仍未得以解决。这一现象与我国体育发展实践倚重于顶层设计,而不同程度地忽视社会力量有着直接关联。
为更好地打通上下层之间的壁垒,实现资源的落地生根,首先,应该落实“先土壤后庄稼”的战略原则,即涵养体育文化,发挥文化的功能性作用,促进社会资本的积累。文化内生力量的更新与激活,需要改变传统的体育发展认知和定位来加以配合。具体而言,可以从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和生存教育的高度来理解新时代体育的发展定位,将体育作为“三生”教育的重要载体,来实现广大民众关于身体、身体活动以及身体活动的价值意义方面的认知启蒙。大众认知上的转变,有助于萌生新的管理机制。现代境遇下,以往由上而下的形式或需要部分改变,转而通过自下而上的推动和赋能去培育草根体育组织中的意见领袖,以发挥社群“精英”的兴趣和创意作用。借助互联网时代“全时空泛在”和“浸没式”传播体验的科技优势,在社会性空间里将体育赛事纳入城市发展体系中,使兼顾情感、美学、自然和功能四个要素的大型体育赛事呈现在大众面前。最终实现“五个一工程”,即:给亲历者一个身心愉悦的切身体验,给城市居民一份饱含乡愁基因的美好回忆,给世人一个可供借鉴的样板的目标,给后代留下一份永恒的文化遗产和一个可以传世的家乡。同时结合城市优势发挥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禀赋,在互构中把体育文化的传播力和感染力发挥到极致,真正做到“健康中国全民全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