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证书制度与书证融通实施方法略论

2021-11-22 19:45:05谌福琴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5期
关键词:书证融通证书

谌福琴 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总共提到了七个方面的内容,涉及到20 项举措,被称为“职教20 条”。其中明确规定职业教育要正式启动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也标志着1+X 证书制度的诞生。该方案的颁布是政府对职业教育提升重视度的良好体现,也是政府在教育行业的新部署和新发展。职业院校应当积极响应这一号召,通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的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国家培养复合型人才。

一、1+X 证书制度和书证融通的内涵

(一)1+X 证书制度的内涵

顾名思义“1+X”是一个证书与多个证书的结合,在这其中“1”指的是院校的学历证书,也就是学生在毕业之后所得到的证明自身学历高低的证书。“X”指的是专业技能证书,也就是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所取得证明自身技能情况的证书,它是由政府认可、授权的机构依据对应的职业技能标准对学生做出鉴定与考核,并科学评价职业技能之后颁发的凭证。该制度是我国政府在详细分析我国职业教育现实情况基础上提出来的,目的在于对职业教育进行发展和完善,为国家人才素质提升做好保障。1+X 证书制度注重学历证书获取的同时关注人才的技能发展,以学习成果为核心,通过运用学分积累、认定、转换等机制,推动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相互融合,鼓励学生在校学习的同时加强技能学习,获得对应的技能证书。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置,为“1”与“X”的融合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书证融通的内涵

书证融通说的是“书”和“证”的相互结合,也就是要推动“1”与“X”的全面衔接,为国家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从本质上来看,虽然在该制度中“1”与“X”进行了统一,但又不只是“1”与“X”的纯粹相加。其中“1”代表的是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所具备的学历属性,而“X”则体现的是职业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有着不同的目标和诉求。所以这两者既是独立的主体,又具有相融通的条件,共同推动着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

“1”与“X”在人才培养模式、发证主体以及教学内容等多方面都存在区别,其中“1”指的是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由院校为学生颁发学历证书。在教学中职业院校会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多种措施培养人才,如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等,教学内容也以综合性内容为主,不仅教授专业知识,还教授基础性文化课知识。“X”指的是相关技能机构培养人才,并颁发技能证书,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专业化技能更为注重,有更强的“目的性”。虽然“1”与“X”有很多不同,但是其大目的是相同的,即都是为国家培养高质量人才,且双方有着相同的人才培养效能。这也是双方可以共同作用于职业教育,并相融通的原因。

二、1+X 证书制度与书证融通的意义

1+X 证书制度与书证融通是新时代下我国政府在充分考虑我国社会情况基础上所提出来的一项新举措,是打造职业教育强国的重要途径。其价值有如下几个:

(一)促进职业教育创新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其具有自身的独特特征,有着与普通教育不同的内在规模、内在结构等。其一方面担负着培育人才的职责,另一方面还具有推动个体与职业岗位全面融合的职能,也正是这种双重职能使职业教育更为独特。独有的内在结构决定了职业教育还具有明显的跨界性、广泛性特征,这推动了其职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而且能够推动其在社会育人、院校育人等层面与企业育人的协调。同时这种特征也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殊性,需要在机制、规范等多个方面进行特殊安排,如此才能够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随着1+X 证书制度的诞生,将推动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并通过转换、积累等机制实现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取得更为理想的人才培养结果。

(二)提升了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的水平与能力

职业教育办学的定位、目的和归宿就是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从其历程来看,在国家现代化、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职业教育逐渐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教育体系,从原有的手工作坊师徒关系向校企合作、正规院校人才培养过度,人才培养实现规模化发展,人才培养体系也更为系统和规范。现有情况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一系列新技术、新手段不断产生,传统岗位不断被调整、变化,职业结构也出现了较大的变革,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职业院校不仅要依据普遍化、系统化标准培养人才,而且还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的变化情况,根据新时代下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学生的新需要等创新人才培养过程,在人才培养中有效融入新的规范、制度、工艺、教学模式等。而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融合,不仅保留了职业院校原有人才培养特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职业院校提升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使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的水平和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三)提升了职业院校办学的内在动力

职业院校的本质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办学主体多元化是其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其区别于普通高校的重要特征。在原有模式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较为单一,缺乏与其它主体之间的联系,导致人才培养的效果不理想,而1+X 证书制度的实施,推动了职业院校与社会培训机构之间的联合,实现了办学主体多元化的目标,这有助于增强院校办学的内在动力。1+X 证书制度明确提出要运用市场化、社会化机制招募社会评价组织,更好地发挥社会评价组织在技能等级标准制定、发证、认定、考核等方面的作用,并通过竞争机制促进职业教育评价组织的优胜劣汰,使职业技能证书有更高的认可度与公信力,确保职业教育主体利益和诉求得到满足,也可以调动职业院校办学的积极性和动力。

三、1+X 证书制度与书证融通的实施方法

(一)提升院校领导与教师的认知度,增强担当意识

推进1+X 证书制度与书证融通,必须要注重提升师生的认知度,这是基础,也是前提。要想实现两者的更好融通,应当加强院校教职工对该内容的认识,不断提升他们的担当意识。首先,教育部门应当为职业院校发放这方面的宣传手册,或者通过互联网、其它途径等开展培训,对有关知识进行系统规划和讲解,使职业院校领导能够对此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系统的理解,深入理解其内涵和意义;其次,职业院校教师要树立担当意识,将自身置于国家发展的大层面中推进该项制度,充分发挥自身价值的同时为国家人才培养、教育体系改革贡献更大的力量。

(二)职业院校加强自身与培训组织的合作

1+X证书制度的本质是推动职业院校与培训组织的结合,通过融合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所以要想更好地对这一制度进行落实,促进书证融通效果的发挥,职业院校就必须要做好自身与培训组织之间的融合工作。在开展融通工作的过程中,要对培训组织资质进行全面考察,确保其资质符合规定,并且能力合格,如此才能够更好地对制度进行落实,保障学生学到对应的技能。职业院校还要加强与培训组织之间的沟通,对学生利益进行保障,为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提供有利条件。还应当与培训组织相互合作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检测,提升评价的真实性、针对性和全面性,使学生能够通过评价深入了解自身的不足和优势,明确后续努力的方向。

(三)正确处理“1”与“X”的关系

1+X证书制度的实施,目的在于提升人才培养的有效性,这要求职业院校在育人的过程中要关注人才的综合水平与技能,而不能单纯追求“X”证书的获得,要协调本校课程与培训组织培训课程之间的关系,寻找最为合理的方法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比如,职业院校可以借助于互联网与培训机构进行互通,对院校的课程与培训机构的课程重新做出调整,使课程更具有融合性,确保学生能够学到更为全面的知识。同时,还要在每一位学生取得“X”证书之后,对学生这方面的技能进行考核,明确学生是否真正具备了对应的技能,在学生具备技能、达到标准之后才能够学习其它的技能。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X 证书制度以及书证融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应当积极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促进自身技能的完善,如此才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领,解决学生在1+X 证书制度中面临的问题。例如,院校可以组织自身的教师开展进修学习,使教师到培训组织中学习有关的技能,并对培训组织的实力进行考察,明确其有无实力帮助学生开展“X”证书学习。还要鼓励教师通过互联网以及其它手段等积极学习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并定期对教师的能力进行考核,对于教师的成绩予以肯定,鼓励教师加强自身与其它院校教师之间的联系,提升综合素质,构建更为强大的教师队伍。

猜你喜欢
书证融通证书
我国书证提出命令制度构造的反思与调整*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草原与草坪(2022年1期)2022-05-11 10:44:40
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汉语大词典·火部》书证断句献疑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艺品(2017年4期)2017-11-06 03:48:52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新课程研究(2016年2期)2016-12-01 05:52:28
融通生物借直销上市?
圆满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浓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