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担保机构商业经营模式的创新研究

2021-11-22 15:43李秋艳广西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0期
关键词:商业融资经营

李秋艳 广西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合法融资也是运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满足银行的借款标准时融资担保机构就成为了最佳选择。为促进融资担保行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需求,政府、社会、融资担保公司以及企业都应该及时反思自己并施加有效措施进行改进。本文将重点从融资担保机构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商业经营模式、当前商业经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创新策略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我国融资担保机构的发展历程

融资担保行业是一个十分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业,更是思想创新与时代发展的产物,融资担保机构从商业经营模式到监察自管制度都很难有模仿的对象,所以它一直在边发展、边思考、边创新、边完善,那么融资担保行业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呢?其实融资担保行业从创立到发展至今约二十多年,它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成四个时期。一是试点产生期,这个时期主要对应的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及21世纪之初,1993年,一家名为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应运而生,它也是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的前身,其创立意味着中国担保行业的开启。随后几年中又有大批融资担保公司逐渐成立,再加上政策的支持与保障,担保行业发展的势头十分迅猛。二是探索发展时期,在这个阶段担保试点机构持续增加,融资性担保行业的系统模式初见形态,但是其商业运营模式的单调性与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出来;三是担保行业危机时期,受到宏观经济影响,许多担保公司先后爆发风险,中担、华鼎、创富三家明星担保企业接连出事也成为担保危机的导火线。四是规范整顿时期,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动荡引发了政府的关注,因而从2012年开始各地监管部门都加大了控制力度,2017年,颁布了《融资担保公司管理条例》。2018年4月,银保监会印发了《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四项配套制度。

二、融资担保机构的行业经营模式

实际上,融资担保公司的业务就是帮助企业或者个人向商业银行申请一定额度的贷款时提供担保方的服务,并且在担保过程中收取一定的费用。如果贷款人逾期未还,则融资担保公司需要作为担保人为贷款人偿还贷款,偿还贷款后对贷款人进行催收。简单而言,就是给别人做担保,收取费用。如果别人没还钱,就帮人还银行钱的一个担保机构。融资担保机构的行业运营模式分为商业运营模式和政府性融资担保模式。其商业运营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融资担保和小额贷款公司运营模式、融资担保和助贷公司运营模式、零售担保的运营模式。政府性融资担保与商业担保行业模式不同,它指的是利用政府出资的方式、不会将盈利作为自己的经营目标、服务对象固定、为实现政府政策性目标而设立的担保公司,包括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出口信用担保公司、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置业担保公司、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公司、农业担保公司等。政府性担保主要包括纯粹的政策性担保、简单的合作、委托型担保和投资型担保四种形式。

三、当前融资担保机构商业经营模式面临的困境

(一)发展被政府性担保压缩

当前政府性担保已经成为商业担保公司的一大竞争对手,担保行业的市场规模是一定的,倘若政府性担保一再抢占商业担保公司的市场势必会对融资担保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打击。那么政府担保是如何遏制商业担保公司发展的呢?一是政府性担保的收费较低,近些年来一些地方部门更加注重政府性担保的扶持政策,并且加大了对于民营企业资本金的投入力度,从而适当降低了担保费用,扩大了政府性担保公司的市场规模;二是受到政府背书的影响,所谓背书就是担保、保证的意思,即为某事项作担保、保证。当前政府为了增强大众对该业务的信任程度已经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由于有政府信用做担保,所以购买者觉得风险低,保障程度高;三是政府性担保公司的客户群体范围比较广,再加上信息系统的完整性,因而客户筛选效率更高,比起商业担保公司更加具备优势性。

(二)行业监管与转型存在压力

当前融资担保机构存在行业监管与转型方面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对通道业务进行压缩,导致一些金融机构向主动化管理转型。首先,融资担保行业的监管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完善,一是相关制度与法规不完善,融资担保行业的特殊性在于其“高风险、低收益”的特征,地方监管机构没有做到未雨绸缪,为融资担保行业的运营提供准确的风险预测,也没有对其商业运营进行严格的管控;二是融资担保机构缺乏监察部门的监管工作,当前各个小组、各个部门、各个企业乃至各个行业都需要拥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使得企业内部能够上下一心、协调一致,但是目前融资担保行业缺乏独立的监察部门的约束,容易滋生违法乱纪现象。其次,融资担保行业在转型升级方面具有很大压力,一是转型前后许多部门及员工职能需要重新定义,并且在转型之后企业的现存机制和规章制度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需要进行提前预测与调整;二是企业转型前后所面对的市场与风险是不可控的,需要管理者具有超前的战略目光。

(三)小微企业先天不足、风险高

小微企业是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的主要服务客户,其融资特点为频率快、间期短、抵押物又比较少,而银行贷款又需要较高的门槛、信用与较长的贷款时间,因而他们会选择担保费用较低、门槛较低的融资担保商业公司,但是小微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对担保机构的发展造成了问题。小微企业的先天不足会导致一定程度的融资困难,大部分小微企业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生产经营规模十分微小、流通资金少,不具备很强的偿债能力,因而可能会造成拖欠贷款情况的发生,出现该情况时就需要作为担保角色的融资担保公司替企业进行赔偿,会损害融资担保公司的盈利情况,从而加大融资担保行业的商业运营风险。

四、当前融资担保机构商业经营模式的出路

(一)建立健全系统的担保机构协调监管机制

系统的融资担保协调监管体系能够将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协调统一,使得公司员工能够更加有序、高效地开展工作,形成一个专业的、统一的商业经营整体,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对流动资金的最大利用率。另外,建立健全协调监管制度能够充分调动每一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将每一个人的优势都发挥出来,还能减少违规违纪、浑水摸鱼等现象的发生。

(二)对融资担保行业进行全面整顿、依法监管

另外,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融资担保行业的管理制度,在确保融资担保行业的自由性的同时进行依法监管、全面整顿。首先,在整顿过程中要做到“快、准、狠”,一旦发现融资担保公司存在经营不规范的现象就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严重者予以吊销营业执照;其次,要提高对融资担保行业的检查次数,并且辅以不定期的突击巡查,不断规范担保公司的商业运营模式。

(三)创新经营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融资担保机构也需要不断创新自己的商业经营模式,向信息化、集成化、多元化等方向不断发展,做好融资担保工作的科学性发展。首先,做好融资担保制度方面的创新,地方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出台一些优惠性的融资制度,继续为优质的融资担保公司保驾护航;其次,要加快经营产品的创新,融资担保机构需要加快产业结构改革,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策略,结合市场行情对自己的经营产品进行改造,可以开发一些拍卖、典当等与融资担保行业关联较强的业务;最后,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来控制融资担保机构的资金流向,比如处置不良资金、进行项目的短期投资等。另外,融资担保机构应该明确自身下一步的主营业务,如发债担保、非融担保等,还应该与政府担保错位发展,实现合作、协调的共赢局面。

(四)加强人才培养工作,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

当前许多融资担保人员缺乏良好的服务能力,专业知识更是十分匮乏,在处理日常工作时总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不仅会损害公司的信誉还会对客户的实际生活造成不便,因而企业应当定期将员工集中起来进行专业培训,并且针对常用的专业知识进行定期考核。此外,公司还应该加强对新知识、新政策的重视程度,为员工提供学习机会,确保员工始终紧跟时事政策,以利于融资担保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融资担保机构自创立以来就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是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十分显著。因而,融资担保机构应该严格遵守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自己的监察机制,不断创新自己的商业经营模式,实现多元化发展。另外,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对融资担保行业的监控力度,打击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违法乱纪行为,不断净化其商业经营环境,确保其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商业融资经营
融资
融资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商业前沿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5月重要融资事件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