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婷 陕西煤业股份有限企业
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下,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率,降低成本支出,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财务管理是企业经济发展的核心,也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而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有力抓手和关键内容,在最近几年中,企业都逐渐意识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资源配置和战略支持的意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综合管理体系,全面预算管理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和采用。重视和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不断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保证企业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壮大。在信息化和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全面预算管理也必须能够不断创新和发展,这就需要企业与时俱进,立足于当前环境构建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在当前市场竞争环境愈发激烈的今天,使得企业对预算管理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企业中,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实现市场精准化分析、规划并预测未来市场,是企业战略重点,在成本控制中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在传统预算管理方式下,没有立足于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脱离了长效发展的战略支持,难以设置有效的预算。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技术让各个行业发展如虎添翼,更多的企业开始利用大数据,在收集、分析和挖掘数据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后信息时代下,更多企业将会认识到大数据技术使用的价值,特别是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特殊地位。
在当前的企业发展中,工作内容多,信息数据缺乏动态的联系,这就使得预算管理难以实现理想的效果,也不能给以后的业务决定带来有效的参考和指导。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能够使用各个平台中的信息资源,充分共享和整合各种信息,使用电子系统进行分析,这样获得的预算信息更加准确,之后利用信息共享,传送企业的财务预算目标,能够帮助企业科学合理地开展预算管理工作。
在大数据发展应用下,企业能够使用互联网平台,基于内外部的环境特点,形成有效的数据信息系统,并且建立和其相符的综合预算模型。在全面管理中,预算流动尤为重要,然而传统预算方式并没有形成信息流动和交流的平台,导致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标准化控制低,内部对话频率不足,预算流动效果十分差。大数据应用能够帮助优化预算管理内容和流程,完善内部控制,使用分层服务,更加符合不同部门的需要,能够促进企业预算管理流程的合理化和规范化。
企业需要立足于实际的情况,基于自身需要,充分利用市场数据,结合各个部门的状况个性化编制预算。利用数据管理平台,高效完成各部门信息整合,精准分析预算,从而提高预算精确度。在预算管理实行中,必须要基于外界情况不断调整,实现最终预算目标。
一些企业依然坚持这传统的预算管理方式,未能在大数据背景下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架构或者组织架构设置不合理,预算管理难以充分发挥其战略权威性。在一些企业中,也构建了专门的预算管理组织,然而却没有和实际的发展情况结合,或者是简单地模仿其他的企业,在组织机构中,没有合理清晰地进行人事划分,造成部分部门的权利不断放大。另外,在已经成立了预算管理委员会的企业中,委员会成员并没有深刻地掌握预算管理知识,也未能将成员的利益和预算管理开展的效果结合起来,难以调动员工积极性。
信息化的发展也带来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深刻变革,尤其是在基础数据上,其规模更大、实时性更强、类型更加多种多样。然而,在当前的一些企业中,并不能对这些基础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应用。在编制预算和评估的全部过程中,也没有应用到这些预算数据,更不能将其中的潜在关系和隐藏信息进行挖掘。另外,预算中也没有考虑到数据的实时性特点,未能及时调整预算,导致预算依然是停留在之前的工作水平中,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在实际中,多数企业都意识到了大数据给预算管理带来的冲击。然而实际的工作实践中,使用的工具依然是过去的Excel等处理工作。在传统预算编制方法下,这些工具可以符合企业的需要,然而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量爆棚,再使用传统的工具难以符合预算管理的需要,无法形成数据模型,同时对模型计算和表示方式也难以快速及时的调整,很难符合考核事项的需要。因此,在当前的大部分企业中,其全面预算工具无法符合应用的需要,急需要进行更新。
随着企业财务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全面预算管理也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尤其是在新形势下,传统全面预算管理的弊端更加明显,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急需要使用大数据控制平台,实现全面的信息化,促使预算管理更加智能化和信息化,从而提高企业执行力,增强其对风险的防范能力,确保企业实现长远的经营、战略目标。
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要促使大数据和工作的充分结合,才能够提高预算管理的预见效果。要基于高质量发展、高投入产出的视角看待大数据时代下的全面预算。通过参观先进典型、学习先进经验等方法,提高决策层对大数据平台促进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实现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企业决策层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战略站位;利用大数据平台,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提高,不断提高他们对全面预算工作的认识,提高全面预算能力,鼓励全体员工参与其中。
大数据和传统数据比起来,其类型更加复杂,同时数据的更新速度更快。在企业进行数据采集时,大数据信息更加容易获得,使用更加方便。因此,企业要改变过去的思想观念,构建专门的大数据管理中心,同时加强对数据的挖掘和使用,不断完善预算管理的各项流程。企业在执行预算过程中,使用大数据能够对各个部门预算的落实状况进行监督,找到其中存在的不足,同时及时进行调整并反馈,保证高效的预算工作。在评估预算时,可以充分采用预算执行步骤,获得一些实时的数据,同时评估预算执行的效果和水平,掌握不同部门的工作状况,给预算开展带来数据支持和保障。
企业要不断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可以专门设置预算管理委员会。一是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成立上市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关注员工的绩效考核,同时将其和委员会的员工利益结合起来,比如和其工资或者是将近挂钩,确保顺利推进预算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在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预算管理模式,同时提高全面预算的要求。首先,全面预算管理更需要重视智能预测功能的实现。特别是在系统构建中,需要将大数据充分融合到全面预算系统中,二者有效结合起来,促进预算编制和分析的有效开展。在编制预算时,要分析当前的历史情况,参考历史数据,获得数据保障。在预测企业经营状况时,要结合历史的参数信息,对未来运营情况进行预测。充分使用预算执行结果,给以后工作的进行带来参考。全面预算作为当前的高效的管理工具,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肯定,它不但能够防范风险、加强内部控制,同时也给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带来了有效的途径。因此,企业要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全面认识预算管理工作,掌握其发展方向和趋势,从而深入发挥全面预算管理效能,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形成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推动企业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树立现代化企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