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勇
(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 江苏 淮安 223001)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影响着学生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同时也能丰富高中语文的知识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将课本中的相关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拓展和丰富,也可以给学生推荐更多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这样可以使学生从多个角度更全面的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虎素养,养成多阅读、勤思考的好习惯。
老师要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开展高中语文教学,重视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首先,老师要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通过言行举止来渗透传统文化,这就需要老师定期参与培训和讲座,多阅读传统文化书籍等;其次,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将语文教材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阅读作品;最后老师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评价,引导学生更积极地了解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
例如,在学习《兰亭集序》时,要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美文的能力,尤其是鉴赏能力,同时打通文学与绘画书法音乐的联系,充分展示审美教育,让学生在“美”中学。所以我会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将文言文与书法、绘画等艺术结合起来,并为学生呈现在文学上、书法上以及文化上有深远影响的千古杰作,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提升文化素养[1]。
语文教材与传统文化并不是割裂开来的,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很多内容也体现在了高中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在详细的挖掘分析后都能够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所以老师要进行高效备课,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内容,联系课内外的传统文化;同时,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利用教师的黑板报等资源呈现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2]。
例如,在学习《陈情表》时,需要学生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含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和“孝”的含义,能够启发学生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促进社会和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总结出文章是如何体现出忠孝的,然后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的尽孝尽忠?接着让学生以读后感的形式,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同时,为学生讲解一些我国传统文化中体现忠孝的例子或故事,并将其以文字或者图画的形式呈现在教室的黑板报上,为学生营造一种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能引导学生培养这两种品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渗透传统文化,不断拓展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对于语文教学,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将课文中涉及到传统文化知识,以及相关的传统文化都为学生呈现出来,使学生系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根据传统文化创设故事情境,为学生介绍文化知识背后的故事;还可以运用合作学习法,针对某一篇文章中涉及到的传统文化,老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这样可以更好地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蜀道难》时,需要学生把握全诗的行文脉络,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3]。所以在教学的开始我先从诗人李白的角度进行导入,我们之前所熟悉的《床前明月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都是诗人李白的诗歌;然后为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是诗人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的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接着我会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诗人描绘的山川,引出我国的传统文化,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针对传统文化的渗透,老师可以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组织多样化的传统文化活动,例如邀请相关专家来进行传统文化讲座,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到敬老院慰问老人等,将课本中学习到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应用到实践中去;还可以组织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或者朗诵比赛等,吸引学生更多的关注传统文化,尽可能多的了解文化,丰富课内外传统文化的内涵。
总之,老师要在新的教学理念下,研读语文教材,挖掘教材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感受传统文化,提升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