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海红 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体育核心素养是指在体育文化层次,使学生发展成体育方面的修养,在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育水平、体育技能、体育品质、体育个性等方面的综合体育素质修养[1]。
欧盟于2006年底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2014 年 3 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颁布后,“核心素养”一词逐渐进入教育界。2016 年 9 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颁布。2017 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 年版)》颁布并实施,首次把“核心素养”引入课程标准中,中国学校体育教学正式迈入学科核心素养的新纪元[2]。
新时期,初中体育教师必须紧跟大流,在实际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深刻认识到培养体育核心素养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将培养体育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中,要根据学校教学实际及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建设高质量的初中体育课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夯实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体育课堂是学生学习体育技术概念,体会动作方法与过程,练习与提高运动能力的主要场所。体育课堂也是教师实施教学计划,亦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主场所。体育课堂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主战场,是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真正落脚点[3]。在体育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要围绕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进行课堂教学。
《足球——守门员接地滚球技术》这一节课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并不常见,通常出现在运动队的守门员训练中或是足球教练员的培训课堂中,而学生们进行足球运动时,几乎所有学生都想当前锋完成射门而不愿意守门,往往将队里水平最差的队员安排在了自家球门线上。为了改善这一现象,使得学生们能深刻认识到球队中各个位置的重要性,认识到守门员在足球这项团队比赛中的重要地位,真正了解足球这一项体育运动,教师设计并实施了这一节课程。
体育核心素养引导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体育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两者的表现形式本质是一致的,且均作用在同一个学生上[4]。课堂教学目标是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进行有层次的设计。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要合理的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但不可严重超过学生的发展水平,否则课堂会变得难以调动,学生兴趣缺失,不愿意进行过度练习与尝试,难以实现预计的课堂效果。
例如在《足球——守门员接地滚球》第一次课中,教学目标为:① 知识与技能:了解守门员接球的基本手型,80%学生能做出合理接球的动作,10%能做出移动并接球的动作。② 过程与方法:能协调地做出完整动作,并能主动配合好同伴完成练习。③ 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动作美感,在练习中相互帮助,共同体验学习乐趣。教学目标的设计针对初一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发展规律,基于这一学期来对于学生运动兴趣与运动能力的了解,并对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预计制定而出。教师设置的目标难度较为一般难度,因班级中有一小部分男同学身体素质较好,能够完成教学复杂的动作练习,且班级的女同学平时也较为活跃,对于足球运动这一类较为活跃的项目也愿意尝试学习。班级整体氛围较为活跃。
体育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是运动知识,主要途径是体育活动[5]。体育学科活动具有基础性、实践性、选择性综合性,而前三者正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化。综合性强调发挥体育学科的育人的功能,同时进行德育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综合性也对应了体育核心素养中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以及体育品德三方面。
守门员接地滚球技术动作是全身性活动,是需要上下肢协调配合发力完成的。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比较发达,但是协调灵敏素质较为薄弱,因此选择足球这一类球类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其足球技术水平,还能在学习与练习中发展学生的协调和灵敏素质等,均衡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以达到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教授守门员接地滚球技术,还要在实战过程普及足球运动规则,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胜负观念,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若一味注重学生动作的反复练习,则会大大降低学生的积极性,以致达不到理想的课堂效果。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起点和落脚点,基于学校条件、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自身条件,区别于一味地灌输式练习的方法。教学器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能够创造复杂的教学情景,丰富课堂,提升教学效果。
在这一节课堂中,教师摒弃以往的教师示范讲解,学生集体练习的方式,采用了小组学习,在4个小组中设置一名小组长,分四片场地进行动作练习与拓展学习。在讲解与示范后,给小组布置具体任务,队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练习。由于实际教学场地中没有合适的足球门,教师采用矮跨栏杆进行代替,在“球门”后立置体操垫,防止学生因为捡球而浪费练习时间,增加学生的练习密度,提高教学效率。最后采用小组汇报表演的形式,集体观看每个小组的练习成果,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舞台上展示自我,最大程度享受体育课堂带来的愉悦。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夺宝大作战,教师给场地上分布的各项器材予以分值,让学生们以小组接力的形式,将场地上的宝贝回收到小组中,最终分值多者获得胜利。以游戏竞赛的方式,不仅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速度耐力素质,还能锻炼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远近以及高低分值物品之间的取舍,团队配合协作,全方面促进其身心发展。
体育教师不再单纯的关注单个技术动作掌握情况,而是考察学生灵活运动技术动作的能力。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学评价依旧注重评价的多元性与多样性。评价是教学信息的反馈,合理的评价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合理的评价方式会使得学生丧失体育学习的信心,对体育运动失去兴趣。
在本节课堂中,将教师评价与小组自我评价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在练习中的每个环节,教师手中有两个一分值的标志盘,颁发给综合表现较好的两个小组。在小组汇报表演中,每组需投给其他三组中表现较好的前两组,教师给出两分值的足球。最终,获得较多分值的小组成为本节课的冠军球队。课堂中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的运用评价方式,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成就感,提高其体育学习积极性,热爱体育课堂。
体育课堂教学反思能很好的反映教师对于教学的认真程度,精彩而高效的体育课堂是需要教师不断的打磨演练再打磨,才能使得每个理论上的教学设计得到合理化的应用,并且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真正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在本节足球课中,教师对于时间的把控较好,强度也较为适宜,因为课堂的基本教学内容——足球守门员接球技术的强度达不到课堂要求,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加入体能游戏,提高了学生的平均心率,达到了基本的教学要求。教师的声音响亮富有激情,动作示范较为标准,有良好的仪表仪态。学生激情饱满,整体的参与度较高,分小组学习与练习过程中较为认真专注,课堂氛围较好。不足之处在于,在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还不够精练,需要再进行简化,使得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明确练习目标。在实际的分组练习过程中,很多同学对于小组长的要求不清晰,小组解决问题的效率较低,导致了练习的质量不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于分区域练习的掌握程度不够。在每个环节的衔接过程中,对于场地器材的摆放不够简洁,后期需要不断修正,以达到各个环节能够流畅的衔接上,并且能够做到简单的挪动器材,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近期,初中体育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已深刻认识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但具体行为还有所欠缺。为达到更高效的初中体育教学效果,广大体育教师应不断学习进步,以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为导向,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现有运动水平、兴趣爱好等,用心设计与实施好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之后,应当回顾反思教学过程,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与环节,为实现初中生核心素养培养作出体育人的一份贡献。
注释
① 李伟明.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224-225.
② 薛成博.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与培育的实证研究[J].武术研究,2019,4(12):151-153.
③ 陈娜.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7):157.
④ 季浏,钟秉枢.《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2017 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⑤ 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