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委组织部 张 行 陈文卿 杨 松
全省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部署会后,宿迁市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精心设计“524”换届工作法,通过用活现量、盘活储量、激活增量,让全市1408 个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的数量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村干部总量达1.03万人。
提前谋划、高位推进。2020年年初,宿迁市就将认真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写入全市党建工作要点、组织工作重点。全市基层党建重点项目清单中,有“村干部队伍提质工程”“深化返乡兴村千人计划”“推进城市社工‘职业链’体系建设”等5个项目直接与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相关联,占全年21个项目总数的近四分之一。
环环相扣、稳步落实。宿迁市创建村(社区)“两委”换届“524”工作法,就是把换届工作分解为5个步骤、24 个环节,在流程安排、工作要求及时间节点上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据统计,全市百余名乡镇组织委员中,牵头组织过上一次村(社区)“两委”换届的不到30%,因此“524”工作法为不少同志提供了流程化、清晰化的操作指南。
严督实导、规范实施。宿迁市为加强对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的督促指导,按照省换届要求,市级层面成立了4个巡回督导组和1个换届纪律督导组,制定督导清单,明确督导组成员把关县区换届文件、列席县区换届工作部署会、帮助解难点问题等8 项工作职责,督导组对各地拟出台的文件采取2 轮把关,先后督促推动相关文件修改调整35处。
防微杜渐、稳妥推进。宿迁市把换届纪律挺在前面,注重防范化解风险隐患。采取“四不两直”调研走访、基层反馈等方式,收集整理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重要风险点清单,提出“两委”换届共性风险点7条,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和村(居)民委员会换届个性风险点各9条,做好重点防控。
本次村(社区)“两委”换届对班子、带头人、“两委”人员都提出了非常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在研判和推进过程中,宿迁市始终围绕“全面落实、体现特色”开展工作,主要做法及成效如下:
关于职数安排的落实情况。依法依规控制村(社区)“两委”班子职数,为杜绝村(社区)党支部委员会“3人支委”现象发生,明确要求党支部委员会成员不得少于4人。
关于到龄离任的落实情况。除4种特殊情况外,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男满60岁、女满55岁一般不继续提名。村(社区)“两委”成员参照党组织书记标准执行。
关于新提名人选年龄学历要求的落实情况。新提名的152 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全部为50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新进“两委”班子的1375 名成员全部为45 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
关于优化性别结构的落实情况。明确要求村(社区)党组织和村(居)民委员会全部实现至少各有1 名女性成员。目前,全市村(社区)“两委”女性成员超2000名,女性党组织书记152 名,较上一次换届增加68名。
关于“十不选”负面清单的落实情况。主动联合纪检、公安、卫健等部门,对受过党纪政务处分、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受到治安行政处罚等情形作出进一步细化明确,坚决杜绝“带病上岗”。
关于书记、主任“一肩挑”的落实情况。坚持应挑尽挑与因地制宜相结合,行政村和社区“一肩挑”占比均达97.7%,未实现“一肩挑”的村(社区)共32个,均为机关事业单位下派干部到村(社区)任职时间不满足推荐为村(居)民委员会主任人选的法定要求。
关于近亲属任职回避制度的落实情况。对1527 名新提名人选逐一开展专项审查,做到应回避必回避。
关于村(社区)“两委”人员来源渠道的落实情况。村(社区)“两委”人员以本村(社区)产生为主,不搞“空挂”“虚挂”。加大从退役士兵群体中选拔优秀人才力度,1065 名优秀退役士兵被推荐为村(社区)“两委”人选,占整个村(社区)“两委”人事安排总量的10.4%。
建市24 年来,宿迁市首次实现村(社区)“两委”成员平均年龄(39.4 岁)低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2.7 岁),为村干部队伍培养提供可能。
让业务成政治,不让业务成事务。组织部门任何一项工作,说到底都是政治任务,而不是单单的具体业务,更不是简单繁琐的事务。在推进村(社区)“两委”换届过程中,环节、程序、步骤固然都很重要,但只有强化政治意识、把牢政治属性、坚定政治方向、立严政治规矩,才能跳出事务的“泥潭”、业务的“本本”。
让标准有刚性,不让标准有弹性。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向基层延伸的大背景下,对村干部的选任标准千万不能降格以求,要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强调“十不选”负面清单,强调年龄、学历、性别等结构性要求。
让组织找干部,不让干部找组织。从2017 年开始,宿迁市要求每个涉农村居招引2 名大专以上学历、35周岁以下本乡本土“兴村特岗”人员到村挂职,各地“拿着筛子”去选、“打着灯笼”去找、“三顾茅庐”去请、“筑好凤巢”去引,目前全市动态保持3500 余人。经过几年的培养,挂职转任职1300 余人,现任村党组织书记和拟任村党组织书记近200人,真正成为村干部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