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寄宿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与探究*

2021-11-22 11:12:48彭文晖
读与写 2021年30期
关键词:困境心理健康心理

彭文晖

(甘肃省和政县第一中学 甘肃 和政 731200)

引言

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关注与引导一直都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农村寄宿留守学生又作为一个极为特殊的学生群体,需要学校与社会予以更多的关注。本文将就农村初中寄宿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以及培养农村初中寄宿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进行展开。

1.农村初中寄宿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些年来国家的脱贫攻坚工作,留守学生的现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政策还未惠及到的农村,留守学生现状堪忧。这些留守学生大多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这种跨辈的生活方式不利于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很多留守学生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甚至有些留守学生由于家中年迈的长辈没有照顾他们的能力而只能选择住校,进一步脱离了家庭,得不到亲人的关怀。

由于爷爷奶奶辈及父母辈的低收入现实状况,贫困进行了代际传播。农村留守学生家庭条件一般都处于贫困阶层。学生的营养不良以及教育缺失,一直都是农村留守学生长期发展的重点问题。根据相关的数据研究表明,这些孩子的家庭情况一般都不太和谐,比如说他们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留守学生的父母受教育水平一般都偏低,甚至有些看护人有精神疾病,监护人可能素质低下,对于学生态度冷漠甚至使用暴力。

还有不利的社会环境,也对他们造成了很深的伤害,比如说深度贫困对他们造成的营养缺失,以及教育资源落后。还有人口流失问题,学生的家长向城镇涌入,造成农村人口缺失。在偏远的农村,还有可能产生一些毒品犯罪乱象。现阶段的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留守学生一般表现为有孤独倾向,对于他人的态度漠然。在初中留守学生教学过程中,儿童一般表现为经常性的逃学迟到,无法完成作业,不诚实说谎。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这些学生一般都有自卑心理。因为习惯较差,对于学习缺乏兴趣,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生活无聊空虚,胆小怕事。缺乏人陪伴的儿童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自言自语与小猫小狗说话。长期的交流缺失,会导致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下降,口头交际能力减弱,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无法更好的发展。

留守学生住校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孤独的问题,但另一方容易滋生校园暴力事件。由于同学之间长期处在共同环境之中,由于个人性格习惯的不同很容易产生冲突,那些家庭状况相对较好或者性情比较恶劣的学生就有可能带头排挤针对留守儿童。在羞辱打骂孤立中伤害那些留守儿童,他们受到伤害也没有地方可以倾诉,由于父母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年纪大也得不到家庭的庇护。这些留守学生会给农村的教育以及社会的发展产生一些比较大的负面影响,能否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和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

2.培养农村初中寄宿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2.1 课程教学之外加强心理建设。孩子的想象力是丰富的,他们的天空是高远辽阔的,然而他们应对现实困境的翅膀却是如此无力。这一冲突就决定了初中生的心理很容易陷入不为大人所理解的困境中,他们在困境中挣扎,而无法寻求帮助与理解。留守学生缺少父母的陪伴,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理解,普遍容易感到自卑。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缺乏参与,一方面对子女寄予厚望,另一方面是留守学生实际能力的欠缺,造成留守学生的心理困境。学校作为农村寄宿留守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场所,要从知识方面对进他们进行培养,更要从心理健康上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促成他们的全面发展。

2.2 教师增加对寄宿留守学生的关注。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言行。在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时,要对寄宿留守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多多留意寄宿留守学生的反应,关注他们是否有跟上教学进度。可以在上课时主动请寄宿留守学生回答问题,让他们勇于在课堂上发言,培养他们的信心,当他们答不出来问题时也不要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批评,而要鼓励他们在下次做得更好。在对于寄宿留守学生作业的批改上面,除了指证他们的错误也可以在旁边写下鼓励的言语,告诉他们;“你可以做到要加油,你已经有进步。”

2.3 设立专项资金。在对于寄宿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上,学校要承担起自己的义务,积极的帮助进寄宿留守学生。比如说可以设立专项资金,对寄宿留守学生中家庭情况困难的同学予以一定的资金帮扶,或者是在学费,书本费用及餐费住宿费上进行一定的减免。还可以向学生发放免费的书籍,或者建立读书角落,让学生们通过阅读活动养成积极向上的观念。对于寄宿留守学生的成绩方面设立奖学金,当他们的学业取得进步时,发放奖金与奖品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让他们在学校得到归属感。

结束语

解决农村寄宿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与学校都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农村寄宿留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在农村寄宿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上,我们能做的还有许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村寄宿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会有所改善。

猜你喜欢
困境心理健康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困境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08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