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莹
(江苏省南通市文亮小学 江苏 南通 226000)
现如今,习作一直是小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地跟紧我国素质教育更新和改革的脚步,并且时刻关注语文新课改的发展动向,依托于“研学后教”之下,从根本上深刻认知和明确小学生的实际习作困境。因此,结合统编版教材的特点,灵活应用思维导图开展阅读与习作教学,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专门设置了习作单元,其在编排方面呈现出十分明显的“读写结合”特点,在阅读中导入习作,指出习作的目标,进而帮助学生掌握习作的本领,使学生更加轻松地吸收语文知识。习作属于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利用思维导图展开辅助教学,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还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
教学设计直接决定了教学的质量,其中涵盖了教与学这二者的内容,属于一个系统化的教学过程。而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能够使备课环节更加丰富,并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学情,设计教学内容,逐层逐步分解教学重点难点,充分展现出思维导图在语文阅读与习作中的独特优势。此外,思维导图还能运用情境展现教学内容,将所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与利用,进而保障了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顺利实施。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合理注重学生对于习作能力的养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理解学生发展需求的同时,针对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也要充分摒弃原有的教学方式,合理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完善自己。
例如统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那个星期天》一文中,文章突出了作者殷切地盼望母亲带其出去游玩的心理,通过动作、环境等描写了作者在等候时的情景,接下来,教师可以给出习作导图,让学生进行勾选,选择出能够展现出中心思想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习作前学习到的经验完成相应修改。最后,教师需要让学生根据导图,选择最能突出中心的一个镜头展开习作,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写详细。同时能够表现出作者从满怀希望到失望透顶,直至彻底“绝望”的心理变化过程,进一步展示了作者细腻、敏感、丰富的情感世界。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要求学生了解虚构故事的特点,学会自己创编故事。并且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真切感受虚构故事的特点,为自己的创作做准备,然后再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去展开作文联想。
知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习作内容与生活相联系,合理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寻语文的魅力,感受语文对于生活的价值及作用。而为了充分提升语文习作能力,就必须要激发出学生对于习作的积极性,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点滴趣事充分了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五年级习作教学《我的心爱之物》中,教师可以从之前学习的文章《珍珠鸟》入手,先让学生构建出一个思维导图框架,并将题目展现出来,在题目下面分出几个分支,将课文的主要内容写出来,并标注好重点词汇。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更为直观、形象地将文章脉络展现出来,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补充思维导图的机会,回忆作者对鸟真诚、细腻的爱,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从害怕到亲近、到信赖的变化过程,继而帮助学生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进而促进学生对于文章内容深层次的理解,提高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
总而言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将思维导图应用到习作教学中,不仅为学生习作提供了有利条件,还可以使学生更为深入的掌握阅读技巧,让学生的思路更为清晰,使其转变原有的思维定式,且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为学生今后成为高素质语文人才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