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图学文 个性阅读
——小学语文高年段思维导图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2021-11-22 10:37林秀梅
读与写 2021年7期
关键词:导图想象课文

林秀梅

(广东省平远县第一小学 广东 平远 514600)

思维导图是一种源于大脑神经生理学的学习交互模式,该模式在生活工作中应用广泛,近年来也逐渐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成为师生青睐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能够将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和系统化,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调动左右脑进行思考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思维导图阅读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语文阅读中存在的材料多、知识点繁杂等困难的需求,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记忆能力,使学生更轻松的理解阅读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以及语文学习能力。

1.绘图学文,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作家曹文轩说:“阅读是弓,写作是箭”。体现了阅读的重要性。阅读不仅能够提高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也是提高一个人的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但阅读不是生吞活剥的死记硬背,而是需要激活我们自身的思维,让我们发现自我并有所创造,进而发现字里行间的奥妙,行文的技巧。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是教学的重点。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思维能力是相当活跃的,但是却偏向现实,更多是以自身所见、所经历的事情或物而引发的较具体的形象思维,而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并非自身所见和经历的,因此更为抽象。而思维导图的作用就是要通过文字、符号、图像等来将抽象文章的内容形象化,从而使学生更能够理解其中所表述的含义。例如在教学小学五年级上册《小桥流水人家》这一课文,这是一篇现代散文,讲述的是作者对家乡的描述,表达的是对家乡的思念。然而对于小学生而言,咋一看题目几乎不知道写的是什么,通过简单的阅读也无法理解其中蕴含的深意。因此,此时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理解文章。在教学中,通过导入课文后,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排除生词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对文章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但对其中的具体细节尚不明确,教师就可以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再阅读文章,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并聆听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2.绘图学文,提高学生阅读想象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表达的含义,同时也是希望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想象其中,想象其后。想象其中是指想象文章中的情景,想象之后是指想象文章背后的情境。这样才能够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和魅力,增强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绘制思维导图,不仅要让学生根据导图去想象文章中的场景,也要让学生想象文章之后的场景。例如,在教授六年级下册《顶碗少年》这一课文,教师在绘制导图后,让学生根据导图阅读课文,围绕不同的思维节点去想象和思考顶碗少年在台上表演时的情景和感受,以及顶碗少年表演完后,在台下的后续故事。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我想象,在脑海中想象出顶碗少年台下的场景,并随机抽查,让学生念出自己想象的情景。通过导图的阅读和问题的思考想象相结合的阅读教学,在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之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想象能力。

3.绘图学文,培养学生个性阅读

思维导图的特点在于能够将“长篇大论”的文章以简洁的图文形式呈现出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绘制思维导图,不仅能够迅速让学生抓住文章中的重点,以此为中心深入理解文章,同时还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阅读中自我想象和创造,从而培养学生个性阅读能力。例如在教授小学六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居民》这一课文,教师首先带领学生通读一遍课文,然后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阅读方式,绘制适合自己的思维导图,并根据导图通读文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需要求学生绘制的导图是否好看,而是需要关注学生导图是否有助于其理解文章,是否符合文章所达之意,并纠正学生不当之处,引导学生正确阅读却又不失学生的阅读个性。

4.结语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模式,通过绘制导图,以图文简化文章,增加学生阅读趣味性和理解能力;通过导图引导学生思考和想象,增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通过指导学生自绘导图,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个性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导图想象课文
快乐的想象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背课文的小偷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