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莉
(无锡太湖学院,江苏 无锡 214064)
思维可视化具有直观性、趣味性等优势,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是当前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工作中提倡的教学手段。但是怎样把思维可视化的利用优势全面展现出来,提升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质量,还需要教师落实实践和反思。思维可视化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其中主要包括思维导图、鱼骨图和概念图等,这些可以将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点知识,以新颖、全面的形式展现出来。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会帮助学生全面解读英语文本,把复杂内容以直观形式展现,理清整体结构,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深层次认知。所以,教师要重视对思维可视化的采用。
要想实现思维可视化,是需要利用特定工具的,像流程图、思维导图、概念图和模型图等,各种工具的采用都能够帮助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学习,提升学习效率,激发其学习欲望和主动性,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状态,让学生在把握学习重点的同时,提升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实际应用思维可视化过程中,各种工具的采用都能体现出自身优势和差异性,教师应依据教学重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来合理选择。其中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工作中,应用频率最高的思维可视化工具就是思维导图。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把思维导图这种新型的学习工具引入了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形象、直观的文字、颜色以及线条等来构建图文并茂的知识体系,利用简单的关键词来刺激人们大脑,产生联想,更加便捷辅助学生完成学习,加强新旧知识的整合和梳理,深入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提升创造力、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知识建构教学工作中,采用思维可视化策略来实现把零散的知识点相互串联在一起,落实排列成为层次分明的知识网络,让学生全面理解和内化,使其能够对有关知识点进行系统研究,落实体验、概括和分析。而在体验环节中,也能把知识灌输转变成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改变学生以往学习形式,避免死记硬背,进行结构化思考,提升教学效率,把原本枯燥、乏味的英语阅读教学变得更加具有生动性。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教学的侧重点不仅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对表层文本的理解能力,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对文章深层次理解能力,自主提取关键信息,总结、分析、归纳,把学习重点以语言符号或图像的形式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深刻记忆,激发阅读欲望。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重在培养、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而阅读无疑是英语教学的重难点,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才能提升其他各项技能,如果学生缺乏大量的阅读,就很难获得良好的知识储备,在进行语言输入与输出时,得不到质量保证。在以往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会把教学侧重点放在讲解阅读策略和其运用上。虽然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阅读流程,预测文章答案,选择性阅读文章,把握主旨,从而进行合理运用文章中所出现的句型,最后进行总结归纳,实现以写作或者口头叙述的形式,完成语言输出和内化。但是,在上述学习中也难免存在缺陷,其中主要体现在学生缺乏词汇量、阅读速度有待提升,对阅读文章的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知识结构较为单一,随之也会影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升。如果教师把思维可视化应用到英语阅读教学各个环节中,就能够改善教学现状,积极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落实对阅读材料的系统整理分析,提升学习效率和记忆力。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应尽可能以简短的信息展现,利用关键词代替较长的句子,这样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升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形成良好思维习惯。
在大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可能会遇到哪些难度较大的内容,而且学习的知识点较为广泛,当学生遇到陌生的阅读载体或题材,也会出现各种问题,教师应善于采用网络平台教学,实现在课前为学生发布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如微课、视频等,引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为课中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实用旅游英语“Unit One Text A Why people travel?”这一内容时,一些学生对于旅游的认识比较片面,对于旅游的优缺点了解得不够深入,且班级中有部分学生并没有旅游过,通常都是认为旅游能够放松心情。本节课的内容就是针对人们旅游的原因对旅游的好处进行总结,由于具体内容比较烦琐,需要提取重点或者是关键词汇,这也就要求教师提前制作教学课件、思维导图,以视频的形式发送给学生,突出学习重点,以直观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初步认识。
与此同时,在面对本节课所接触的重点词汇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在课前为学生呈现出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提升学习的效率。例如,在阅读教学实际开展前,教师应采用词云来呈现出文本关键内容。词云将会实现以字体、颜色、大小、视觉来呈现出词汇词频。词云就是通过形成“关键词云层”或者“关键词渲染”,落实对出现频率高的“关键词”在视觉上的突出,简单来说,就是由词汇组成的与彩云相类似的图形。如果某一单词所出现的次数较多,则证明该单词是教学中的重点,那么在词云中就会显现得越大。教师在为学生呈现出一幅和文章相关的词云,让学生合理预测文章的主要内容,激发阅读欲望,并激励学生研究讨论,再让学生带着自身疑问融入阅读环节中,为证实自身的想法寻找证据,通过这种手段增添教学趣味性。
另外,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应依据文章的布局、特征,促使学生采用思维可视化工具来呈现出整个思维过程。讲解关键知识点时,应当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己,依据自身理解和想法来采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脉络,因为学生的想法和知识储备不同,所以学生的思维导图存在差异,能够体现出自身特色,通过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把握关键词,展开联想,能够激活发散性思维,充实知识结构,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总之,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思维可视化在各个环节的应用,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对文章深入理解和记忆,实现对重点知识的内化。由于思维可视化工具众多,教师要在使用各种设备课程化工作前,对学生加强指导,并依据教学需求、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工具辅助授课。总之,教师要加深对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的探究,发挥出其利用优势,为促进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的同时,要避免思路被限制,教学设计应依据对象、实际内容而逐渐发生变化,教师也要加强和学生的了解和沟通,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难度系数不同的任务,并依据学生特征设置具有针对性的思维可视化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加,实现发展思维品质,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