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燕
(江苏省常州市花园小学,江苏常州 213016)
学校将全世界认同的“志愿精神”引入德育工作,同时也打开了校园德育生活国际化的视野[1]。但是“志愿精神”这个词对小学生来说十分抽象,直接进行理性化的解读或分析,会让他们摸不着头脑,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往往会适得其反。
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认识,劳动体验对学生来说更像是日常生活。不论在家庭、学校还是社区,学生每天都会或多或少地参与劳动。在劳动体验的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在学生单独完成有困难时,动员大家一起帮忙。在进行合作时,学生会齐心协力、共同商议如何更好地完成任务,即使暂时不能完成,也会一次次总结经验教训,最终走向成功,享受进步的快乐。在多次劳动体验后,同学情、师生情与日俱增,形成了一种团队互助、共同进步的氛围。久而久之,随着学生劳动能力的增强,他们开始萌生出“感恩同学、回报他人”的想法和行为,这其实是对国际化“志愿精神”中提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进行的一次全过程尝试,是对“志愿精神”的体验式解读。
因此,劳动体验是学生通向理解“志愿精神”内涵的一座桥梁,增强劳动体验的每一个脚印,是使学生具备高尚品格的重要途径。
学校深入挖掘劳动岗位的育人价值,树立学生“人人有岗位,劳动最光荣”的劳动意识。
在班级劳动岗的设置上,班主任根据按需设岗的原则,与学生共同探讨,列出所有岗位,如节水管理、版面美容、餐盘分发等。每位学生自行申报至少一个岗位,定期轮换,也可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在阶段实施后,学生可根据实际劳动效果进行增删调补。
在家庭劳动岗的设置上,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家庭生活环境,选择力所能及的岗位,在家长的协助下每天坚持完成,如洗碗、叠被、擦桌子等自理劳动岗位。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设定多个家庭劳动岗,但是定岗后就要努力做好。在阶段实施后,学生可以重新调整新的家庭劳动岗。例如,四年级某学生居住的小区,每到春天就会长出一大片野生马兰,她的外婆每年都会挑一些做成冷拌菜,全家也都爱吃。后来外婆生病了,就不再做这件事。于是,第一年,妈妈带着她用亲子活动的方式接替了这个劳动岗位。在劳动过程中,妈妈从认识马兰到如何剪、摘、拌,都给孩子进行了讲解,从而使其学会了这道春味的做法,同时也学会了孝敬长辈。第二年,孩子独自接过了这项劳动任务。从第三年起,她与社区小伙伴一起上岗参与劳动服务,和大家一起分享劳动的快乐,还成为挑马兰志愿服务的小导师。长辈们晚饭后聚到一起聊天时都夸孩子们做的这道菜叫“春天的温暖”。
常年参与劳动活动的学生能体会到劳动不仅是完成一份岗位工作,还是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过程。因此,服务性的劳动岗就是助人自助、双向滋养的志愿岗位。在学校和家庭劳动志愿岗的历练下,学生的劳动意识逐渐增强,劳动习惯得以养成,对各行各业的体力劳动者会更加理解和尊重,面对他人的劳动成果也能学会赞扬和珍视。同时,一批活动积极、能力较强的劳动志愿学生已经不能满足于这种历练,决定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去历练自己。于是,在五星街道、花园社区等单位的联合推动下,在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协力催化下,多种志愿岗出现了。
在植树节前,学校协同花园二社区的居民一起开展了“我为社区添绿色”的植树活动。当时学生都很兴奋,来到花园新村的弗园后,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但没有一个学生会用铁锹挖深坑。有的小组向旁边的居民求助,有的学生拿着小铲子慢慢地挖着。本来半节课的活动内容,却用了一个小时。虽然有点慢,但幸运的是,学生终于了解了植树的全过程。
至此,学生明白了弘扬“志愿精神”仅有理解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离开了公益技能,志愿劳动也是满腔热血一场空。所以在此之后,学校经常开展劳动技能比赛,如烹饪比赛、环境布置比赛、水果拼盘比赛等。国庆节前,学校还开展了分年级多项目的劳动技能大赛,如包书皮、钉扣子、穿校服、系鞋带等。在校长室的牵头下,德育处先出活动方案,行政会集体讨论后,学生处组织全体班主任学习方案要求。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参与班级赛,选出的班级小能手参加校级技能赛。自下而上地进行劳动技能比赛,打造了一支国庆志愿服务的校级公益能手队伍,同时提升了全体学生的劳动服务技能。
为保障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学校合理设置综合实践课、班队课、科学课等课程,积极开展“劳动+志愿精神”课程教学。首先,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其次,在时间上确保学生每周在校公益劳动时间,低年级不少于1 小时,中高年级不少于2 小时;最后,在研究形式上规范志愿劳动课堂的流程,通过观察、实验、调研、撰写调查报告等形式提升学生公益劳动的研究能力,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做科学劳动、行有效服务”的思维品质。
劳动课程能够让学生从关注劳动转变为培养劳动科研思维,从关注劳动成果转变为关注劳动服务对象,从关注帮助他人的“形”转变为关注服务他人的“心”。在去年秋学期报到日那天,学校义工在校门口给全校每位师生送上了一杯自制的酸梅汤,学生用自己的劳动成果为大家送去了一份清凉和爱心,本地媒体还进行了广泛宣传,对学校在劳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志愿精神”这一举措给予了肯定。
学校将劳动评价贯穿于劳动教育始终,将评价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参考,切实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构建以学生自评为主,由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区评价组成的开放的多元评价体系,使评价更客观、更有效,评价结果更具说服力。二是评价内容多维度。从劳动认知、劳动情感、劳动习惯、劳动能力和劳动精神五个方面,分年级构建劳动素养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的劳动综合素养和能力。三是评价方式多样化。针对不同的劳动实践内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通过表格式评价、语言激励式评价、积分币评价、分享交流式评价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热情。
劳动评价不仅推动了学校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还催生了多名市级劳动小能手和市级劳动教育先进教师。在一次次公益劳动中,教师的创造潜能被不断激发,打造了一批以“能思考、善合作、乐实践”为特质的德育教师队伍,一批以公益劳动实绩参与评比的学生也频频获奖。荣誉是对学校公益劳动工作的一种激励,能够推动学校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志愿精神”的研究向更高品质发展!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意义深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创新精神,把劳动融入日常教学,智慧地把劳动教育落实到育人进程的方方面面。学校面对新时期教育发展背景和社会需求,要因地制宜地夯实每一次校园劳育活动和课堂研究,以此促进每位学生形成终身爱劳动、乐奉献的高尚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