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音教学与研究新进展
——《当代研究视角下的英语语音教学与研究》评介

2021-11-22 09:06李牧云
现代英语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语音语言英语

李牧云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1200)

一、引言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因此语音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英语教学与研究多集中于阅读、口语、写作等语言技能,英语语音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近年来,英语语音教学与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外相继问世的著作或关注语音学及音系学理论(Roach,2009;Carr,2019),或介绍具体的英语语音教学资源、技巧(Kelly,2006),但是鲜有著作将英语语音研究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既注重将最新研究成果用于语音教学,又注重将语音实践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对象,形成实践研究之循环。在此背景下,Martha C.Pennington主编的《当代研究视角下的英语语音教学与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该书一方面以应用语言学为视角,将语音教学与语言习得理论、语言测评、教育技术发展联系起来,探讨英语语音教学“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另一方面,本书还以社会语言学视角,关注语音在法庭、医院等真实社会情境中的实践与研究,介绍了相关的前沿研究领域。因此,该书有利于英语学习者、职前或职后英语教师、英语语音研究者了解英语语音教学和研究的最新进展。文章将介绍该书的基本内容并进行简要点评,以期对我国英语语音教学有所启发。

二、内容简介

该书第一章介绍英语语音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对音系学和发音进行了概述,分别从音段、韵律、口音等层面指出了掌握音系特征对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应用音系学的重要概念,如音位和音位变体、语音产出和感知、口音和重音、可理解性等。作者强调,语音的音段及超音段特征能够在交际中传达不同的意义,如指称意义、语用意义等,从而实现不同的交际功能,因此在语言教学中需要格外关注语音。

第二章分别阐述一语和二语习得视角下的音系学问题,其中重点介绍了影响二语语音习得的因素,包括语言迁移的影响、年龄、输入和输出的数量和类型、个体差异(学能、个性和学习风格、交际意愿)等,还介绍了二语习得领域的前沿研究方法,即利用大脑成像技术研究语音习得。

第三章概述了语音教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在不同时期语言教学观念的影响下,语音在语言教学中所处的位置。本章节重点关注英语语音教学应该“教什么”,一方面,关于设计语音教学时如何确定语音教学模式和目标,例如将可理解性设定为语言教学目标后,确定达成可理解性的关键音位;另一方面,关于如何确定教学重点,其中涉及学习者需求分析、语音教学的侧重点(如学习者偏误、流利度、可教性/可学性等)。最后分析了两个教学案例:分别介绍适应学生需求的语音教学、适应语言使用情境的语音教学。

第四章聚焦课堂英语语音教学,从具体操作层面为语音教学实践者带来启发,关注的话题包括:语音教师身份和表现;语音教师信念、知识、技巧,融入其他语言技能教学的语音教学;语音教学路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重音段或重韵律);语音教学活动和技巧(如精听、纠错反馈、影子跟读等);还指出了适合表现优异的语音学习者的语音学习策略。最后提出了最新语言或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语音教学,如多语背景下语音学习的社会语言学路径。

第五章关于教育技术辅助下的语音教、学、评。本章简要介绍了可运用于语音教、学、测的技术,深入探讨技术影响下的语音教学法,如在语音教学中给出视觉化反馈和自动语音识别反馈。另外还总结了最新可运用于语音教学的技术手段,如聊天机器人、游戏、模拟仿真软件等。最后还探讨了计算机辅助语音教学的有效性。

第六章关于语音评估。本章首先介绍了语音评估的本质,然后重点阐述语音测评的标准,如准确性、是否地道、流利性、可理解性等。之后介绍了人工和机器语音评分,并对相关的信度和效度问题进行了讨论。接下来介绍了标准化口语考试及量表中语音评估的标准,以及目前广泛使用的自动口语能力评估系统。最后介绍了语音能力、课堂语音评估,并指出了未来语音测评的研究方向,即应该关注语音语用,将其作为交际技能的一部分。

第七章关于课堂外的语音研究和实践,关注更广泛的社会情境中的语音问题,如医疗、司法领域,本章以社会语言学为视角,探讨语音如何在交际场景中塑造人们的身份。作者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人们在工作场合需要更加地适应多元口音和音位多样性,因此可理解性应该作为语音教学的目标。

第八章关于英语语音研究与实践的深度融合,重点介绍了多个语音教学研究主题:如二语口语和发音教学研究、发音教学实践研究、语音教学的有效性、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背景下的语音研究。同时还对英语语音教学的常见误区进行了澄清,包括发音的基本特征、语调和句型、节奏等。另外,还指出了现有语音教学和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从事语音教学的教师未及时了解相关研究结果、未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工具、不了解语音教学中的重要概念;而语音研究缺乏真实情境中的实证研究以及跨学科研究(如采用眼动技术、fMRI技术开展研究);语音测评方面缺少基本的效度研究;缺少非教育领域的语音研究等。基于上述现状,本书指出了未来的重要研究领域。

三、特点评述

(一)兼顾语音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

作者在第一章梳理了语音学和音系学关于英语语音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探讨语音教学“教什么”“怎么教”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章到第五章重点讨论英语语音的学、教、评,值得一提的是,还评析了相关的案例研究,对语音教学实践进行了理论层面的反思;第八章分析了未来可以开展的语音教学研究。相较于以往英语语音相关书籍,多把理论与实践割裂开来,或仅关注语音学及音系学理论,令一线语音教学者望而生畏,或仅介绍具体的英语语音教学资源、技巧,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而本书做到了理论研究支撑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深化理论研究。目前我国英语课堂中的语音教学形式以口头发音训练为主,既关注音段的发音,也关注重音、节奏、语调等超音段特征,马秋武、赵永刚(2016)指出,语音教学作为应用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应该忽视语音学、音系学的相关理论,因此一线英语教师不但要提升自己的语音面貌,还需要关注语音教学理论和方法。综上所述,本书对于一线语音教学实践者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同时也为语音和语音教学研究者提供了研究思路。

(二)研究视角广阔,具有跨学科性

作者在第七章重点关注了课堂场景以外的语音研究,将语音问题置于更广阔的社会情境中,这与以往立足于语音教学的语音研究相比,令人耳目一新。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出发探讨英语语音教学的目标,指出在全球化以及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背景下,语音教学的关注点应该从口音转向可理解度和清晰度。这体现出了近年来语音教学目标的转向,即由追求地道的本族人发音,转向可理解度,强调交际的有效性(田朝霞、金檀,2015)。另外还关注了课堂以外其他场景的语音实践,如医患沟通、案件侦查、政治人物通过语音进行形象建构等方面的语音研究。

(三)注重现代技术与英语语音教、学、评估深度融合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是语言教学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语音教学也不例外。本书第五章重点介绍了计算机辅助语音教学,如利用计算机对学习者的语音面貌进行反馈或自动评分等。同时还介绍了一系列可用于语音教学的工具,如专门针对英语语音学习的移动 App、剑桥 Clear Speech App等。随着人工智能、自动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多款移动App能够与语音学习者进行交互,对其语音面貌进行评价和反馈,如Supiki等。作者进一步指出,研究计算机辅助语音教学的有效性是未来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四、结语

本书的不足之处在于,它更关注英语作为一语的语音教学与研究,虽然也涉及了英语作为外语或二语的语音教学与研究(如探讨影响二语语音习得的因素等),但并未专门针对二语语音的学、教、评进行讨论,因此我国英语语音教学研究人员在研习本书时,尤其是关于语音教学“教什么”“怎么教”,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批判性地吸收,积极思考是否符合我国英语作为外语语言教学大背景。但即便如此,本书对于我国的英语教学研究者不失为一本颇有价值的参考书,希望该书能够为英语语音教学者提供实践指导,同时拓宽英语语音研究的研究思路,从而促进该领域的发展。

猜你喜欢
语音语言英语
微信语音恐惧症
魔力语音
Magic Phonetics魔力语音
对方正在输入……
读英语
我有我语言
酷酷英语林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