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理念下高中女生啦啦操运动教学思考

2021-11-22 08:08:17甘雪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
灌篮 2021年26期
关键词:高中女生体育运动运动

甘雪蓉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

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课程改革推进下,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中体育“育”人的作用不容忽视,体育不仅可以育体,还能育德、育智、育心。育体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健康、提升运动技能;育德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与规则意识。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定学,不关注学生个体,忽略体育的育人特性,且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单一,课程枯燥无味。啦啦操结合各种跳步、基本手位动作及其他舞蹈元素、道具等,充分利用多种空间转换、方向与队形变化,展现平衡稳定的团队体育运动,符合高中女生身心特点,适合高中女生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它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啦啦操目前的教学开展存在一些问题:教师教学观念需要及时转变,啦啦操课程教学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使啦啦操运动在高中女生运动技能学习中得到更好的普及和推广。

一、高中女生啦啦操运动的重要性

(一)丰富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

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关键阶段,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以学习为主,久坐、缺乏体育运动成为学生日常。而枯燥单一的体育学习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影响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啦啦操运动通过激情、动感的音乐和其特色动作,能充分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身体的运动细胞,是一项健康、时尚的体育运动,学生在运动中可以丰富体育文化认知、发展个性、调整情绪、释放压力、丰富课外,促进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二)增强团队意识

现在学生自我意识强,无团队精神。而啦啦操是一项群体运动,是在音乐或口号的衬托下,通过富有感染力、鼓动性的动作为形式,将口号、服装、道具、动作、音乐等要素融为一体,通过团队协作,展示丰富的队形和视觉效果,呈现青春活力、团结向上的团队精神的现代体育运动。通过啦啦操运动技能学练、展示与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强化规则意识。

(三)有效改善身体形态

高中生每天近8个小时保持相对固定姿势在教室学习,普遍存在颈部过度前倾、高低肩、塌腰、脊柱侧弯等不良身体姿态问题。啦啦操运动技能学习配合背部肌群力量的练习,可增强背部肌肉收缩力,减缓腰部肌肉负担,增强核心部位稳定性,同时参与啦啦操运动可以增强关节的灵活性、稳定性,并呈现出流畅、美感的肌肉线条,有效改善不良身体形态问题。

(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一方面,啦啦操运动在进行展示、比赛过程中因特殊的运动项目需求,需要参与者用发自内心的激情与快乐感染、带动现场的观众,活跃现场氛围,这使得学生在参与展示和比赛时都要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啦啦操在展示和表演过程中都存在失误的可能,啦啦操参与者在面对失误的情况下要有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应对失误继续完成展示或比赛。参与啦啦操运动会有效的提升高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高中女生啦啦操运动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啦啦操是一项现代体育运动,学校及教师对这项运动认知不足,其重视程度也不够,所以啦啦操运动在学校得不到有效的推广和普及。同时,由于高中学生面临繁重的学业压力,学生将更多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没有时间、没有兴趣、没有精力去参与啦啦操相关活动。啦啦操运动也就不能在校园得以更好的开展,且女生不喜欢运动,不愿意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很容易忽视体育运动对身体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啦啦操运动在学校的普及与推广。

(二)教师专业水平受限

啦啦操专业素养及技能水平在开展过程中有很重要的支撑作用。高中缺乏啦啦操专业教师,大部分教师都是通过自学或者其他途径来完成学习进行教学,这样的情况不利于啦啦操形成系统化的教学。由于专业教师资源匮乏、啦啦操教学的水平与效果参差不齐、教师安全保护意识薄弱等,在学习与练习过程中易出现运动伤害事故,也不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啦啦操,让啦啦操运动辐射学生日常的体育活动中,这些都使啦啦操运动文化的建立、啦啦操运动的推广受到阻碍。

(三)啦啦操教学理论基础薄弱

啦啦操是一项现代的体育运动,目前国家在啦啦操运动教学理论研究方面比较缺乏,还没有形成相对科学的教学理论基础,没有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尚没有有效的、科学的、可广泛推广的教学案例,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只能根据自身的水平和认知开展教学工作,这也限制了啦啦操运动的普及和推广。

三、新课程教学理念下高中女生啦啦操运动教学实践策略

(一)加强对啦啦操运动的重视和普及程度

现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体育运动对学生素质的影响,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学校应该加强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不断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啦啦操运动作为一项充满阳光活力的运动完全符合高中女生的特点,可以很好的促进高中女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啦啦操运动教学的开展,将啦啦操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内容之一,安排合适的时间和课时,保证学生在学习之余进行有效的练习,不断培养高中女生对啦啦操的运动兴趣,使啦啦操运动在高中得到有效的普及和推广。例如,学校可以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按照性别的不同进行区分,很多女生并不擅长足球、篮球等运动项目,可以针对女生开设啦啦操课程,由于啦啦操运动结合了舞蹈元素,因此更适合女生学习,更容易激发高中女生的兴趣,提高女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促进高中女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其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啦啦操运动项目的授课教师对啦啦操运动教学大多属于浅表教学,应当加强啦啦操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参与啦啦操专业教师培训,通过系统的、专业的培训提升啦啦操教师教学水平。其次,提高啦啦操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教师除了要接受专业的知识培训以外,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善于发现实际教学中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教学效果。最后,引进啦啦操专业教师,为啦啦操运动技能教学提供专业师资保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三)加大啦啦操运动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啦啦操是一项富有激情、充满活力的运动项目,学校要积极组建啦啦操社团、啦啦操竞赛队伍,使参与的学生以榜样的力量影响身边学生参与其中。另外,学校还可以在校园体育大课间推广啦啦操运动,在学校小型、大型活动中进行啦啦操展示。在校园形成浓郁的啦啦操运动氛围,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升学生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四)开展“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

《〈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课内“学、练、赛”的融合,课外“学、练、赛”的结合,啦啦操运动教学可以以此模式为背景开展教学,强化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结合校园比赛,构建“学有所赛”的啦啦操课程体系,达到以学促练、以赛促练,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啦啦操运动,实现“懂运动、常锻炼、能比赛”的体育教学目标。为运动技能教学创造条件,为啦啦操运动的持续开展提供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有利于体育精神的塑造,促进学生人格更加健全。

(五)搭建啦啦操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校应该为高中女生的啦啦操学习提供更宽广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学校在开展正常的啦啦操教学之外,还要组织更多的实践活动。通过一些比赛或者交流活动,使学生不断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比如,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校际间的交流活动,由于不同高中学校对啦啦操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差别,学生对啦啦操的认知和掌握程度也不一样,学生之间可以通过交流互动的形式,取长补短,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学到更多的啦啦操知识,加深对啦啦操运动的理解和认知,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总之,学校要为学生的啦啦操学习搭建更广阔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在高中开展啦啦操运动项目,符合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符合高中女生的心理需求、认知需求和审美需求。啦啦操运动教学受到学校层面、学生个体、师资力量等条件制约。加强啦啦操专业师资力量,加大啦啦操运动项目的宣传,开展“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积极为学生搭建啦啦操运动交流和学习平台,提升学生对啦啦操运动的兴趣及参与度。如此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啦啦操运动参与热情,深化促进啦啦操教学的开展,形成浓厚的校园啦啦操运动锻炼氛围,丰富校园体育文化,促进高中女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高中女生体育运动运动
高中女生体育课厌学行为及改善措施探究
诱导式兴趣教学法在高中女生跨栏跑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不正经运动范
Coco薇(2017年9期)2017-09-07 20:39:29
体育运动小常识
呆呆和朵朵(13)
功能性锻炼对12名听障高中女生情绪的影响研究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